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创业财经汇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创业财经汇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作者:墨多先生
来源:墨多先生(mrmoduo)
美国作家梭罗说:“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关心的事物。”
正如这个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群组成。
群体之间看似边界模糊,实则却隔着一道道厚厚的“冰墙”,彼此之间很难理解对方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 01 /
春节,又意味着“春劫”,因为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尤其对于那些在外打拼的人来说,这时只有花钱,才能向家乡的人证明自己的“体面”。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次达4.15亿,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截止2月10日,春节档票房7天累计突破58亿元,其中单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便创下了22亿的票房收入;
与此同时,据官方数据统计,全国零售和餐饮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相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
在上述这串傲人的数字背后,却有不少人在朋友圈中长嘘短叹:“如今的春节,是越来越没有了年味儿。”
由此可见,虽然人们晒出的“春节账单”越发丰富多彩,但这些钱好像即买不到满足,也换不来精神的充盈。
/ 02 /
按照能量守恒的说法,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忙着花钱,就应该有多少人忙着挣钱。
大年初六,也就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与家乡挚友相约一起饭后足浴。
期间闲来无事,听到眼前两个技师在讨论春节这几天赚了多少钱,于是心生好奇,便有了接下来这番对话。
密封线
我:“你们春节都咋过?”
技师:“过啥春节...就除夕休息了半天,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没捞着合眼。”
我:“这么忙啊,那你们春节加班拿双薪还是三薪?”
技师:“哪来的什么三薪,我们连底薪都没有,挣的是人头提成。一个客人我们和公司三七分,我们三,公司七。客人越多,我们分的越多。”
我:“那你一天能有几个客人?”
技师:“平时一天七八个,这两天过节一天能接十几个。”
我:“那一个月不也有五六千收入?”
技师笑了笑,答:“何止,平时一个月最少也有七八千,如果碰到节假日,比如这个月,差不多能挣到一万二三。”
听她说完,我愣了一下。
要知道,我的老家青岛,是一个典型收入低消费高的城市。
虽然据官方统计人均月收入早已突破6000,但事实上,如果你随便找几个人打探下,30几岁到手不足5000的白领却大面积存在。
于是,我紧接着问:“难道你们平时都不用休息吗?”
技师:“只要有客人就不休息。过去忙的时候,我两三个月就休息一天。近一年感觉身体受不了了,基本上两周就给自己放半天假...趁年轻多挣点,休息耽误挣钱,哈哈。”
我:“那么拼命很缺钱吗?你自己日常开销很大吗?”
技师:“那倒也不是...我们吃住基本都是公司包,一个月伙食费200块,住宿打地铺不花钱。”
我:“那岂不是每个月净挣?应该也存了不少钱啊。”
技师低下头,叹了口粗气:“哎,前几年太年轻,就爱跟周围的人攀比。看别人买了个项链自己也买,看别人背了个LV包包,第二天花一万多自己也背一个...平时忙起来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可每个月买零食却能花一两千。”
见我一脸诧异,她继续说:“这大半年也学会节制了,毕竟孩子大了,每个月都要往老家寄点钱。”
我:“孩子?你才多大啊?”
技师:“我都快30了,有仨娃,两男一女,最大的都快上初中了!”
我:“...那孩子平日里父亲带?”
技师:“他爹也在城里挣钱啊,所以孩子都是老人带。平常寒暑假就接到城里跟我们住半个月,剩下的时间靠手机维系感情。”
我:“靠近你们老家的县城挣不到钱吗?干嘛要跑那么远?”
技师:“离家太近没出息。再说了,挣钱就得上大城市,干同样事情挣的钱起码是老家两倍。”
说完她顿了顿,低下头小声地补充道:“既然出来了,回去就不能混地比别人差...等攒够了钱,到县城里买个房子买个车,再让孩子上个大学,出人头地!”
话聊到这里,我心里开始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
看我沉默,她肆意地大笑起来:“俺可不像你们这些人,一看就是靠脑子吃饭的。我们挣了半辈子辛苦钱,为的就是孩子长大了能有书读,将来也靠脑子吃饭,哈哈哈...”
看她脸上洋溢着希望和满足,我也不自觉地跟着笑了起来:“你好像挺满意现在的状态?”
技师:“满意不敢说,但知足常乐。在外面打拼,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再说了,让客人开心本就是我们的义务啊...这次客人开心了,下次还会记得我们,多一个回头客我不就又能多挣一份儿钱?”
到此为止,我竟然对这个技师肃然起敬。
/ 03 /
以上,是我对当晚对话的大致还原。
前前后后总共40分钟,我只截取了记忆中深刻地部分。然而,就是这样一段简单粗糙地对话,我却从对方那里得到了3点启示。
其一,进城务工人员确实正在成长为新经济下的“消费巨人”。
尤其是20几岁未婚的年轻务工人员,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差于多数城里人。这就好比上述提到的技师,她会用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购置一款名牌包包。
他们日常的硬性生活成本较低,比如花在房子和伙食上的钱很少,但随机性消费占比很大,比如会追求品牌、购买电子产品等。
其二,我们要用“折叠”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城市。
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一书中,将一个现代城市分为了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隐喻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代表了其对中国城市化的严肃个人思考。
“有些人平日里藏在你看不见的空间,然后再几个小时候有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就好比北京,是几个不同的空间叠加在一起。”——之所以有这种感悟,是因为郝景芳曾经租住在北京五环外的城乡结合部,楼下就是嘈杂的小巷和市场。
要知道,在我春节所去的那家足浴店中,至少也有40个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常年背井离乡,每天在暗无天日的恶劣环境下席地而寝,还要用微笑与汗水创造出客人们片刻地舒缓和放松。
其三,提升眼界需要打破不同圈子之间的“冰墙”。
对于别人的生活,我们绝大部分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语言的发明让人与人打破隔阂、走出部落,而如今互联网又再次把我们变回“洞穴人”。你以为你所看到的便是社会的全貌,可事实上,你对自己不所属的圈子一无所知。
这就好比在我“朋友圈”里刷屏的文章,换到另一个人的手机上根本不曾出现。正所谓圈子不同,仿如隔世。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中微不足道的小配件,然而聚沙成塔、滴水成河,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或许正发生着一些巨大而隐秘的改变,这些事情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正如当你被生活所困、偶感焦虑时,或许却并不知道在同一个坐标下,正有一批人卯足了干劲,想要靠勤劳地双手阶层逆袭。
然而,更可怕的是,这些与你生活在平行世界里的人,他们很少会叫苦,几乎不喊累。
与之相反,他们的快乐与自信,通通来自于对未来永不磨灭的渴望。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留言,点好看,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