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最近这段时间,微信圈里流传一个“加拿大好人”阿尔文·汉密尔顿(Alvin Hamilton)的故事。
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
1
中国“救命恩人”汉密尔顿
话说1960年,中国经过疯狂的“大跃进”运动,陷入了全国范围的大饥荒,不得不想方设法从国外进口粮食。周恩来、陈云、李先念向毛泽东汇报,准备进口12亿斤粮食。在周恩来安排下,中国谈判代表秘密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小麦局进行了接触。
当时,中国外汇有限,希望能够以贷款形式购买加拿大小麦。由于中加两国还没有建交,而且刚刚在朝鲜战场交过手,加拿大政府意识举棋不定。在这个关键时刻,加拿大农业部长汉密尔顿挺身而出,“游说八方,一人成军”,劝说保守党政府批准了中加小麦贸易协议。
于是乎,微信传来传去,汉密尔顿成了一个“好人”,一个为中国提供救命粮的“恩人”。
应该说,在那个美、苏集体封锁中国的时代,汉密尔顿能够摒弃意识形态的束缚,积极推动向中国出售小麦,对中国确实是一个巨大帮助。有点历史知识或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知道,1960年前后的中国满目疮痍,不少农民缺衣少穿,已经到了吃树叶、啃树皮的地步,
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加拿大人敢于突破政治封锁,为中国提供几十万吨粮食,确实值得中国人民铭记。
但是,对于任何人物、任何国家、任何现象,都不应该美化过度,或者丑化过度。
丑化一个人、一个国家,意味着无知;美化一个人、一个国家,则蕴含着危险。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知识界是多么羡慕英美、崇拜英美。多数人甚至认为英美就是中国的未来。然而,“巴黎和会”消息传来,英美马上由正义的化身立马变成了强权的代表。
半个多世纪前,中国人是多么地热爱苏联、袒护朝鲜,那时的说法叫“血浓于水”。然而,一朝翻脸,兄弟马上变成势不两立的对手。
人生在世,最好不要把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想象得那么好,也不要想象得那么坏。人是复杂的,一个国家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到人和国家的复杂性,才不会时而亲如兄弟、时而视如寇仇,才能长久地和平相处。
汉密尔顿推动加拿大向中国出售小麦,固然存在着“义举”成分,但更多还是经济利益和政治格局的推动。只有了解到这些背后的因素,才是对历史以及汉密尔顿本人的尊重。
2
迪芬贝克政府的贸易算盘
20世纪50年代以前,加拿大在外交上很难获得独立的话语权。一个渊源深厚的母国,一个日渐崛起的邻国,都决定了加拿大只能“随波逐流”。英国要参加一战、二战,加拿大就必须提供兵员;美国要参加韩战,加拿大也只能予以支援。
但是,战争在让加拿大付出代价的同时,也使得其逐渐走向外交独立。一方面,加拿大对于母国的强大战争支持,迫使母国不得不提高其政治地位,赋予其外交独立决策权;另一方面,战争催生了加拿大工业现代化,壮大了加拿大经济实力,使其有了与美国讨价还价的一点资本。
1957年,约翰·迪芬贝克率领保守党赢得大选,就任联邦政府总理。迪芬贝克一改自由党政府立场,积极争取摆脱美国经济控制,发展独立自主的加拿大经济。
作为西部农业大省萨斯喀彻温一个农场主的儿子,迪芬贝克是依靠农民、工人支持上台的。他从内心里同情农民、工人等小人物,特别注重解决西部农民的经济问题。当时,得益于农业现代化,加拿大西部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如何帮助农民扩大新的国际买家,将粮食销售出去,成为了迪芬贝克政府着力解决的一大难题。
1958年7月份,加拿大《环球邮报》总编跑来中国,见到了中国外交部长陈毅。次年,该报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现在看来,这应该不是一个孤零零的文化事件。在那个年代,欧美集体封锁中国,加拿大凭什么愿意“冒险”与中国深入接触?我觉得,很可能是迪芬贝克政府想打开中国这个粮食市场。
1958年7月1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会见加拿大《环球邮报》总编。图片来源:Show China 网站
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看汉密尔顿。如果没有迪芬贝克政府积极拓展小麦国际市场的背景,一百个汉密尔顿恐怕也办不成事。
可惜,当时中国“大跃进”运动风生水起,大家满脑子都是钢铁,根本没心思考虑粮食问题。而且,1958年中国粮食同样丰收,没有必要增加进口。所以,迪芬贝克政府的想法没有实现。
3
中、加、澳三国间的粮食博弈
到了1959年,中国“大跃进”运动的恶果本来已经显现。毛泽东也准备到庐山上进行反思总结。可惜,彭德怀一封“万言书”让主席龙颜大怒,会议的基调由反思变成了对“落后干部”的清算。
清算一年多,农业产量更加捉襟见肘,全国发生大面积饥荒。1960年底,陈云、李先念、周恩来等向毛泽东汇报,申请进口12亿斤粮食弥补缺口。主席大笔一挥,说“完全同意。能进口20亿斤,更好。”
有了主席批示,周恩来便全程安排谈判人员,通过香港华润公司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小麦局联系。当时,美、苏是对头,西欧不是粮食基地,只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粮食充足,又与中国没有太深的政治成见,具有可操作性。
经过秘密谈判,中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小麦局,以现汇支付的形式购买了几十万吨粮食。接下来,中国很快发现外汇不足,只能以贷款形式购粮。谈判代表遂通过香港华润,分别向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政府提出了为期6-12个月的粮食贷款请求。
大饥荒
鉴于中国财力太紧张,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政府都不敢轻易答应。中国连吃饭都困难,万一将来还不上怎么办?最初,两国政府都非常谨慎。
但是,现在回过头看,加、澳两国政府太希望扩大粮食出口,提高农民对自己的支持了。他们一直没有拒绝与中国的接触。中国则充分利用加、澳两国贸易竞争心理,分别向两国谈判代表“施压”。
最终,加拿大政府担心澳大利亚抢占对华粮食贸易先机,答应向中国提供为期9个月5000万加元贷款。澳大利亚小麦局知道后,也不甘落后,向中国提供了更为优惠的贷款条件。
汉密尔顿推动的中加粮食贷款,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你说,是当时的澳、加贸易竞争格局促成了贷款,还是汉密尔顿促成了贷款?恐怕是前者更多一点,个人只能顺势而为。
从道义上来说,中国在粮食贸易谈判中“脚踩两只船”,对加、澳两国政府有点不厚道。但是,商业贸易从来都是货比三家、买贱卖贵,中国的做法并不算违背常理。
4
加拿大对中国的“后续帮助”
中加之间的粮食谈判是秘密进行的。但是,加拿大知道纸包不住火,这个事不通知美国,是行不通的。经过协商之后,他们向美国通报了中加小麦贸易谈判的情况。
美国政府表面上没有硬拦,但是暗中下了很多绊子。他们先是要求参与控制和检查运往中国的小麦船只,继而拒绝加拿大使用他们的真空泵。没有他们的真空泵,加拿大运货船难以成行。美国干预的借口,是中国会用小麦资助“北越侵略南越”。
不过,迪芬贝克政府非常硬气,坚决支持中加小麦贸易,确保了两国协议的落实。
1966年5月加拿大小麦局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进行小麦贸易谈判。图片来源:Show China 网站
将粮食卖给中国后,加拿大保守党政府始终担心中国的偿还能力。当时,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粮食、医疗器械、纸浆、药品、不锈钢等,而中国只能为加拿大提供点土特产,双方贸易差额巨大。按这个样子,中国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还上贷款。
所以,中加粮食贸易开始后,汉密尔顿又几次造访中国,商量如何帮助中国还贷。中国接待人员告诉他,只有让中国出口更多东西,中国才能还钱。于是,汉密尔顿又张罗着邀请中国代表团赴加拿大访问,为扩大中国纺织品出口提供机会。
由于本土纺织行业的抵制,中加纺织品贸易一直启动不起来。此路不通,汉密尔顿又想出一计。他介绍与加拿大关系较好的拉美、东亚国家,购买中国的工农业产品,以便提高中国的外汇储备。事实证明,这条路走通了。追根溯源,中国今日与南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恐怕都与当年汉密尔顿等加拿大政治家的穿针引线密不可分。
5
平平淡淡才是真
说了这么多只想表明,汉密尔顿及其背后的迪芬贝克政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活雷锋”,甚至也不能算中国的“救命恩人”。他们向中国提供粮食贷款和小麦,更多是出于农民急于扩大粮食出口的压力,并且受到了澳大利亚小麦局的“误导”。这更多是一种经济行为。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加拿大政治家的个人盘算如何,他们与澳大利亚从1961年开启的对华粮食贸易,对中国人来说确实是雪中送炭,避免了更多的饥荒。同时,这些粮食贸易也让中国看到了突围的希望,为后来开启中国与日本、西欧、东南亚、南美贸易,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总之,我们最好不要把一个国家绝对化。对自己好的时候捧到天上,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踩到地上。
一句话,无论个人关系还是国家关系,平平淡淡才是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参考了李节传、瞿商、许天成等先生的学术研究,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胡乐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