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封城日记(十一)

2020年04月15日 澳微帮


【搜索下载中新社·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华舆讯 据澳洲网报道

2020年4月12日

投票?不如扔硬币

前天被朗艺联盟的蒲公英饺子馋的不行,今天也打算亲手做。后院草坪里原本有几株肥大壮硕的蒲公英,可是在Good Friday勤快的劳动中被剪成秃子了,只能到book shop旁边的空地上去挖几株。备战备荒的年代,啥绝活儿都得学两手。


墨尔本封城日记(十一)

提着小竹篮,带上小铲子,走在雨后的草丛里,鞋子上沾满了叶尖上的水珠,颇有些村姑走在诗经里的感觉。这会儿和诗经扯上关系,是因为我厚着脸皮隐瞒自己过饱和状态的丰腴身材,把自己想象成采荇菜的窈窕淑女了。挖呀挖,意玲姐姐笑话我说“挖得好诗意”,挖呀挖,就想吟诗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再看看前后左右,太可惜了,如此美好的窈窕淑女,居然没有一个“君子”注意到。只好作罢,乖乖挖蒲公英吧。十分钟就挖了一篮子,提着篮子打道回府。

樱桃好吃树难栽,看着别人家的蒲公英饺子好吃,做起来挺麻烦。挖回来的蒲公英要洗干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杂草、泥土、老叶子、带虫眼的叶子都得仔细摘出来,洗到后面干脆只挑叶子摘了,留一半丢一半,暴敛天物啊。不过,随着香喷喷的蒲公英饺子入口,顿时觉得摘洗的过程再辛苦都值得了。

四方食事,不如一碗人间烟火。

埋头人间烟火的人,才会真的明白,那么多爱,如诗人笔下的题诗长短句,并非每一句都该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它可以是“飞红万点愁如海”,可以是“五月榴花照眼明”,还可以是“昨夜星辰昨夜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才得以见万物本心。

昨天到今天,华人社群谈论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关于网络投票事件,我也收到了好几个私信。大致是说目前澳洲的抗疫进入了关键时刻(似乎没有哪个时刻不是关键时刻),现在摆在政府面前只有三条路:一是更加严格的封锁6周到三个月;二是继续社交疏远18个月或更久;三是群体免疫,一了百了。截止到我收到链接的时候,选三的45%,选一的38%,发这条链接的目的就是呼吁大家使劲给一投票,要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三。晚些时候又看到亿亿网发布消息称澳洲卫生部长Greg Hunt说了,不考虑三了,代价太大!那么,大家大张旗鼓地投票投着玩儿吗?

我们来不那么认真地分析一下这三个选项,用排除法吧。首先,一是更加严格的封锁,怎样才算更加严格?关闭所有商业,家家门口贴封条那样的?这点,在澳洲压根儿行不通。我们的州长大大如此这般碎碎念,又雷厉风行地罚款,红脸加黑脸双管齐下也禁不住澳人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怎么可能再进行更严格的封锁,而且还是6周到三个月。

再来看三,按照群体免疫比例,至少60%以上的人感染,控制不住重症率的话,澳洲的医疗系统不会崩溃吗?那几乎是天方夜谭,除非真的是任人自生自灭,一了百了。那么,就只有选二略微靠谱一点了。不分析了,基本原则就是“两害相争取其轻”了。其实我分析也分析不出道理来,都是按自己的理解瞎掰掰,大家也别太当真。我今天看到澳洲网头条文章分析得头头是道,优缺点及可行性都罗列出来了,那是顶级专家分析的,有兴趣可自行搜索。

澳洲为嘛做什么事情都要投票呢?赞成要投票,反对要投票,建议要投票,抗议要投票......要么就是签名,到处转发网页链接要求签名。好吧,墨大流行病传染专家Blakely说:“澳洲是一个集体,无论做什么,大家都应该参与进来”。这是民主社会的优势,但是我不知道澳洲政府在做大决定之时,网络投票和签名的参考比重占多大,在这大疫横行的时候发起投票,投了一半政府又说取消其中一个选项。好玩吗?如果可以这样草率,那还不如扔个硬币来得简单!

墨尔本封城日记(十一)

今天上班有个小惊喜,收到维州酒牌委员会的支票,是退回来的今年的酒牌费用,高兴得我啊,奖励了自己一块大号巧克力。自从家里的体重计电池没电了以后,我的体重就没有监管了。每个人都说要我保重,我不仅好好地保住了重,还以适当的比例稳中有升,这也算是疫情中的一大战果了。不想那么多了,等到疫情结束,大家都重了十斤,咱不能只重五斤,别整得像咱家条件不行似的!

天气越来越凉,白天越来越短,六点左右天就黑了。到了夜里,风就像是个冷峻的诗人,描摹着秋夜的模样,有叶子在唱着忧伤的歌。幽幽南山,芸芸花红,都已悄无声息卸了浓妆。花事将尽,群芳为尘,自然中的一切都循着旧年的方向,唯独没有提前预设今年的疫情,于是人们不能踩着往年的足迹。这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万物都在变。但是,我们笃定,远山处必有溪水,潮落后必有彩贝,夜深时必有梦回。坦然面对变化,不做生活的傀儡,但要做最好的自己。

然后,安静下来。煮一壶茶,点一支香,抛却种种虚妄,与自己再无兵戈相向。

2020年4月13日

你的戾气,真是不讨人喜欢

下班的时候室外有些冷了,月亮还很低很低,有人家燃起了壁炉,晚风中传过来淡淡的木头烟香,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眼前浮现出木柴场小伙子的模样,我对自己笑笑,就在这烟火气中踏上回家的路。

弦月升高了一点,弓起脊背寻找另一半。而另一半已遁去在故梦里,说着旧年的老情话。像被橡皮擦掉的一枚图章,抖一抖,貌似洁白的样子。却留下了无法逃避无法掩盖的暗影的印记,直到意兴阑珊。稻菽千亩,任其荒废,幸好还有这异域夜晚的烟火气陪伴左右,是一种慰藉。

早上去预约流感疫苗回来的路上经过一个小的木柴场,是镇上一家加工木头柴火燃料的小工厂。不大的场地用简陋的铁架围起来,三两间低矮的铁皮屋,几辆小货车,堆了很多小山似的大大小小的圆筒木头,一台机器轰隆隆地劳作着,机器扬起来的那一头不断飞出打好的小木块。看不到一个人,却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再远处是秋季里依旧郁郁葱葱的林木,头顶是澄澈的蓝天和明媚的阳光,突然就好感动。

我下车隔着铁门往里瞧,机器的声音突然停了,从机器里出来一个小伙子三步并成两步朝我跑过来。小镇早上凉意很重,小伙子只穿了一件短袖T恤,破洞牛仔裤,卷曲的金色长发在脑后扎了一个小辫子,耳垂上穿了一个很夸张的黑色耳饰,还戴了亮晶晶的眉环(眉毛上打洞穿进去一个环),看上去二十岁左右的样子。很帅很时尚的小伙子,打木头时弄得满头满身都是细碎的木屑,他边跑边拍打着头发和身上。

他一定把我当成了买木柴的客人,跑过来就准备拉开铁门请我进去,我说我今天不买木柴,只是参观他的劳动。听我说参观他的劳动,小伙子就有些腼腆起来,挠挠头,傻呵呵地笑着。我说他的工作很棒,又问他最近忙吗?这下可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忙。很忙!你知道的,现在因为corona virus人们都待在家里,木柴的需求量比以前多了许多。你瞧啊,今年冬天还没来,我们已经卖出去去年冬天总量的三倍了。原料有点跟不上了,还有好多订单没有来得及完成......难怪复活节假期还在忙碌呢。

看着小伙子兴奋得红通通的脸,我突然想起有一年冬天联邦广场上的大火炉,形形色色四面八方的人们围坐在炉火边上,一起望着燃起的火,脸也是映照的红彤彤的。有人小声说着话,有人轻笑,有人弹起吉他,远远的有姑娘唱起了好听的歌;有小孩子跑来跑去,又被大人叫着离开火堆远一点;有人会坐很久,有人搓搓手就离开了,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在。

一连两三天确诊病例都很少,大家心里都放轻松了不少,据专家说原因是复活节期间的检测数量少了很多,几乎只占三月下旬的四分之一。有消息说今天墨尔本机场迎接了80名新冠确诊感染者,是南极观光游轮上的游客包机。又有消息说今天墨尔本降落了载有440人的印度撤侨包机。怎么能够放松呢?维州宣布封锁令延长4周,一定还会再延长的。为了安全,每个人,我们都做好自己吧。

废话一句:在某日记事件中大撕特撕的人群,由争论日记上升到人身攻击,充满戾气。针锋相对的口水战,把人最难看的一面都显露无遗了。往往都是,手里拿着锤子,看啥都像钉子。好像是一个主人叫力哥的平台说:观点?取决于你的认知能力。立场?取决于你的价值取向。脑子是个好东西,但是要懂得怎么用哇......

如此的充满戾气,真是不讨人喜欢。

朗艺联盟于老师说,在墨尔本可以写如此文艺范的日记真乃幸事,换个地方也许人们拿放大镜品读的角度就不一样了。我深以为然,不仅角度会不一样了,定位也会大相径庭。也许我这些唠唠叨叨的日记后面也会有许多不一样的反馈声音,如果是这样,我感谢澳洲网编辑在后台消化了负面的反馈。澳洲的封锁令继续,我想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吧,就当写文章了。每天或多或少写一点,这些年,已经形成习惯。

在我看来,写作是一件出卖隐私的事情,生活细节可以轻易隐藏,但是悲欢和本性却是隐藏不了的。我不知屏幕对面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关心也好,窥探也罢,其实大多不过是毫无挂碍的路人。可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刻,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反而会给我更多的共情。他们在我的故事里或会找到共鸣,那么一点情欢,一点忧愁。

友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说文如其人,他们能在茫茫文海中认出我的笔锋,会记得我曾写过的悲欢,哪怕有些文字连我自己都已模糊不清了。他们陪我成长,有时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不管是友人也好,陌生人也罢,曾在这样菲薄的流年,安静地听我唠叨、讲墨尔本疫情下普通百姓的小故事,给予过我不具名的陪伴。

我有故事也有好酒,你不喜欢路过就好,你喜欢就留下。

等疫情过去,欢迎到我的小酒馆,我们一起喝一杯“重逢”。

作者简介

墨尔本封城日记(十一)

程江华

笔者:程江华

维州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

悉尼雨轩诗社主编

大洋传媒记者

一个出身于幼教的伪文青,一只往返于南北半球的候鸟,也是一枚附庸风雅的伪小资。行者心,处处景。行无疆,悦无疆。

(原标题:墨尔本封城日记(十一))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战疫速递

安卓用户,可在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中新社·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