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2020年01月23日 澳微帮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处自有各处的风土人情。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而东北地区,是黑吉辽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一个地域概念,蒙、汉、朝鲜等民族文化在此地历经千百年的交融,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而高纬度带来的漫长的严冬,为此地的新年,镀上了一层晶莹的色彩。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东北人过年吃什么?在这里,我们特意邀请到了Eastwood大东北的负责人为我们介绍,地地道道的东北银,过年都吃些什么。


粘豆包


由于东北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干燥,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喜欢制作易于保存的粘性食品,有利于在寒冷的天气中进行长时间的户外运动,如狩猎,砍柴等。故而他们时常在初冬之际制作“粘豆包”,一种由玉米面包裹豆馅的面食,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一直吃到来年开春。而这一习惯,也逐渐在整个东北地区流传开来,如今,粘豆包已经成为东北独有的春节味道。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作为粗粮细作的典范,粘豆包制作第一步是制面,将泡过半日的黄米淘干净,晾晒半日后磨成面,与玉米面按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发酵。第二步是制馅,将红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捣成豆沙酱,放入细沙糖,攥成核头大的馅团。第三步是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铺有玉米叶或苏子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蒸出锅后放在盖帘上在外面室温冻上一个夜晚。蒸熟冻完后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再吃时在锅里热透了就可以了。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蒸好的豆包,色泽金黄,入口细滑,带有丝丝甜意,可蘸白糖,也可拍小圆饼油煎,香酥脆糯。若是滚上炒熟的黄豆面,那就是著名的“驴打滚”。


粘火勺


除了粘豆包以外,另一种带有满族特色的东北小吃就是“粘火勺”。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粘火勺又称粘火烧、粘干粮。是以糯米、粘高粱米、大黄米或小黄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发酵和水洗之后,带水磨成粘面子,淋干后分成小团,按压成面饼,中间夹以煮熟的小豆加糖的豆沙馅,还有以烘熟的芝麻加些盐末当馅,叫芝麻盐。再压成小厚饼,上锅烙熟。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此饼皮粘、馅甜,营养丰富,是冬季和春节期间民间的主食干粮。农家烙粘火勺,往往一次烙上数百个,烙好后,放仓房大缸中以雪冻之,食用时,取出放锅中馏一下即可。

除此以外,东北农村常见的“驴打滚”(豆面饽饽)、苏子叶饽饽、波力叶饽饽、粘糕、打糕等,大都都是从前满族人遗留下的饮食痕迹。


新奇年货


虽然说,如今全国各地都兴在网上置办年货,囤起来的东西通常也都是干果,果仁,与糖果,但东北地区,偏偏又有些新奇之处。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在老一辈东北人口中,过年必不可少的,就是毛嗑、花生。所谓毛嗑,就是我们常说的葵瓜子,之所以被如此称呼,也有一段历史渊源。据说,瓜子最开始是从前苏联传到中国的,而中国人最早称苏联人为“老毛子”,所以把他们常吃的瓜子称为“毛嗑”。意思是老毛子嗑的东西,现在在东北地区还沿用这一称法。


毛嗑虽然叫法新奇,却也并不是新奇玩意,真正属于东北地区的特色年货,还是当属妙法天成的冻梨、冻柿子。


冻梨


过去由于食品匮乏,加上没有水果保鲜技术和保鲜运输、贮藏条件,冻梨、冻柿子几乎是普通人家冬天能吃到的为数不多的水果。

冻梨,又叫冻秋梨,是将普通白梨冰冻变成乌黑色,洗净之后,即可食用。冻梨一般是由花盖梨、秋白梨、白梨、尖巴梨冰冻而成(延边地区是由“苹果梨”冰冻而成),食用时,将冻梨置凉水中浸泡,待化透后捞出可食,口感绵密,即能解酒,又助消化。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东北地区的冻梨是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和物的例证,也是从前的人们利用自然,克服恶劣环境的智慧结晶。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除此以外,东北还有很多独有的特色菜,如小鸡炖蘑菇,用的是东北特有的榛蘑,这类蘑菇只能野外采摘,无法培育,营养价值含量高,十分珍贵;东北大乱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豆角,此种豆角也是东北地区的特殊品种,由于生长周期长,一年仅有一季,较南方地区一年两到三季的豆角,口感更为清爽鲜美。


如果您对于朴实鲜美的东北菜跃跃欲试的话,请在除夕夜,前往大东北菜馆尝一尝鲜!

年味悉尼|黑土地的故事:一处新年一处例——东北篇


餐厅并未在推出固定的年夜饭套餐,这意味着,您可以自行选择菜品,小编推荐你尝一尝历史悠久的粘豆包哦!


记者:Pluto Wang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