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热点
来源:家长学堂资讯
期末考试刚结束不久,几家欢乐几家愁。
前两天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发现很多家长都围着老师问这样的问题:
老师,我家孩子以前都考前几名,为什么这成绩退步这么快呢?
老师,为什么孩子感觉学习越来越吃力了呢?
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都想不通的问题:孩子小时候聪明伶俐,经常是班里的数一数二,可是随着不断升入高年级,学习越来越吃力,成绩却不见提高。
聪明的孩子,为什么慢慢变“笨”了呢?
学习是一场长跑,拼得不是眼前一时成绩,更重要的是长远的“学习力”。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漫长的学习路上先发制人,又能后劲十足呢?
有好习惯,才有好未来
老师在家长会上分享了两个孩子的例子,深深触动了我:
有两个孩子都是班上拔尖的学生,成绩不相上下。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每次一开始放长假,就会兴冲冲地猛拼几天,把作业全部写完,然后好好玩上一顿。
而另一个孩子每次在假期开始前,都会不紧不慢地先做一份计划表,把该做的作业和想玩的东西平均分配到每一天,然后就照着自己制定的计划表,日拱一卒,每次也都能准时完成作业。
一开始,这两个孩子不相上下,可是随着升入高年级,那个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更加出色,而且学习的状态更加轻松。
其实,学习就像盖一栋房子,地基打得牢固,房子才能建得高、快、稳。
聪明的孩子,都懂得下扎实的“笨功夫”打好地基,就是养成良好的、高效的学习习惯。
不贪快,不走捷径,一步一个脚印,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做好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份作业;
懂得安排好时间和学习计划,劳逸结合;
能养成好习惯的孩子,不仅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业,更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媒体曾经报道过一个“神童”的故事:
武汉的一位妈妈狂砸12万,先后给5岁的儿子杰瑞报了17个培训班。杰瑞5岁时就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小托福考试得了全国前三名。
杰瑞上一年级时成绩非常优秀,觉得老师讲的都很简单。
一年后,杰瑞的成绩却开始下滑,从班里的尖子生变成了中等生,渐渐地,他开始上课走神、不写作业。
三年后,杰瑞得了厌学症。
杰瑞的妈妈也感到非常困惑:孩子一开始做了这么多努力,为什么到后面就学不动了呢?
殊不知,杰瑞在起跑线上领先几步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曾经听过一句话:教育不是用知识去填满一个孩子,而是去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焰,让孩子主动去探索、去求知,去感受学习的快乐。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学习的进程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在游刃有余和充满挑战中取一个平衡点,让孩子“踮起脚尖”能触摸到,而不是跳跃都不可及,也不是弯腰就可随意采撷。
这样孩子才能在学习中,更容易感受到乐趣所在,这份乐趣正是来自于求知、挑战、收获的充实快乐。
兴趣永远是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
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
真正优秀的孩子,赢的是“底层能力”
有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路上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上课很努力听讲,却还是听不懂、记不住;
题海战术搞了一次又一次,成绩却还是提升不了;
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笨而非常自卑,成绩越来越差……
聪明的孩子渐渐变“笨”的根本原因 ,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学到了零星的知识点,却没有习得一种“底层能力”。
什么是学习的“底层能力”?
就是能快速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始终保持一种高效学习的节奏,能很好地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是让孩子拥有这种可贵的“学习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终生学习时代,保有长久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力。
平时,孩子们跟着学校的进度按部就班地上课,光是应付作业和考试就已筋疲力尽,很难空出精力来打磨自己最核心的学习能力。
那么拉开差距的关键在哪里呢?答案就是:假期。
一位清华的学霸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假期,不仅仅是用来休息的,更是用来反超的。
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关键:优秀的孩子,都懂得把握假期的时间,用来“弯道超车”。
不懂得把握假期的孩子,睡睡懒觉,看看电视,刷刷手机,假期就在浑浑噩噩中过去了。人一旦在意志上变得慵懒,行动就会变得消极。
而懂得把握假期的孩子,都会好好利用这段比平时更加悠闲、自由的时光。
劳逸结合,查缺补漏,提前预习好之后的学习内容,好在新学期快速适应节奏,取得更大的进步。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孩子们都会有一个充实的假期~
推广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广告、商业合作请微信:
zhenyan1999、Angela
意见反馈请微信:DynamicQI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o0NewsTalk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