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亲爱的华人朋友们,热闹的新年即将过完,大家是否尚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气氛之中?
北北在此要提醒大家一项重大利好啦:2月1日起,外籍华人可无条件获得5年“准绿卡”哟!今后华人朋友不仅可省去每年回国都需办理签证的繁琐步骤,还能与亲人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最长时间达到5年。
1月22日,中国公安部曾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推出的八项出入境便利措施。其中八项措施涉及就近办证、自助办证、免费照相、外籍华人办证、边检自助通关等多个方面,具体制度将于本月初开始实施。
北北再次带朋友们看看以下八项措施的详细解读:
(“5年准绿卡”)
对来华探望亲属、洽谈商务、开展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外籍华人,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可按规定签发5年以内多次入境有效签证;
对在当地工作、学习、探亲以及从事私人事务需长期居留的外籍华人,可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相当于发5年"准绿卡"啦!
措施解读:
公安部将签证由之前最长1年多次有效,放宽至5年内多次有效;将居留许可期限由之前最长不超过3年,增加至5年。这一项措施对于加拿大乃至全球的华人而言真是大大的福利啊!
此前,各地也已竞相出台外籍华人专属条款。但是却有诸多限制条件,比如:
上海市有科创中心出入境政策“新10条”;
北京市有中关村示范区出入境“20条”;
广东省则仅针对广东出生或原户籍为广东的外籍华人,可签发5年以内多次入出境有效签证。
但如今,这一条件被正式取消!上升到全国层面,也就是说,不管你回国去哪座城市,不管你原户籍哪里,以后均可申请5年多次往返签证啦!
申请人(登记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除外)可在户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向任一县级以上公安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申请赴港澳台个人旅游、定居、商务等活动的按专门规定办理)。
措施解读:新措施实施后,各地申请人可在户籍所在省内任一县级以上公安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部分因私出入境证件,无需提供居住证明材料。
省内居民可在全省范围内自助办理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
申请人(登记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除外)持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出入境管理机构签发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任一往来港澳台签注自助设备办理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开通个人旅游城市的非本市户籍居民申请个人旅游签注须持有居住证)。
措施解读:
除了出入境证件外,港澳台旅游签证在新措施实施后,可以通过自助设备办理。此外,考虑到赴港澳台个人旅游签注仅在部分城市开办,因此专门规定对开办个人旅游城市的非本市户籍居民,须在取得居住证的前提下方可自助办理个人旅游签注。
符合条件的外省居民可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
本市户籍居民的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户籍配偶、子女、父母(登记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除外),可在该户籍居民所在城市就近申请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申请赴港澳台个人旅游、定居、商务等活动的按专门规定办理)。
上述申请人就近申请证件时,除提交常规申请材料外,还需交验本市户籍直系亲属身份证原件和相关亲属关系证明材料,即配偶关系交验结婚证、子女关系交验出生证明、父母关系提交其本市户籍子女出具的书面说明。
措施解读:
新措施实施后,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就近申请证件时,无需再提供居住证明材料。
自助查询往来港澳台签注剩余次数
申请人持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出入境管理机构签发的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任一往来港澳台签注自助办理设备查询往来港澳台签注剩余次数。
措施解读:
新措施实施,将改变这一低效率的情况。全国卡式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也能自助查询签注使用情况、剩余次数等信息了。
免费提供出入境证件照相服务
公安出入境受理窗口为申请人提供免费出入境证件照相服务(不含打印纸质相片)。暂不具备条件的窗口,应为未携带出入境证件相片或相片不符合《出入境证件相片照相指引》标准的申请人,提供免费出入境证件照相服务(不含打印纸质相片)。
措施解读:
此项措施实施后,办证照相不收钱,成本也减少了。
大力推进自助通关服务
公安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将加强边检自助查验通道建设,2018年,开通边检自助查验通道的口岸数量要达到全国旅检口岸总数的50%,边检自助通关人数要达到出入境人员总数的50%。
措施解读:
边检自助通关便捷而高效,人均通关时间不足10秒,对于出入境人员非常方便。华人回国出入境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
为自助通关旅客提供出入境记录凭证自助打印服务
使用边防检查自助查验通道出入境的中外旅客,可以在自助查验通道后方的自助打印机上免费打印最近一次自该口岸出境或入境的记录凭证。该出入境记录凭证与边检机关加盖在出入境证件上的中国边检验讫章具有同等效力。
措施解读:
以后,华人朋友们使用自助查验通道出入境时,其出入境证件上不再加盖中国边检验讫章,不标显出入境记录,但是可以凭证自助打印出入境记录凭证,从而满足办理退税、报销及向使领馆核销签证等事务需求。
总体而言,最新的八项出入境便利措施都是重大利好,无论是手续的简易程度,还是惠及的群众广度,都较以往有显著提升。
尤其对于北美地区等海外华人来说,5年多次往返签证无疑等同于一张“准绿卡”啦!
有那么一瞬间,北北也突然开始想念故乡的小龙虾,故乡的亲人,以及故乡的风景了呢……
赶紧去办张“5年准绿卡”啦,顺便为祖国狂打一波call~
不过在这里,北北还是要提醒诸位已入籍的华人朋友,切勿再持中国护照回国,因为后果很严重。
根据《国籍法》,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选择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者,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所以,已经选择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不可再抱有幻想,因为从加入外籍的那一刻起,你的中国国籍就自动丧失,中国护照自动作废。如果加入外籍后还持中国护照入境,则属于违法行为哦。
除了“5年准绿卡”,还有什么是华人可申请的签证?
但事实上,除了媒体提出的“5年准绿卡”概念外,中国近几年还相继推出过“中国绿卡”、“华裔卡”等签证,此举都是为了方便广大华人同胞。
只是这些签证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适合哪些人群呢?北北继续带您看一看~
什么是中国永久居民?
中国从2004年8月开始实施《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这也是人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中国绿卡”制度。
从2004年至2013年,中国绿卡只发出了七千余张,平均每年不到1000人,所以“中国绿卡”也被称为最难申请的绿卡。
中国永久居民申请条件:
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外国人应当遵守中国法律,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图源:央视新闻
更多具体要求可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查看: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4214.htm
中国绿卡可以享有什么待遇?
一般来说,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可以享受与中国公民的相同待遇。绿卡就是外籍人士在中国的合法身份证。
根据公安部要求,所有铁路、民航、保险、宾馆、银行等相关信息系统都会进行相关改造,实现永久居留外国人信息部门间的共享,方便持有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士办理各项社会事务。
■ 中国绿卡可以直接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上读取。绿卡持有者不仅可以用它来买火车票、登记酒店、在银行开户,还可以在所有窗口部门办理相关业务,包括申领驾照等等
■ 在中国境内工作可以依法参与社保和各类医疗养老保险
■ 持有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国人士在购房、子女入学、金融业务等方面依法享受中国公民同等待遇
华裔卡和中国绿卡有什么不同?
所谓“华裔卡”,是中国签发的一种面向海外华人群体的永久居留证件。为啥施行中国绿卡还会有“华裔卡”呢?
当前海外华人华侨的数量高达6000多万,其中专业人士群体接近400万人左右,行业分布以教育、金融、高新技术等为主。所以为了吸引外籍华人人才归国,就应运而生出一种新模式。那么究竟有什么区别?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所以加入了外国国籍的华人是无法同时保留中国国籍的。此外中国绿卡设立标准过高、控制过严、发放数量极少的情况,无法吸引到大量外国高级人才,更不用说庞大的外籍华人人才的需求。
■ 边界不同。中国绿卡的边沿更广泛,面向全体外籍人士,而“华裔卡”主要针对外籍华人。
■ “华裔卡”规定的要求不同,申请门槛更低,设置更加灵活务实的申请条件,更符合广大外籍华人需求
■ “华裔卡”目前只有广东、北京、上海等地专门地区试点施行
■ “华裔卡”有时效设置
华裔卡申请条件和实施状况:
事实上,2016年8月1日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实施。尽管目前限制“华裔卡”推行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实际部分政策已经在实施了,其政策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 此前在全国范围内,海外华人一旦回到中国,只要有亲戚在国内,就可以给3年的居留签证,这相当于是一个时效3年的小“华裔”卡。该政策在中国都通行,海外华人可以随时向中国公安部或侨办致电咨询;
■ 在侨乡广东推出了16条相关政策,原户籍地在广东的外籍华人,在广东工作、学习、探亲以及处理私人事务需长期居留,需提供探亲、洽谈商务、从事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相应证明或担保的文件,就可以给5年的往返居留签证
■ 在北京中关村,只要回来的外籍华人是博士学历,以及其它符合中关村人才标准的华人,就可以拿到中国绿卡,而且除北京中关村外,类似的规定还包括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自贸区。
好啦,以上内容华人朋友们都了解了吗?
虽然我们身处异乡、远离故土,但应时刻心系祖国、情系桑梓。
要知道到不了的是远方,时刻可以回去的才是故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信息综合自官网,如有疑问请查阅相关资料。
编辑:王刚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