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1
自去年10月以来,
时不时就会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
《崔永元:别再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
而且,每次点击都很好,
有的连点赞都超过“10万+”。
一篇文章点赞超过“10万+”,
意味着阅读量至少超过500万。
百度崔永元的这篇文章,
会跳出766000个网页,
可见这篇文章传播有多广。
所以我很想来说说这篇文章。
▲ 文章部分截图
2
这篇文章写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先引用几段吧:
侄子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
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
答不出来,我帮他查找资料,
所以到现在我都记得,是打到匈牙利附近。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发现美国世界史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
它的题目是这样的:
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
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
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
那么可怕的黑死病,
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
后来才知道那个东西是老鼠身上的跳蚤引起的鼠疫。
但是六百多年前,
黑死病在欧洲猖獗的时候,
谁晓得这个叫做鼠疫?
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
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
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
如果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
就不会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如果没有文艺复兴,
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
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
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
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
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教师一看“棒,分析得好”,
但他们没有分数,只有等级A。
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
日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
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
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
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
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
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
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
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
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
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
台湾如果回到中国,
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
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
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
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
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
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
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
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
这是石油生命线,
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
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
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
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
马上就会上场,就开打!
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
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
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
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
签订的叫什么条约?
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
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
结果我们一天到晚都在研究,
什么时候割让了辽东半岛,
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
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人家是在培养能力,
而我们只是在灌输知识。
…………
如果你也觉得这种教育很无耻,
就请转发吧,
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呼吁改变,
为了孩子为了国家的未来,
别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
3
自去年炮轰冯小刚、范冰冰以来,
小崔的名誉和声望达到了极点,
已经成为国家英雄、民族英雄。
所以“小崔”写了这篇批判中国教育的文章后,
便更加赢得了网民们的敬仰:
“崔老师忧国忧民、利国利民,
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如果国家保护不了他,
不让他说话,
不珍惜他的所作所为,
是国之悲、民之痛、族之殇。”
一些网民甚至为此大骂中国教育:
“这样的教育,未来在哪里?”
“我敢说我们的教育完了。”
“如果你有钱,别让孩子在中国上学。”
“拯救教育,拯救孩子,拯救民族、未来!”
4
读完这篇文章后,
我一开始也跟很多网民一样,
觉得小崔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但细细一琢磨,
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
比如,文风。
这篇稿子的文风,
越看越觉得不像小崔的手笔。
再比如:美国历史考题为什么会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道考题完全跟美国无关啊。
基于这样一些疑点,
我决定要刨刨根问问底。
一番刨根问底的大搜索之后,
我发现这篇文章果然不是小崔所写。
在2004年第20期《读者》上,
我发现了一篇文章——《历史题该怎么考》。
这篇文章跟《崔永元:别再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几乎完全一样,但作者叫“张寿卿”。
张寿卿这篇文章的开头是:
“我儿子正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
小崔这篇文章的开头是:
“侄子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
不用我说,大家想必就已经明白了:
因为小崔这一年来超级火,
有人为了蹭小崔的热度,
于是就把文章作者“张寿卿”换成了“崔永元”。
5
我继续深挖这个文章,
又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事情,
原来张寿卿这篇文章也是抄的。
抄自哪里呢?
抄自2003年余世维的一个讲座。
余世维说的是:
“我在台湾读书读到高二的时候,考了一道题目……”
结果到了张寿卿这里变成了:
“我儿子正在读高二,考了一道历史题……”
地点也从中国台湾变成了中国大陆。
然后我深挖余世维,
又发现这个自称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的人,
竟然连“文凭”都是假的。
所以他这段美国之旅的叙述,
多半也是胡编乱造吧。
6
我为什么要费力挖掘这件事情呢?
我就是想提醒大家:
不要盲目崇拜权威,
不要盲目迷信专家,
不要盲目轻信舆论。
就拿教育这件事情来说,
中国教育是存在很多弊端,
但不至于像文中说的这般不堪。
美国教育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
但也不至于好到完美无暇。
中国教育重记忆、轻思考,
美国教育重思考、轻记忆,
都是各有所利各有所弊的事情,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说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和思是相辅相成的,
偏废任何一方都不是成功的教育。
美国《华尔街日报》等报媒,
也多次提倡美国要学习中国教育——“死背”将来才能活用。
“当知识建构到一个高水平时,
思考能力会提升到一个新维度,
你开始拥有所谓的‘基础知识’,
是形成‘智识’和‘思维’的词根。”
中国有一句老话,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近些年,总是时不时就会出现《崔永元:别再让孩子聪明伶俐地进去呆若木鸡地出来》这样的文章,
而且每次点击都爆好。
不过后来几乎皆得到了证实:
此类文章多半都是胡编乱造。
近年我们经常爱犯的一个毛病就是,
只要有人一怂恿一蛊惑,
我们就觉得欧美什么东西都是香的。
欧美香的东西固然很多,但臭的东西那也不少,
我们没必要非得“低到尘埃里”。
7
柴静刚进央视时,老师是陈虻。
陈虻啪地一声将一盒烟拍到桌子上。
问柴静:“这是什么?”
柴静回答:“烟。”
“我把它放医学家面前,说请您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尼古丁含量,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的多少倍……”
“我让经济学家写三千字,他肯定会写:烟草是国家税收大户,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
“我让搞美术设计的写三千字,那哥们肯定会写:色彩、标识的个性创意……”
然后,陈虻翘起腿,对柴静说:
“现在,请你写三千字,你会写什么?”
柴静一下蒙了,不知从何入手。
陈虻说:“你有自己看待世界的坐标系吗?”
现在,我也想借用陈虻的这句话:你有看待事物的坐标系吗?
遇到一件事情,你想过这五个问题吗?
1、这个事情有没有证据和理由支撑?
2、这个理由/逻辑是否能够推出结论?
3、这里面是否隐藏了某种价值观假设?
4、其中的证据/事实是否能有效支撑理由?
5、是否存在隐藏或模糊不利的证据/事实?
如果你不能明确判定,那就请:
1、不要轻信迷信权威;
2、不要轻易妄下结论;
3、不要轻易急于站队;
4、不要轻易评价别人;
5、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评论左右。
在这个流言、谎话满天飞的时代,
愿你我都学会“守脑如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来源:拾遗
平台: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