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追随美国的脚步,澳大利亚甘愿充当“马前卒”,在“反华”路上越走越远,并且变本加厉,恬不知耻在中国相关主权和基本利益问题上恶意抹黑、污蔑中国。
中国在多次严厉警告下,澳大利亚仍不知悔改,一再挑战中国的底线和原则,甚至对我国农产品进行恶意倾销,意图冲击中国农产品市场,给中国农产品市场制造混乱。
事实上,澳大利亚极度依赖中国庞大的市场,每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价值数千亿元以上的商品,可以说,中国是澳大利亚名副其实的“衣食父母”。然而,澳大利亚政府在政治上对中国横眉冷对、横加指责,在经济上却想着中国的长久供养,这种无耻的做法只能自食其果。
面对澳大利亚屡次诋毁中国,完全不顾及两国的外交关系,中国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反制措施。去年起,中国宣布停止进口澳大利亚的产品,且禁令范围还不断扩大,从棉花到煤炭、葡萄酒、原木等,取消的订单金额高达千亿元。
失去中国巨额订单,澳大利亚焦头烂额,只能盯上印度当“接盘侠”,然而双方却闹了大笑话。
中澳贸易争端加剧,澳大利亚还能撑多久?
澳大利亚不仅在地缘上与中国隔海相望,在经济上,也长期靠产品出口中国而赚得盆满钵满。澳大利亚因其自然资源与农牧业发达,所以主要靠出口资源来拉动经济。
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进口国,中国也是其第一大顺差来源国。据公开数据显示,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几乎达到2000亿美元,且连年上升,增长幅度超过20%,同时,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顺差额高达近3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在澳大利亚有着大量的如矿产、港口等投资,据调查数据显示,仅仅在2014年至2017年这3年时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总额就超过400亿澳元。可以说,中国市场是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柱。
早些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经济来往密切,双方在经济战略上也有过协作。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澳大利亚是西方国家中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第一个发声表示强烈支持,还表示把一带一路与其本国的北部开放计划一起实施。
最终靠着我国的经济和基建能力,开发了他们的北部地区。2015年澳大利亚更是无视美国的极力反对直接加入亚投行。
然而,美国宣布公开对抗中国后,中美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反华问题上也越走越远,变本加厉。澳大利亚是美国打压中国的“急先锋”,积极参与美国排挤中国的行动中,频频对中国诋毁、抹黑,无耻之极。
积极参与美国在南海的军演、跟随美国限制华为企业、热衷响应西方国家对中国内政无理干涉、对我国不断污蔑中国是新冠疫情发源地,要求中国向全世界赔偿等,在危及中国的主权问题上,中国绝不容忍,也决不会让步,中国进行了严厉的反击。
中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进口国,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和大麦以及铁矿等几乎一半以上的产量都是出口中国。每年澳大利亚高达70%的大麦销往中国,近期,澳大利亚恶意倾销和补贴,大麦价格达到10年来最低,损害我国农民收益,扰乱市场秩序。
对此,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反倾销税;每年澳大利亚约90%的木材出口中国,中国禁止澳大利亚原木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煤炭、龙虾以及干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同时寻找新的煤炭、铁矿这些资源的进口合作伙伴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下来,澳大利亚订单被大量取消,货物堆积如山无人接收,澳大利亚的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
据媒体最新报道,自中澳贸易争端加剧以来,澳大利亚几乎所有产业的对华贸易额都已骤降接近50%,有些产业甚至更高。中国开始限制进口澳大利亚动力煤和炼焦煤后,2020年第四季度与2019年同期的数据对比显示,澳大利亚动力煤和炼焦煤对中国出口骤降接近90%,澳大利亚煤陷入了无处可去的困境。
最为关键的是,2020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让澳大利亚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陷入大衰退,连续陷入负增长。
据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澳大利亚经济直接下降了7%,这是澳大利亚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降幅。而2020年全年,接连封城封国,经济受创严重,澳大利亚经济萎缩了1.1%。
四处求助盯上印度当“接盘侠”,却闹了大笑话
被中国实施经济反击措施后,澳大利亚经济一落千丈,行业萎靡不振,大量急需出口的产品没有国际市场接收,无法处理。澳大利亚陷入困境无计可施,于是到自己的盟友中到处寻找“接盘侠”,希望能找回在中国失去的巨大市场。
然而,澳大利亚没有想到的是,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要找到像中国般如此巨大的市场并不容易。
澳大利亚四处求助,希望能找到代替中国的市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国家自身经济陷入萎缩,自顾不暇,紧衣缩食过日子,消费欲望和能力变低。所以,大多数国家都拒绝了澳大利亚的请求。
澳大利亚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日本身上,没想到日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澳大利亚的请求。无奈之下,澳大利亚盯上印度当“接盘侠”。毕竟近年来,印度一直在野心勃勃地希望能够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廉价的劳动力和租金也吸引了一些外资企业到其投资。
面对澳大利亚的求助,印度还是干脆利落地拒绝了进口澳大利亚煤炭的请求,不仅如此,还宣布大幅降低澳大利亚棉花的采购,要知道,以往印度是澳大利亚棉花采购的大客户。
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印度纺织业失去了大量的国际订单,没有订单的纺织业陷入严重萧条中,单是全行业裁员就高达十几万人,可以说行业损失惨重。忙于自救的盟友们的相继拒绝让澳洲瞬间陷入了绝境。
走投无路下,澳大利亚只能继续盯着印度,毕竟印度与中国一样是人口大国,对资源产品的需求肯定是有的。于是,澳大利亚花尽心思讲尽好话,哄得印度心花怒放,为解澳大利亚的燃眉之急,“挺身而出”竟然答应给澳大利亚45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进口澳大利亚滞销的农产品、葡萄酒等。
然而,这笔天价订单最后却闹了大笑话,成为国际耻笑的事件之一。印度在澳大利亚的花言巧语下,认为自己和中国同样是人口大国,中国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于是“打肿脸充胖子”签下这笔订单。
事实上,印度虽然也是人口大国,但消费能力远远不及中国,而且印度的农产品倾向于自产,对进口产品并不热衷。即使是葡萄酒的需求也极小,据说其本国最大的酒庄一年的销量才不到300万瓶,更何况,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与印度本土的葡萄酒并不一样。
而且,印度与澳大利亚在农产品上的质检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这一横亘在澳大利亚面前的庞大拦路虎就不容易解决。这也是之前两国之间很少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原因之一。
但澳大利亚雄心壮志,认为终于找到可以代替中国的市场,得意洋洋,在国际上到处吹嘘。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澳大利亚一下子哑口无言,只能自己吃闷亏。
好不容易将这笔订单的货物装上船,澳大利亚将货物运往印度。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印度将这笔订单的全部货物原路返回,单方面宣布取消订单。澳大利亚傻眼了,赶紧追问,再三求情,才知道原来随着关税的不断调整,印度认为进口的价格已经过于高昂,实在无法消受。
同时,印度本国因为疫情防疫不当,暴乱不断,民众认为政府不作为反而花费巨资去进口本国根本消费不了的产品,还对本国农产品造成冲击,于是,发生暴乱行动,抗议印度政府的这笔天价订单。
无奈之下,在各方面压力下,印度也只能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将货物原路返回,让澳大利亚实实在在地空欢喜了一场。澳大利亚这次也却闹了大笑话。要说这次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竟然是澳大利亚一直追随的美国。
自身难保的美国面对澳大利亚的求助,不仅没有帮助,还在背后狂抢澳大利亚被迫让出的中国市场,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最近,碍于面子,美国虚情假意替澳大利亚“出头”,要求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的限制。
实际上,最大的赢家还是美国,可惜澳大利亚昏了头,还在跟随着美国对抗中国,执迷不悟。
坚定立场,中国坚决反对“政冷经热”
美国公开拉拢多个盟友国来遏制中国后,对中国“政冷经热”的国家越来越多。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印度等大多数国家一边在政治上跟随美国对中国抹黑、污蔑、排挤,然而,另一边,却又希望和中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期望中国能复苏本国经济。
这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典型的“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做法。
在政治上,对中国内政无理干涉,横加指责,同时污蔑排挤中国,希望能将中国置于死地,或者打垮中国;在经济上,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上的影响力逐年增强,这些国家依赖中国市场,通过中国市场来拉动本国经济发展。
这就造成了这种矛盾的局面,“政冷经热”,政治上做不到尊重中国,经济上却想趴在中国上吸血,如此无耻至极的想法,中国坚决反对。
一边在政治上遏制中国,一边又在经济上要求中国不能反击,当越来越多这样的国家出现,我们要做的是坚决反击,重拳出击,绝不容忍,也绝不让步,让步意味他们的变本加厉,得寸进尺,以后这种涉及中国内政的原则问题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尤其在中国在经济上反击澳大利亚后,澳大利亚仍不悔改,让两国外交关系降至冰点。澳大利亚不少有识人士站出来呼吁政府,立即停止反华,不然最后自己国家只能沦为笑话,受伤害的只是自己。
在被中国拒之门外后,近期澳大利亚多次喊话希望中国重新对话,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然而,澳大利亚转身却对世卫组织疫情溯源报告怀疑,甚至大肆宣扬要中国“割地赔偿”等污蔑言论,毫无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诚意。
澳大利亚如此行为,也正在引起一些国家的愤怒。在今年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针对澳大利亚遏制中国的种种行为,30多个国家联合谴责澳大利亚,认为澳大利亚严重侵犯中国的人权。
然而,即便如此,中澳两国的关系却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近期,美日印澳举行首脑峰会,再次将“牵制中国”视为重要行动,要将反华进行到底,澳大利亚过度追随美国的举动对中澳两国关系修复毫无益处。
一边在政治上肆无忌惮抹黑中国,一边在经济上依赖中国来发展,像澳大利亚这种希望“两头甜”的国家还会越来越多,且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警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多找替代产品,不会被动受他国限制。
同时,在中国主权问题上,没有谈判的余地,绝不容忍,毕竟,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不能尊重他国主权的国家,也终将自食其果,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