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人谈起中国想到的仍是这些“标签”
老美该怎么看懂中国?世界上其他人类怎么看待中国?
《纽约时报》最近给对中国好奇的西方人提供了一份书单。
除了有关中国的游记和历史类的书籍,关于催婚、独生子女、虎妈教育、北上广漂等等中国特色话题的书籍更是不少。
这些书里呈现的中国,也许有中国人都没发现的另一面——
《寻路中国》
(Country Driving)
Peter Hessler
Peter 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他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Lonely Planet创始人托尼惠勒称赞这本书为他读过的描述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最好的一本书。
2001年夏天,Peter 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他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他曾在中国北方做过一次长达1.12万公里的旅行,沿着长城从东海一直开到青藏高原,他租来的汽车上带有帐篷,还有足以让人牙疼的食物供应:可口可乐、奥利奥饼干、糖果......
《小战士 :一个美国男孩、一所中国学校和一场全球竞赛》
(LITTLE SOLDIERS)
莱诺拉·朱(Lenora Chu)
美籍华裔作家朱贲兰在这本书里记录了儿子莱尼(Rainey)在中国公立学校求学的经历。美国家长的教育焦虑,加上美中竞争的大背景,让该书受到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关注。
朱贲兰在接受陆媒采访时透露了她创作该书的一些细节和缘由。据悉,她当年送莱尼赴上海求学时,恰逢上海学生首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夺冠后不久。在那之后,耶鲁教授蔡美儿在《虎妈战歌》中展现的严酷“中式教育”、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里中英教学思维的碰撞,频频引发关于中外基础教育模式的激烈争论。
以写作为生的朱贲兰也决定记录她的亲身体验。以莱尼的经历为起点,她走访了上海、北京、安徽、河南的学校和家庭,采访师生及教育专家,想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教育到底在教出怎样的学生,西方国家又是否能从中学到什么?
《野心时代:在新中国追求财富、真相和信念》
(Age of Ambition: Chasing Fortune, Truth, and Faith in the New China)
欧逸文(Evan Osnos)
欧逸文主要为《纽约客》撰稿。在中国8年,从亿万富翁、作家韩寒 、“垃圾女王”张茵,到清扫他在北京所住那条马路的一位清洁工诗人,他采访了各个领域的人,他写出了不少令人关注的报道。
《野心时代》是一个“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和未来极度焦虑的民族引人入胜且令人不安的写照”。书中,“欧逸文笔下的中国被道德危机和激增的挫折感所撕裂,中国人为获取财富不顾一切,同时他们也害怕一无所得。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China in Ten Words)
余华
这本书里,余华选择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词汇来理清60年间复杂的历史故事线索,在回顾中国历史苦难探究中国现实问题的同时回顾着自己的人生。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是余华的随笔集,他“描述了一个道德上做出妥协的国家,这个国家被不断增长的失业、阶级分化等困扰。其极端之处在于,一方面是农民为以最高的价格卖血而四处奔波,另一方面是千万富翁建造的、酷似白宫的豪宅。”
《干校六记》
杨绛
《干校六记》为杨绛先生的散文名作,记述了1970-1972年间作者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旧闻和飘忽的感受”,虽说是“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但作者用温婉淡然、近乎白描的手法为那个时代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剪影。
这本书里有不少值得思考的金句——
“既然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不是盲目的选择,到此也就死心塌地,不再生妄想。”
“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
《中国底层访谈录》
(The Corpse Walker: China From The Bottom Up)
廖义武
《中国底层访谈录》是一本原生态的采访记录,作者把它称之为“边缘人采访录”。书中的几十个人物,表面上看确实都是社会的“边缘人”,但在更本质的意义上,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正是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座。被采访的主体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从杀手、神医到乞丐、酒鬼,从卖笑小姐、买欢客人到流浪画家、民间艺人……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不熟悉却又似乎很熟悉的世界。
相关阅读:
◈ BBC眼中的中国80后:这群人将影响世界,而世界却对他们一无所知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