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悉尼辣妈帮
热播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女主角尹珍雅已经35岁了,依然和父母住在一起,生活中有关异性感情方面的问题,更是藏着掖着,不敢和父母讲。
当她的妈妈得知,自己的女儿和闺蜜的弟弟谈恋爱后,更是恼羞成怒、万般阻拦。
结果母女俩为此事大动干戈、相爱相杀,闹的整个家庭鸡犬不宁。
很多人看过电视剧后,都不禁感慨,
35岁的成年人谈一场恋爱怎么就那么难?
其实,仔细想想,像尹珍雅这样还跟父母纠缠的成年人还真不少,
已经成年,还跟父母在一起吃住;
已经结婚生子,还依赖着父母生活;
父母想让孩子独立,不放心;
孩子想让父母独立,又觉得自己不孝顺…
这种“共生”家庭的纠结关系,在形成一个个关系紧密的家庭同时,
也累积了一代代人的家庭矛盾。
最近日本有个电视节目很火,名叫《中居くん決めて!》,
主要是讲述民众生活中的各种烦恼,然后有砖家进行点评,
在2019年2月的一期节目中,来了一位23岁的少女北见直美。
据她讲,目前最困扰她的一件事就是,
自己都23岁了,但在家里仍然会和爸爸、哥哥一起入浴泡澡。
而这个从小养成的家庭习惯,直到自己长大成人依然照旧。
很多北见直美的朋友得知此事后,都对她和她的家人投来的异样的目光。
台湾女星狄莺,曾经红极一时,父亲是导演,母亲是戏班的演员,从小就在戏班子里摸爬滚打。
她在参加热门综艺节目《国光帮帮忙》和《康熙来了》,
多次向主持人“炫耀”自己独特的育儿方式。
她曾对小s和蔡康永讲道,暑假时曾要求11岁儿子一天吃饭吃7个小时,自己在一旁全程监督,一个月就把儿子养胖了十斤。
狄莺这样做的原因是自己和老公个子都不很高大,所以要让儿子多吃饭长高。
在儿子孙安佐18岁之前,狄莺从不允许他独自一个人出门,哪怕是去楼下的超市也不可以,还不允许儿子用手机。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狄莺对自己唯一的孩子十分宠爱,据狄莺本人说,儿子孙安佐一直到11岁才断奶,
从小就和她一起裸睡,还让儿子摸着她的胸睡觉,直到儿子和她在一起睡起了生理反应,才分开睡觉。
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孙安佐养成了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最后他也自食恶果。
儿子去了美国读书后,生活中没有了约束,事情就变得不受狄莺控制了。
他对朋友说自己要袭击学校,不想伤害朋友,让他第二天不要去学校。同学通过和他的相处,再加上他比较喜欢研究武器,于是就报了警。
警察最终在孙安佐的住处,发现了他要用的武器,以及1600多发子弹,还有防弹衣等东西。
据说狄莺花了2000多万给儿子请律师,但最终也没能救出儿子,还是入狱了。
因为狄莺对于儿子的过分的宠爱,导致儿子完全的以自我为中心,才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著名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出版了一本畅销书《巨婴国》,书中直言,
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还是个婴儿。
巨婴有很多可怕的心理,
一是“全能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种非常有杀伤力的病态。
它导致一个人把全世界都当成自己的所属品,不能平等对待别人,甚至不把其他人当做生灵。
几年前日本留学生机场弑母的画面仿佛仍在眼前,
汪佳晶是一位留日学生,因为要钱无果,在浦东国际机场连捅母亲九刀,
而原因竟然仅仅是因为他觉得母亲给的生活费不够。
二是“偏执分裂”,他们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
有巨婴心理的人一方面内心很牢固,另一方面却很脆弱。
他们不能接受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强烈抵触。
去年发生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葬送了15条鲜活的生命。
女乘客刘某自己错过了站,要求临时下车被拒,就开始撒泼、动手,
最后让整整一车人,为她的垃圾情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重庆公交坠江后,短短半个月又发生了16起类似事件
湖北咸宁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女乘客正在对司机撒泼。
北京一位拿整箱牛奶砸司机的乘客。
江西新余,乘客辱骂、殴打女司机。
可见,巨婴的伤害力有多大!
其实,大多数巨婴都有一个极度溺爱他们,却又极度伤害他们的母亲。
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想给他们,但那是一种缺乏尊重的给,
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
已经70多岁的朱雨辰妈妈,生活中对40岁的儿子还是要样样操心:
除非是自己在洗澡出不来,否则儿子需要任何东西,她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儿子面前;
给儿子做了菜,硬逼着他吃下去,还上演“苦肉计”,不吃就是不孝;
儿子去拍戏,她就跟剧组,带着一个电磁炉,宣称要给儿子一个移动的“温暖厨房”。
她不无自豪地坦言:
“我一个人顶两个菲佣!”
“我是用我整个生命来爱儿子的!”
不仅是在儿子的生活方面,甚至还对朱雨辰的感情强制干涉。
朱妈妈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提出了一溜择儿媳妇标准。
她要求未来的儿媳妇,一定要温柔贤淑,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就够了。
并且还宣称,男女分工不同,女人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丈夫和孩子付出。
观众看了直呼:“有这样的婆婆,再好的男人也不能嫁!”
因为妈妈的强势干涉,朱雨辰曾经有过的几段感情都被打压了,导致儿子40岁了还至今单身。
高晓松曾经在《奇葩说》中提到:
“我好为中国的父母悲哀,仿佛他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独立的人格,他们不配有自己的亲密关系,就只能和孩子相濡以沫。”
在这种“共生”关系家庭里,父母与子女往往缺少“分离感”,
孩子虽然成年,但是父母依然会以监护人自居,爱着或控制着孩子。
世界银行曾发布过一份全球教育报告:
超过82%的中国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作出“牺牲”的准备;
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几乎完全丧失了个人时间。
这种“牺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有些现实和残忍:
父母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来实现自己的占有欲;
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
通过对孩子的呵护来寻找价值感。
父母和孩子,谁不愿意“断奶”?
父母离不开孩子,是父母不愿意成长,不愿意从父母身份毕业。可也有不少孩子,成年后离不开父母,宁愿呆在共生的亲子关系里,也不愿意独立。
一方面,他们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他们怕自己离开父母,会让父母伤心,认为自己不孝顺。
可是,孩子长大了,就应该和父母分离,
各自进入自己的成人世界,活出自己的样子。
这种心理断奶在孩子青春期就应该完成,同时,
父母也应该“断奶”,得体退出孩子的生活:
在生活中脱离孩子、消除情感上的依赖性。
接受“父母身份是有期限的”这一现实。
这有些残忍,过程中也许艰难,却是成年人真正独立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澳洲,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
早早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各种生活技能,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从小就懂得,
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的一生,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澳洲的父母在家庭教育里,
扮演的角色大多数的时候是旁观的、引导的,
他们从小就注重对于孩子独立能力及团队能力的培养。
孩子长大成人后,澳洲父母更是希望子女找到工作后,
尽快搬出家里自己租房住,
活成自己,
才是孩子和父母送给对方最好的礼物。
凌宇活动预告
2019澳洲移民及移民子女入学宝典
分享会
【时间·地点】
2019年3月16日14:00-17:00
杭州市西湖区学院路28号德力西大厦1号楼6F
拨打免费热线:4001-020-101
立即报名本次活动!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