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奥斯卡最佳,看得中国人头皮发麻:有多少父母,正在吃掉自己的孩子...

2019年02月26日 这里是美国



昨天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大家看了吗?


一部7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片奖,引发中国网友热议。



这是皮克斯历史上第一部女性执导的动画短片,还是一名华裔。在中国四川出生、加拿大长大的女孩Domee Shi(石之予)凭借此片一举“捅破”了华人天花板。


石之予(右)夺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图片来自美联社


但是,正是这部华裔拍的,风格相当“中式”,讲述中国人故事,还拿了奥斯卡最佳的短片,却看得中国人头皮发麻......



故事发生在一个典型的华人家庭,一个女人正熟练地擀着面皮,做着包子。



包子做好了上桌,丈夫囫囵吞吃了几个,就拿起公文包摔门而出,连再见也没说。而这名家庭主妇只能独自一人度过又一个孤独乏味的一天......



然而,这一天意外发生了。丈夫没吃完的一只小包子,竟然变成了人的模样,而且像婴儿一样哇哇哭了起来......



孤独寂寞惯了的女人立刻就被这个活泼可爱的小东西萌化了心,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宝贝儿子,还给他取名“包宝宝”。



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包宝宝”一点点长大了。






长大后的“包宝宝”开始渴望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喜欢母亲全面掌控自己的生活,不理解为什么交朋友妈妈都要管......


而老母亲则担心“包宝宝”在外面会受伤、受欺负,要把孩子更严格保护起来......


于是,“母子”之间的矛盾产生了。



为了摆脱妈妈的过度控制,“包宝宝”离开了家。母亲的生活又回到了一个人的时候......



而等到“包宝宝”再次回到家时,他并不是要重新做回妈妈的“宝宝”,而是带着金发碧眼的未婚妻,来正式跟妈妈告别。



失去对儿子控制权的妈妈彻底崩溃了......


她拽着“包宝宝”的手不让他离开,最后一把揪起小包子,将他吞进了肚子......这样宝宝就永远不会离开妈妈了。


然而,吃掉了“包宝宝”的妈妈,也瘫倒在地,放声大哭。



故事看到这里,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而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还不是瞎编的,而是华裔导演的亲身经历。


石之予两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因为父亲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带孩子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妈妈身上,在这种丧偶式育儿环境下长大的石之予,也像无数中国孩子一样接受着妈妈的过度保护和高压控制。


石之予和妈妈


甚至短片中最骇人的那一幕,也是她妈妈真实说过的话:真希望把你装回肚子里,这样我就随时清楚你的人在哪里。



这句话,在恐怖之余,又令人无限心酸。


而这句话背后的爱与挣扎,不就是我们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中国式亲子关系吗?


奥运冠军郭跃也是“包宝宝”这样的受害者。


郭跃从小被父亲逼着练习乒乓球,现在30岁了还被要求和父亲住在一起。


父亲顿顿亲自下厨给女儿做饭,还在厨房装了个镜子,随时观察女儿的吃饭状况。



即使到了30岁了,父亲也给她设置了每天晚上八点前必须回家的门禁。超过一天见不到女儿就要不停发微信确认行踪。



连女儿找男朋友的条件,也全是郭爸爸的要求。



去年,《奋斗》中的男演员朱雨辰带着妈妈上综艺,结果他妈妈也把大家吓到了。


已经38岁的他,如今的生活依然被妈妈全面监管。


朱妈妈不许儿子做饭,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要自己亲自承包,每天早上4点起来给儿子煮梨汤。而且无论儿子当时在哪里在做什么,都得先回来把妈妈准备的各种汤汤水水喝完。



孩子的每一段感情,妈妈一定会“干扰”。



朱妈妈连儿子接戏也要管:不想看到儿子被别人打,所以不允许他接古装戏和武打戏。


朱雨辰每天发的微博,妈妈都会过问,全面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朱雨辰稍有异议,妈妈就拿出苦口婆心的架势:“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我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



然而这种过分的爱,其实早已成为了儿子的的“毒药”,让他承受不起了。


如今的朱雨辰年近四十,演艺事业上没有什么起色,感情生活也一无所获,既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



这些父母们不知道,给孩子的爱一旦太超过,后果可是不敢想象的......


台湾演艺圈有一位大姐头狄莺,之前经常在台湾综艺节目上大谈自己的严格育儿观,对儿子实行高压管控。


比如吃饭,她每天花七个小时的时间来盯着儿子,只为敦促儿子把自己安排的食物全部吃完......



除了紧盯儿子的衣食住行,狄莺还对孩子进行强制行为管控:18岁前不允许单独行动、甚至连手机都不可以拥有……



她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了儿子身上,完全围着儿子转。



再加上父亲孙鹏经常外出拍戏,很少陪伴儿子。从小在母亲这种高压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儿子性格极端,开始迷恋枪支......



去年3月底,狄莺的儿子孙安佐在美国高中因扬言要制造校园枪击案而被警方逮捕。入狱238天后,被遣返回台湾,并终生不得再入境美国。



而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爱”得太深,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


加拿大华裔夫妻潘汉辉和何碧霞和许多典型的中国家长一样,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放在了女儿詹妮弗身上,给孩子设立的目标总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功课要好,才艺要突出,各种竞赛都不能落下。



詹尼佛·潘的父母


詹尼佛4岁开始学钢琴、花样滑冰,从小获奖无数,但训练、学习压力很大,晚上10点多才能睡觉,假日无休。


詹尼佛·潘


初中毕业时,由于未获得优秀奖章、没有被选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詹尼佛开始厌倦学习——父母和她都不习惯“失败”。


为了不被父母责骂,她高中开始假造成绩单。被父母发现后,父母对她实施了更严厉的制裁:没收电脑、手机,计算她汽车的里程数以控制她的活动路径。


女同学都化妆,她不会,也不被父母允许。她也不许随意外出和同学玩儿,不许去同学家里,更不许谈恋爱。22岁之前,她没有去过夜店。


父母把她禁锢在他们理想的轨道中,用过度的爱和保护筑起牢笼。


她不会抗拒,而难以消散的怨气令她挣扎、发狂,内心越来越分裂。



詹尼佛·潘


2010年11月8日晚上10点多,加拿大多伦多地区一个中产阶级居住的小区内发生了凶杀案。三名歹徒从前门进入住家,将户主夫妇带入地下室枪决。母亲当场毙命,父亲因子弹射偏侥幸未死。


当她的父母被歹徒用枪指着时,父亲用广东话问母亲,歹徒是怎么进来的?母亲说不知道。他们根本想不到,是他们多年对女儿“爱”得太深,让女儿承受不住,雇人行凶。


震惊加拿大这起凶杀案的凶手们


短片《包宝宝》的最后,导演转回了大团圆结局:


母亲吞掉小包子后,突然从噩梦中惊醒,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而她真正的儿子回到了她的身边,母子和解了,矛盾消除了......


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中国家庭,还深陷在这种中国式家庭恐怖片中?




往期回顾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