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出国后,在海外生活久了,就会发现自己逐渐适应了外国的生活。
当再次回中国的时候,却发现回国变成了出国,出国成了回国。这样的尴尬让一些海外华人陷入迷茫,当初为什么要出国?
对于一些长年生活在海外的人来说,心里可能很清楚,事实是回不去了,就算真的回去,也很难融入中国的社会了。
No judge,尊重别人的选择就是“正确”
前阵子元旦,国内的朋友小A来澳洲跨年旅游,刚好那天悉尼火车大瘫痪,气的耿直的小A连连感慨澳洲太烂了,连北京都比不上,还这么多人抢着移民。。。。。
新年第一天,为了安抚她,我请她吃饭,席间她突然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在土澳待了这么久,到底图什么?
我思考了一会,我想应该是,就图这里随心所欲的自由感,简单来说就是No Judge,无论你想怎样,尊重你的选择就是“正确”。
在澳洲待了6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确,在小A这样的过客看来,这里的人很懒,快递慢,晚上基本没有夜生活,周末商店经常不开门,看病有时候还要预约两个月,交通经常瘫痪。。。。
除了空气好点,人少点,奶粉质量好点。。。。看起来好像真的比不上国内,这里是个彻彻底底的农村。
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尊重的意义。这是个尊重多元文化的国度,同性恋可以在街上手拉手,彼此交换一个吻,甚至有议员在议会现场高调求婚,
在场的人都衷心的对他们表示祝福,你可以随便穿衣服、打扮,即便是冬天,你穿的像夏天,街上也没人会对你指手画脚。
在这里,并不是所有人的出厂设置都是“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当然,大家并不是对哪个阶段的人生活动有意见。
只是如果不按照这个模式走,大家并不会认为,这是某种残缺或失败。婚姻只是选项,并不是人生的“标配”。不存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的所谓规范。
最重要的是,没人会来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有权利和能力去评判别人的生活。
这里更强调的,是个人在集体中的独立,人们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和自由。不论肤色,不论性别,无论取向,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
华人回国后很难融入中国社会
在澳洲认识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中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30多岁的“中年人”,年龄只是数字,不存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的所谓规范,而婚姻亦只是选项,并非人生的“标配”,一切都不应偏离那个终极的召唤: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一切都是围绕“我”发生的,“我”可以自由地思考、决策、行动。最重要的是,没人会来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你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
可一回国,这种“边界”消失了,身边出跳出无数嗡嗡作响的声音试图占领你的头脑、争夺对你生活意义的阐释权。
1、“看看身边还有像你这么大还不结婚的吗?”
2、“你去过很多地方,有很多经历,但又有什么用呢?我告诉你,在国内你要实际点,你在外面这几年已经错过很多上车的机会了。”
3、“你已经30岁了,快被95后淘汰了。”
4、“你怎么还在做媒体这么没钱途的事情啊……”
这些声音往往来自熟悉的亲人、朋友和社交圈。
海外华人在国内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是个“少数派”,被外界一次次置入“框架”中去审视和评判(judge),虽不至于说价值观动摇,却也在精神上跟外界反复地对照、拉扯与冲突中,耗费掉了大量的心力和激情。
但在国外,完全不存在“跟外界对抗”、“守住自我”这些防守环节,一切都是打开式的,不管你做37岁的单身青年还是文学女博士,没人有兴趣评判。
不以职业Judge别人,人人平等
在国内,主流社会存在着根本性的实用主义和现世主义倾向,就是了除了能够带来权力、金钱、社会地位的实际事务,世间没有什么超越性的价值值得追求,如审美、情感、体验、意义。一个例子就是,所有家长都让孩子去学金融、理科,千万别学文科、艺术。
这种绝对、单一的价值系统,否认个体有自我定位、自我阐释的权利。
如果你能够挣得十分,就不应该只要五分,不要问代价是什么,不要计较开不开心;只要你跟我们不一样,你就像个怪物,会活得很惨。
而在澳洲的沙龙聚会上,大家通常对艺术家、作家、学者、设计师、记者等职业颇有好感,因为这些似乎是需要创造力、“不是谁都能干”的一个行当。
时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个行业,有做设计的、管理仓库的、在酒吧调酒的、开纹身店的、做程序员的、在公司做行政的,当然还有做金融的和无所事事的,没人关心对方在各自行业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
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从事着我们看来很“平庸”的工作。可他们都幽默聪明,活得开阔自由。
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对他们正在从事的职业抱持着真挚的热情,都从中发现了无尽的价值和意义感——无论是利他、快乐、自由还是个人成长。
而换成国内,从事一些“不那么挣钱”的职业,就会被当做“社会底层”。成为底层会怎样呢?会被歧视、侮辱和践踏。
在澳洲,你大可选择做一个快乐自由的普通人;但在国内,连所谓中产精英们都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生怕脚下一滑掉落了阶层。
澳洲人本能地从“我”出发,崇尚参差多态的幸福路径,而国人的意义和幸福感似乎都仰赖于外界的认证和比较——“我”不是目的,而是被审视的对象;“过得好”不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是能否跟大多数人一样,最好还能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Don’t judge的本质是呼吁理解和包容。
经历地越多的人越是能够看到别人的无奈,也越能看到人性之普遍。接受自己视野的局限,接受他人的普通,而不是以上帝视角去看待和评判。
在澳洲,我们可以不论外表、职业、贫富,自由的活着。价值观不同,不必强融,也不必拿来比较。每个人都有各自看重的东西,不要用你的标尺去衡量别人的人生。
我不认同你的生活方式,却尊重你选择生活的权利,我喜欢这份不轻易Judge的态度!愿每个人都学会基本的尊重和善良,少一点judge,多一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