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潮牌”再见!又一澳洲世界级服装巨头宣布倒闭,曾火遍中国...

2020年01月16日 澳洲亿忆网


本周三,澳洲牛仔服饰的标志性品牌,时尚连锁店真维斯(Jeanswest)宣布进入自愿托管,这将影响近千个工作岗位。

毕马威(KPMG)的Peter Gothard和James Stewart被任命为其澳大利亚业务的自愿托管人,境外的业务不在托管范围内。

https://www.jeanswest.com.au/en-au/

真维斯于1972年在珀斯开设了第一家门店,目前全澳146家店中有988名员工。

1990年,在香港上市的香港旭日集团(Glorious Sun)与当地进口商合作收购了真维斯。

旭日集团之前是杨钊、杨勋两兄弟合伙在香港开的旭日制衣厂,专营代工。

那个年代,美式格子牛仔裤,工艺极其复杂,品牌商派人到香港采购,550港元一打都没有工厂敢接单。

杨氏兄弟摸索出了一套打格子的专用工具,能把效率提高3倍。

他们用299港元一打的价格接下了10万条格子牛仔裤的订单,赚到了第一桶金,也震惊了香港制衣界。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基本上,抓住那次政治信号的人,许多都成功了。

杨氏兄弟正是第一波响应号召的香港商人。旭日先后在广东、江苏、山东、辽宁等地开设了加工厂,80年代在国内做服装加工厂是很赚钱的生意。

1993年,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进军中国,在上海外滩一炮打响。

从此也让很多国人误以为这是一个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牌子。

不知道没关系,身边不少来到澳洲生活了蛮多年的亲,照样还是不知道。

一条牛仔裤上百元,在当时并不便宜。

杨氏兄弟仔细研究了GAP,并在收购真维斯后,制定了将真维斯做成中国的GAP,在休闲服装市场上做好中国人自己的品牌的目标。

美邦,森马,真维斯,确实也成了当年中国城镇青年三大"潮"牌。

概念这种东西,在缺乏概念的年代非常管用。

专卖店里,年轻的店员穿着统一的休闲装,积极而热情,与国营店里的大妈售货员的姿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店内喇叭高声放着流行音乐,年轻人面前的新世界,一切都特别带劲。

班级里,总会有一位高帅的男同学,率先穿上真维斯的T恤和卡其色长裤。

1990年代起,还有一个火爆的真维斯设计大赛。对于那时学设计的人来说,两个业内比赛很重要,一个是叫“汉帛杯”(之前叫做兄弟杯)的创意大赛,另一个就是注重市场化设计的真维斯大赛。

许多后来成名的中国设计师都参加过。做宣传大使比较久的明星,比如乔任梁。

可以说,真维斯是现代中国服装连锁品牌的开山鼻祖,在中国全国先后开了超过2000家多家连锁店和加盟店,总部设在惠州(1995年至今),一直是知名度很高的休闲装行业“大鳄”。

它也一度在故乡澳大利亚市场获得过最高第二大休闲品牌的地位,相当辉煌。

最高光的时刻是于2002年成为了韩日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的合作伙伴,销售了特许专利的周边商品系列,男女T恤、风衣外套、轻便背包,帽子,襟章、锁匙扣、手机电话绳等,在全球大卖。

由于韩日两国东道主直接晋级,没有占用亚洲区资格赛的名额,那是中国男足至今唯一一次进入了世界杯的决赛阶段比赛,极大助力了真维斯在中国区的销售。

同年在中国区的营业额达到14亿元人民币;2004年,销售额又达到了18亿。

在销售业绩突破18亿时,真维斯制定了一个“3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销售额达到40亿,第二个五年达到60亿,第三个五年突破100亿。然而直到如今它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也没有突破50亿港元。2012年达到了顶峰,49亿港元。

2008年前后,Zara和H&M等相继进入中国市场。设计创新,营销团队,店面形象,品牌管理方面,真维斯望尘莫及。

2009年,真维斯开始进军电商渠道,在同行当中算得上佼佼者,然而发展缓慢,没有重点来做。

在早期,本土品牌“装”得很像进口品牌,从品牌名称到设计款式全面西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把国外品牌的款式拿过来改一改就能在内地卖的非常好。

但如今,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几乎把这种信息不对称消减得一干二净,消费者能够轻易发现和买到质量更好、款式更加新颖的服装。

面对困境,真维斯只能通过打折来维持销量,平衡库存。

后来,在澳大利亚的业务也开始出现挣扎。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和2017年。2016年,真维斯尚能获得税后利润6674.7万港元,但在2017年全年亏损4509.6万港元。真维斯中国2018年前5个月亏损又高达4594.2万港元。

2018年8月3日,旭日集团通过私有化消除亏损业务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的方法,将真维斯出售回给了杨氏兄弟。

(杨勋)

真维斯进入中国市场25年,这个曾经占据母公司58%销售额的辉煌品牌最终成为一枚“弃子”。

而在澳洲,它之前又被卖给了当地团队。

过去半年,Harris Scarfe, Bardot, Roger David和Napoleon Perdis这样家喻户晓的名字在澳洲也纷纷倒下。

很多人都会试图分析世界各地这些品牌倒下的原因。管理不善?创新太少?成本过高?失去进取心?老板离婚分家?

这些都是马后炮了。

其实只在于时代更迭太快,适者更加容易生存罢了。

有一句老话,因为浪太高了,所以当浪来了的时候,活下来的和死了的,都没什么理由,没有什么为什么。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