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木子西 于文】美国务卿布林肯13日同来访的澳大利亚外长佩恩在华盛顿共见记者时称,美不会让澳独自面对中国的“经济胁迫”,中国对美盟友的“经济胁迫”将阻碍美中关系。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表示要“支持”澳大利亚。佩恩则称,希望美国对澳的“支持”能让其他国家面对中国时“更加自信”。两人唱的这出“双簧”不仅遭到中国批驳,连澳大利亚国内人士也对美国能将澳大利亚置于其自身利益之上表示质疑。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14日称,布林肯的这番话重申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3月的表态,他当时对澳媒表示,在中国停止对澳大利亚“经济胁迫”之前,美国不会让美中关系得到改善。但香港《南华早报》14日引述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所长詹姆斯·劳伦斯森的话说,与坎贝尔的话相比,布林肯的话更加微妙。“事实上,他们在向后撤,坎贝尔3月说的是,在中国停止惩罚澳大利亚前,美中关系不会改善。但现在布林肯说,这只会‘阻碍’美中关系的改善。”
但无论哪种语调,在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看来,这些言论都只是“让盟国保持决心的空洞保证”。《南华早报》14日引述芮捷锐的话称,“这没有什么新意,澳大利亚部长们,特别是新任贸易部长一直在说美国支持澳大利亚。而实际情况是,中国拒绝澳大利亚葡萄酒、木材、龙虾、煤炭、大麦后,美国拒绝填补市场空缺。”芮捷锐说,美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与中国的关系,而与盟国的利益只是“偶然”。劳伦斯森也对此表示同意,“我不清楚坎贝尔和布林肯在暗示什么。如果中美在互惠互利的领域出现合作机会,美国会放弃这些机会吗?很难。”
“‘胁迫’这个词最近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但我不知道美方所谓中方对其盟友‘经济胁迫’的说法从何谈起?”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4日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说,搞“胁迫”是美国的长项和特色。美国通过自己的政策和行动,向世界提供了胁迫外交的经典教科书和案例,即通过武力威胁、政治孤立、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等方式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我不知道布林肯国务卿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认为澳大利亚的利益比美国利益更重要、更优先?如果是这样,不知道美国的政策什么时候开始从‘美国优先’变成了‘澳大利亚优先’。”华春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