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设计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当你漫步在城市街道上,
不经意间抬眼望去,
所有店铺招牌已经变成了统一的模样。
原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店招,
已经被整齐划一的制式所取代。
统一的尺寸、字体、颜色,
乃至于字号,
让人完全分不清进了哪家店。
于是,很多网友无法忍受
被这种“土味”审美所支配的恐惧,
纷纷开始吐槽:
真是“逛街如上坟,购物如奔丧”,
这些千篇一律的店招不但体现不了城市的美感,
反而失去了个性,缺乏人间烟火气。
当然,政府的初衷是好的,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美化市容市貌,
他们不遗余力地对那些已经破旧残损,
有可能掉落下来砸伤行人的招牌,
进行拆除和整改,
但是毫无特色的“一刀切式”做法,
真的会被大众买账吗?
消费者首先不明所以,
认为这种“统一整容”后的招牌都长一个样,
让他们连逛街的欲望也没有了,
有时候进了哪家店也傻傻分不清楚~
店家心里有苦难言,
招牌都走统一路线了,
完全丧失了差异化的美感和特性,
自家店铺又该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呢?
VI设计师更是免不了一场暴击,
被这种辣眼睛的审美丑到眩晕不说,
甚至连饭碗也保不住了,
这该如何是好?
“统一店招”,就像为整个城市整了容,
虽然看起来整整齐齐,
既规避了风险,又更加方便管理,
可是千店一面的形象“美”得毫无特色,
正在无形中消磨了每条街巷的独特印记,
将城市最底层的色彩直接抹去了。
试问你在从小厮混着长大的街道里,
因为找不着熟悉的店铺而常常迷了路,
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懵逼体验?
又或者原本对自己的老街
有着文化自信与恋旧情怀的你,
离家一年终于返乡后,
居然要被迫见证一场灾难性的审美泥石流,
可还能感受到小城的鲜活气息吗?
不得不说,
任何东西只要被标准化、同质化了,
就会失去它的特色、活力和生机,
更谈不上迷人的烟火气息了。
招牌,或许只是城市文化里
最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胞”而已,
它的功能就是展示店铺的经营内容、
个性和商业特色,
以达到吸引顾客、招揽生意的目的。
与此同时,店招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是记忆、是风景、
是基因、也是最美的烙印。
它们或许看起来有些杂乱,
谈不上一丝一毫的设计感,
却透着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息,
成为旅游的一大亮点。
所以,自遥远的东周时代开始,
人们就意识到了招牌对于店铺的重要性。
只不过那个时候称之为“幌子”,
店铺里卖什么,就挂上什么样子的幌子,
让不识字的人也能清楚地分辨开来。
古时候悬挂的旗帜、幌子,是招牌的雏形。
那个时候,各行各业的招幌
五花八门,甚是好看,
还一直将这种原始的广告形式延续到了清朝,
花样形式更为繁复多变,
开店挂起,闭店摘下。
唐代以后,商业日渐繁盛,
各式各样的招牌也相继应运而生。
有木刻的、铜制的、水墨书写的,
市井风情跃然纸上,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招牌字号。
而到了宋代,
因为宵禁制度的取消,
夜市里更是空前繁荣、热闹无比,
各个商业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与发展。
有些商家为了更加引入注目,
甚至采用立体的灯箱形式来活跃气氛,
设计上更富吸引力。
时光“嗖”的一下跨入新时代后,
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相辅相成,
但由于电视、网络尚未普及,
商家只好定制更为张扬醒目的招牌,
为自己的商铺提高竞争力。
那个时候由书法家亲笔题词的匾额,
几乎随处可见,
而且字体风格各具特色,
有一种琳琅满目的视觉效果。
八九十年代开始,
霓虹招牌的出现可谓开启了另一个黄金时代。
彼时,大家获取信息的途径
依然有限,
但是平面设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于是,一块块霓虹招牌高高竖起,
给予广大消费者最直接有效的视觉冲击,
商业活动异常蓬勃。
而霓虹招牌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
光效上的柔和亮眼,
而且充满了魔力、迷离、忧郁及视觉张力,
还带点文艺的颓废气息。
后来,这种光影迷离的“美学艺术”,
也在赛博朋克电影中频繁地出现。
而反观现在,当所有的店铺招牌
都做了“一刀切”以后,
街道的风情,怀旧的记忆都已悄然消失,
审美很难统一,灵魂更难被统一。
网友们在看到这些千篇一律的店招后,
说得最多的评价是——
文盲不可怕,丑盲才可怕。
我们不是反对店招整改,
而是打心眼里觉得这种贪图省事、
复制黏贴的做法,
实在是太辣眼睛了。
街道没有朝气、没有活力,
冷冰冰的像是缺少灵魂一样,
自然难以激发人们逛街的欲望,
更何谈热闹、滚烫的人间烟火气啊!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统一店招",
使之兼具美感与功能呢?
海峡对岸台湾的士东菜场,
就为我们做了一次成功的示范。
人家虽然也对店招进行了全面改造,
效果却是如此的截然不同。
看到这些独具一格,干净时尚的店铺招牌,
让菜场彻底颠覆了以往"脏乱差"的面貌,
像是新型零售超市一样令人眼前一亮,
我们不难体会到设计的力量。
在设计师的用心改造下,
原来乡土气浓郁的店铺变得焕然一新,
格调提高了,颜值升级了,
但是店铺本身的个性特质却得以凸显。
香港街头独树一帜的视觉文化,
也并非一朝一夕整改而成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香港政府就对大量违规招牌进行了拆除;
2010年的时候,
他们又颁布了“小型工程监管制度”,
对招牌的高度、尺寸等有了更明确的规定。
现如今,香港的很多区域都已将横向招牌,
换成了更为规范的垂直招牌,
并在严格遵守政府规定的基础上,
融入了很多店铺特色,
将整个城市变得更为生动、鲜活。
而日本的店招虽然同样经历了几次三番的改造,
但依然没有丧失个性与美感,
反而在时间的沉淀中形成了
一道道妙趣横生的风景线。
其实早在1949年,日本就颁布了《屋外广告物法》,对各种招牌的色彩、尺寸、位置等进行明文规范。
到了2007年,他们又修订招牌制定条例,花了7年时间调研与参考商家意见,2014年才正式发布。就连当初麦当劳进驻京都,也必须按当地的规范办事,将店铺色彩全部调暗。
所以,在秩序中凸显个性,
而不是死板、保守的“一刀切”,
这些店招才不至于对城市美感造成打击,
毁掉了中国的特色街道。
愿我们在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里,
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性,
与其去拷问一个国家的审美水平,
不如好好想想为何会出现
这种“审美降级”的现象?
资料源自:凤凰weekly、好奇心日报、TOPYS、艺非凡
觉得文章不错请点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喜欢文章,给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