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0岁女孩因被老师批评跳楼自杀的新闻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
这不禁让快报君想起了去年的一条新闻:曾经的高考状元因为大学挂科而不敢回家,竟然在外面流浪了十年,捡破烂为生。
乍一看这新闻,很多人都开始冷嘲热讽,认为这位叫小叶的高考状元心理素质太差。仔细看完这条新闻的深度报道后发现,小叶的自甘堕落,不仅仅是因为抗挫力差,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一直成长在一个不允许失败的环境里。他考差了,首先父母会责骂他:
其次全村的人都会对他投来失望的目光:
总之,他是不可以失败的。他怎么能失败呢?他可是从小到大都是考第一名的人,是全家人以及全村人的骄傲。村书记说小叶如果打不开心结,仍然无法正常工作。
小叶的心结是什么?就是不可以失败,必须每次都拿第一。给小叶种下这个心结的不是别人,正是小叶的父母、小叶的村里邻居。看过小叶的事情后,快报君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一条类似的新闻。
14岁的强强背着书包从11楼跳下,书包里装着刚刚从学校领回的成绩和排名单。成绩单显示,他的期末考试排名掉了300名。
强强是某市重点中学初一某“火箭班”的学生,成绩虽然下滑了,但依然处于中等偏上。为什么一个如此优秀的孩子要选择跳楼?因为他从小就是考前三名的孩子,偶尔他考差了,父母虽然不会打骂他,但是会投去失望的目光。
他的日记里写到:
“来了重点中学以后,我再也不能像小学一样考前三名了,每次老师在讲台上念大家的考试分数,我就害怕得手心发抖。如果我没考到好成绩,所有人都会对我失望,我不想看到爸爸妈妈那失望的眼神。”
小叶和强强的事情可能比较极端,但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导致孩子害怕失败的事情却很普遍。
据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调查研究:32.5%的孩子害怕困难,34.2%的孩子胆小屈从,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19.5%的孩子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而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允许他们失败的父母。
有时候,不是孩子抗挫力差,而是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父母越不允许孩子失败,孩子就越害怕失败。越害怕失败,心理承受力就越差。
不允许孩子失败,不仅会导致孩子抗挫力差,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不允许孩子失败就是时时刻刻在给孩子传递:失败是羞耻的,失败是不允许的。一次次不允许,渐渐的孩子就会内化成“我不能失败,我应该成功”。最后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不断的给自己施压,一个人长期有压力,有焦虑,必定会像一个充气的气球,总有一天会爆炸。
这种爆炸或者是得抑郁症、焦虑症,或者是自杀。
小静就是这样因为从小不允许考第二名,患了抑郁症。
后来才知道,小静小时候曾经历过非常残忍的事。有一次她考了91分,全班第三名,当她拿着试卷给妈妈签字的时候,妈妈把试卷扔给她说:“以后没考到第一名不要给我签字!”从此以后,小静事事都争第一,成了一个对自己十分苛刻的人。
患抑郁症还能治疗,但失去生命就无法挽回了。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从小就被要求不能失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一份《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数据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我们的家长和学校真的认真考虑过学生的身心健康吗?考虑过为什么受一点点打击就会患有抑郁症呢?
美国学校的教育
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欧美发达国家会在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美国学校有一套完整的情商教育体系。其中有一课是专门教授孩子如何处理负面情绪(Manage disappointment)。“玻璃心”不是缺点,而是性格养成的一部分。美国的小学把这堂课融入到课程中,帮助孩子从“玻璃心”练成“金刚心”。
例如,老师会帮助孩子要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负面情绪数值。失望往往是各种负面情绪的起因。从对某件事/人满怀期待→失望→悲伤→受挫→生气→愤怒,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能把苗头在开端及时处理好,那么孩子的情绪也会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同样,美国大学也在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不断的进行“失败教育”或者是“挫折教育”。
去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入学教育和期末考试期间,走进校园中心的学生不再只听到那些宏大的建议与激情的鼓舞,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则视频,视频里播放着各种学生的自述,一些同龄人最糟糕的失败经历被公开投射到了学校的大屏幕上:
“我考砸了大学的第一次写作考试,没及格。”
“我对我妈妈出柜了。”
“我来自一个主要是非裔美国人的社区,赤贫、几乎没有资源。”
......
大屏幕上还出现了老师的面孔。
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英语教授对着镜头说:“我没有读完大学。大二时因为整个学期没有一门课是及格的,被学校勒令退学。”
另一名文学和美国研究学者告诉同学们:“我写过一首名为‘巧克力焦糖’的诗,至今已经被21个期刊退稿。”
这不是一场恶作剧,而是一门正儿八经的课程。这门课的名字叫做“正确面对失败”,史密斯学院计划开设这门课,帮助那些高成就者应对人生的基本挫折。
在史密斯学院,如今每个加入“失败”课的学生,都会收到一张“失败许可证”,上面写着:“现特许你在感情、友谊、考试、课外活动或其他任何与大学有关的选择上经历失败的权利……并仍旧被视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且优秀的人。
“Failure Deprived”(缺乏失败的)——大约十年前,斯坦福和哈佛的老师们曾创造了这样一个词来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那就是:学生们在学业上几乎完美无瑕,却无法应对生活中最简单的困境。
一个18岁的孩子还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听起来是件荒唐的事吧;但更荒唐的是,是我们让孩子在教育的许多方面远离了这些自然而然的学习经历。
没有人希望成为失败者。但我们“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让孩子相信,失败是一件应该尽力去避免的事情,而不是一种不可缺失的教育体验。
我们习惯了成功者的高谈阔论,却鲜少听到失败被公开地谈论。我们不会忘记为成功者鼓掌,却不一定记得给失败者以抚慰。就像我们从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教会孩子与自己的平凡和平共处。
“在学校里,一切都像是一场竞赛,保持成功形象的想法让大家深受困扰。”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但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恰恰因为从小都是众人眼中的模范生,并以几近完美的成绩进入最好的大学,失败对他们而言更是陌生的体验。当失败发生,带来的后果也可能更为严重。
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耶鲁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经历24年的常青藤生涯后,发现藤校对学生最大的绑架,就是让他们一生都不得不与成功为伍。在精英教育的体系下,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富裕、证书和名声。
最后,学生因为太恐惧失败,所以选择逃避一切风险。
的确,敞开胸怀,接受人生的礼赠,总是容易;诚实地面对挫折和痛苦,承认自己的平凡,永远艰难。但与失败相比,我更不愿意看到人们屈服于对失败的恐惧,而让自己裹足不前。这样的人生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失败,但也难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2016年,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Johannes Haushofer将自己学术生涯里的失败经历编辑成简历,公布在网络上。在这份简历里,他列出了所有被拒的学位、职位、文章和科研经费,为之取名为“CV of Failures”(失败简历)。
在这份简历开头,他这样写道:
“我的大多数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但人们往往看不见这些失败,而只能看见我的成功。
这给人一种印象,好像我人生中大部分经历都是一帆风顺的。
结果就是,人们把失败归结于他们自身,而忽略了世界的随机性。
其实我能申请成功是小概率事件,选拔委员会的人也许在看你材料的那天心情不好。
希望这份失败简历能平衡一下人们的印象,为你们提供另一种视角。”
当我们看到这么多人成功后的光鲜,以为这就是他们的全部——才能、抱负、眼界,却太少看到他们也有焦灼,也有沮丧,也有迷茫。
失败这件事,与你最终是不是成功者全无关系。无论你身处哪个位置,迟早都会遇到背叛、遇到羞辱、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或者倒一次大霉。失败不会饶了任何人。
真实的人生,从来都不会像一份“成功简历”里那样荡气回肠,一气呵成。每一次成功背后,都必然伴随着无以计数的失意时刻。
所以现在美国大学已经行动起来。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启了一场针对“失败”的补习教育,让学生们一起谈论失败意味着什么。
虽然不多,但已是10年前的几倍。在哈佛大学,这个世界学子梦想的殿堂,有名为“成功-失败”的项目,专门讲述那些被拒绝的故事;在普林斯顿,有名为“视角”的项目,鼓励人们谈论挫折和挣扎。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通过名为“失败”的戏剧来演绎那些即使内心百般挣扎仍旧强颜欢笑的人。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现在有名为“Thrive”的免费的iPhone应用程序,通过短视频和励志名言来鼓励学生“正确面对校园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
北卡罗来纳州的戴维森学院,成立了一个“失败”基金,有意做创意项目的学生,无论想法是否可行或有效,都可得到150-1000美元的补助金。
家长的干预
然而,除了学校的干预,家长也很重要。虽然俗话要有压力才有动力。父母高要求孩子、希望孩子成绩好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鼓励孩子成功和允许孩子失败并不矛盾。
有些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欲望和保护欲太强,导致孩子没有一点经历挫折的能力。
因为父母和祖辈的过度保护,只重视情商智商培养而不重视逆商培养,中国孩子如今面临非常严重的抗压能力弱的问题。当美国孩子离开父母在森林里玩野外生存游戏的时候,中国孩子大多在温暖的家中,过着爷爷端菜奶奶喂饭,妈妈穿衣爸爸指导功课的温室生活。成年后被父母送出国门,发现美国人在工作之余玩冲浪攀岩潜水滑雪极地生存,而中国孩子却是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工作,不敢离开办公室和家门半步,而一旦工作或生活上稍有不顺,即便没有崩溃,第一时间也不是想着如何解决,而是想着赶紧请父母上门帮忙。
一个朋友的儿子被父母送到洛杉矶来上高中,寄宿于一个美国家庭。按理在美国高中生一般都已经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自己坐车上下学,自己做饭照顾自己独立生活,利用假期打工为自己赚伙食费。而这个朋友却每天都在抱怨寄宿家庭不好好照顾她的儿子,害得她儿子每天只能吃汉堡,而她不停地为孩子换寄宿家庭,儿子却仍然在抱怨这些家庭都对他不好而觉得很压抑。于是朋友经常为了儿子的吃喝拉撒问题频繁地从中国飞到洛杉矶,心力交瘁。
而另一个朋友的儿子同样在洛杉矶上高中,因为父母对他考常春藤名校寄予了太多希望,结果他没有收到任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精神立马崩溃得了精神分裂症,父母只好接他回中国治疗。
身边太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对孩子的逆商培养产生警醒,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对孩子的未来没有特别的希望和期待,只希望他做一个坚强的快乐普通人,能经得起各种考验,而且也要注重孩子的逆商培养。
家长所要做的,就如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儿子毕业典礼上说的一样,“我祝你痛苦并不幸”。
约翰·罗伯茨,2005年9月由小布什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通过,就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17任首席大法官,是美国两个世纪以来最年轻的首席大法官。他去年在儿子高中毕业典礼发表演讲,他说:
我希望:
你们在未来的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愿你们尝到背叛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
抱歉,我还希望:
你们时常会有孤独感,这样才不会将良朋挚友视为理所当然;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们偶尔遭遇失败时,
愿你们受到对手幸灾乐祸的嘲弄,这才会让你们理解体育精神的重要性;
愿你们偶尔被人忽视,这样才能学会倾听;
愿你们感受到切肤之痛,才能对别人抱有同情心;
无论我怎么想,这些迟早会来临。而你们能否从中获益,取决于能否参透人生苦难传递的信息。
(演讲视频)
要让孩子从失败中学习,这样才能一点一点的向成功靠近。
能否成功固然重要,能正确面对失败也同样重要。
很多家长都会望子成龙,平庸即失败。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龙应台的儿子曾经对她说:“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你哪里‘平庸’了?‘平庸’是什么意思?”
他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你会失望吗?”
龙应台在自己的文章中是这样写的: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你的工作不把你绑架,让你工作的俘虏,第二,它给你时间,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
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如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美国大学Top10、Top20、Top30、Top50……美国各个大学的录取情况究竟怎么样?中国学生什么样的成绩才能上名校?!2018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白皮书,成功案例+数据分析,助力你的留学梦!
(留学问题可咨询小助手哦)
推荐阅读(可点击图片):
2019,你紧跟时代发展了吗?Vault评出最具前景的七大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