出身贫穷移民家庭、一家大小挤在廉租房、凭借自身努力,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巨额奖学金进入伊顿公学……
这光环,这位16岁英国印度裔小伙子Hasan Patel配得上一切称赞吧。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酸言酸语。
这都和他在推特的一系列发言不无关系。
因为作为一个名气不小的“网红”,他曾经在网上大力抨击伊顿公学,认为这样的私校滥用自己“慈善机构”的地位,享受国家退税优惠,却没有为“公共利益”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拨款给公立学校的资金,却捉襟见肘。在他看来,私立学校是“英国社会不平等的源泉”。
在一些人看来,Hasan一方面批判私校,一方面又“挤破脑门”要考进去,简直是大型“真香”现场,非常虚伪。
Hasan闻讯表示:自己的理念不会变,会利用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考上“牛剑”,然后回馈自己贫穷的社区。
这一事件,反映了英国社会对于顶级私校的“爱恨交集”:
一方面私立学校、尤其是传统公学,享誉世界,不但为英国培养了一大批顶尖人才,还吸引世界各地的家庭,哪怕学费再高,也得把孩子送到那里;
另一方面,私校资源又不可避免掌握在了有钱人手中,造成阶级固化——
首相梅姨在大选的时候曾经提出要取消私校的税收优惠,最终冒着“骂名”,也要“政策跳票”,可见这个问题哟多么棘手了……
抨击私校不公,却“自打嘴巴”,模范学生惹争议
14岁那年,Hasan注册了一个推特账号。那时的他,可能没法预测到有一天,他会成名,然后又迅速遭遇舆论“冰火两重天”。
他是一个典型的BAME孩子——非洲裔(British)、亚裔(Asian)和少数族裔(Minority Ethnicity)。
他的父母来自印度,为了逃离“赤贫”,移民到英国寻找机会。
尽管非常努力,Hasan一家五口只能挤在东伦敦的两房一厅的“福利房”(council house)里。
入读当地公立中学George Mitchell School的他,成绩优异,但并不甘于做一个“乖乖仔”。
相反,他目睹了身边的社会不公,总是敢于发声。
因此他注册了一个推特账号,发表一系列旗帜鲜明、直击人心的社会评论。很快,因为评论质量非常高,他很快有了很多“粉丝”。
在一系列发言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他关于教育的发言。
“Downshall小学的校长Ian Bennett要从他的预算里面拿出钱来,让12个孩子填饱肚子,因为他们的家庭受到保守党移民政策的重创。我们政府的人性呢?我看不到。”
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清晰剖析社会现状,这就是Hasan的能力,甚至有的网友怀疑他不是真的只有十多岁。
工党看中Hasan的演讲能力以及号召力,邀请他在工党全国党员大会发表演讲。
作为英国政党大会上历史上最年轻的演讲者,他的演讲感动了很多人。
当然,Hasan并不是那种参与政治,学业不管不顾的人。
相反,他对于未来有一套自己的规划,这两年来一直为之付出努力。
这个规划,包括上伊顿公学。
像他这样的穷苦孩子,当然没有办法靠自己的能力。要上伊顿,只能靠争取奖学金。
但获得伊顿的奖学金不容易。
根据《i》报的报道,申请人要经过“三天痛苦的评估,包括三场入学考试,7场单独面试和一次群面。”说是过五关、斩六将,完全不为过。
最终,16岁的他击败了众多竞争者,获得了价值76000英镑的奖学金,即将在今年9月入学。
得知消息后,“我花了几分钟试图消化这个消息。我真的太兴奋了。我的父亲也非常高兴。
他告诉我,当他在印度的时候,他没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接受《卫报》的采访,Hasan难掩兴奋。
《卫报》专栏作家Biba Kang评论道:
“提到一个伊顿出身的人(Etonian),我会想到一个金发的公子哥……我无法想象一个像Hasan Patel的孩子。
这位16岁孩子的背景对于一个前途光明的伊顿人来说实在太不寻常了。”
人们为他能够拿到伊顿奖学金感到诧异,更诧异他的选择——因为他是私校制度大力批评者。
有的网友直接指责他虚伪。
就像国内微博经常会有名人、“网红”被人翻出过往言论“打脸”,Hasan也被“黑子”给狠狠“打脸”了,因为他直接点名批评过伊顿。
“像伊顿这样的私校,在未来五年将省下5亿多英镑的税金。这要感谢他们作为慈善机构的法律地位——荒唐、迂腐。
与此同时,像我这样的“佃农”所上的公立中学,有的老师要用自己的钱购买像胶水这样的基本教具。”
对此,Hasan倒是一笑置之,他表示:
“我不是要成为自命不凡的精英阶级,我只是得到一次我的家庭无法给我提供的教育机会。”
他要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才,反过来改变这个社会。
“我是一个廉租房出身的孩子,我的父母是贫困户。我的观点可能会变得不同,因为我的人生经历会改变。
伊顿是一个鼓励思辨的地方。我真诚相信,我可以给这个学校提供独特的价值。”多么自信!
Hasan的理想是成为调查记者,有朝一日,能够代表自己的社区参选议员,他希望自己的教育能够让自己更容易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彼岸。
私校导致阶级固化?它也在悄悄改变!
其实Hasan对于私校的抨击,的确不无道理。
就连真心赞赏私校对于英国所产生的贡献的人也承认:私校目前的法律地位是有问题的。
私立学校尽管为国家培养了足够多的精英、领袖人物,但硬币的另一面就是:
因为只有有钱人才上得起。因此,它被认为是阶级固化的帮手——越有钱,越可能读私立学校,越有可能上好大学,获得成功,然后他的下一代又继续接受私立教育……
但更令人诟病的,是它的法律地位。
最初英国规定私立学校不是一门生意,而是慈善组织,因此不必交税,甚至还能享受慈善组织的一切政策优待。
这么一来,私立学校一方面收取不菲学费,一方面还不需要交税。
英国自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以来,砍了不少公共服务,包括砍掉部分公立学校的预算。
质疑者认为:富者更富有,贫者更贫,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更加加剧了所谓阶级固化。
因此,Hasan对于私校的批评才能产生这么大的反响,以致于当他宣布获得伊顿奖学金,很多人会因失望而对他冷嘲热讽。
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这套不公平制度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不应该由一个孩子来承受,更何况是一个出身不好却拼尽全力的孩子。
因此,很多人还是将鼓励送给这位小伙子。
《卫报》专栏作家Biba Kang认为像Hasan这样的孩子进入伊顿,可以打破“闭环”。“
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最终在一定的社会高度为教育不平等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私立学校自身也在改变。
给贫困生发放奖学金,向普通家庭倾斜、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是不少私立学校努力的方向。
早在五年前,伊顿公学时任校长Tony Little就曾呼吁:
所有的私立学校都应该设定一个目标比例,给更多贫困生免费甚至是获得资助的机会,进入私立学校学习。
根据最新的数据,伊顿有20%左右的学生获得校方某种程度的资助,其中有320个学生接受补助,70名学生免费入学。
伊顿的目标,是将这类学生的比例提升到1/4。
正是这些私立学校的自我革新,给了Hasan这样的孩子一个机会。
《卫报》认为,像伊顿这样的传统公学提供更多资助机会给贫困生,也许这只是一种减轻舆论压力的做法,但却让至少一部分的孩子受益。
也许它无法根源上解决英国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但它给了一些普通孩子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伊顿公学过去诞生过19位首相。
也许,明天将会有一个首相,是一位凭奖学金就读伊顿的穷人家的孩子,他可能会为英国社会的不平等,提供自己的药方……
前首相卡梅伦也毕业于伊顿
欢迎关注更懂英国的微信号
“英国大家谈”(ukdajiatan)
— The End —
文/科斯莫, 编辑/J,
文章参考 Daily Telegraph, Guardian,
Vice, i, Independent,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ITV,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添加星标,不错过任何好文
推荐一个放心的海淘商城:
英伦大叔好物
👇点击“阅读原文”,任意输入关键词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种英国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