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稳了,深圳悬了

2019年03月07日 创业财经汇


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创业财经汇 ”  → 点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为创业财经汇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提示:亲们,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在末尾评论区留言,参与是一种美德,表达是一种进步。很多读者都养了成点赞的习惯,如果写得好,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边“好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



作者:凯风君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月刚刚到来,资本市场连发大消息。

 

3月2日凌晨,证监会发布通知,正式发布设立科创板,并且试点注册制。这意味着,2019年金融市场的最大的悬念已经落地,科创板即将成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乃至实体经济的最大力量之一。

 

就在一天前,3月1日,上交所南方中心正式落户广州。南方中心将以广州为中心,并辐射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区,为其提供资本市场相关服务,服务于科创板将是南方中心的主要职责之一。

 

再之前两天,2月27日,广东省有关部门表示,将向证监会商请加快推动深交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放宽发行门槛。

 

这一切,意味着金融竞争格局再度生变,北上广深港,这五大一线城市都在局中,谁将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01

上海的进击

 

最近一年,上海可谓火力全开。

 

先是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接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永久落户上海,继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揽获科创板并获得试点注册制的资格,随后央行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同日而语,上海的龙头地位前所未有之巩固。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永久落户上海,而广州的广交会已有数十年之历史,但也挡不住进博会的锐气。


而科创板的正式落地,则是在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之外进行的又一项全新突破。


央行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国际金融建设行动计划,则意味着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已经箭在弦上。

 

显然,做大上海,尤其是做大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经一目了然。

 


一直以来,上海在金融中心方面对标的都是香港。 但深圳的异军突起,让上海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这一次,上交所与广州牵手,则是上海金融中心向南方全面辐射的信号,并与深圳形成直接的竞争博弈。

 

其实,上交所南方中心已经酝酿多年,此番能够快速落地,背后的最大助力正在于科创板。


上海的科创板与深圳的创业板虽然定位分工并不相同,但两者在争取科创企业、做大资本市场等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目标,当然也就存在一定竞争。

 

广东向来是全国科技创新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也是高新企业最为聚集的区域之一。上交所南方中部,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广东、福建和海南三省,这一步棋,可谓思虑良久。



02

深圳与香港

 

2018年,深圳GDP正式超越香港,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在最近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而深圳的定位则集中于经济与科创层面,并未提及金融中心的定位。

 

长期以来,深圳一直以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城市自居。事实上,深圳在金融业不乏竞争优势。



这一优势,既产生于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两大平台的辐射效应,也与平安保险、招商银行等金融总部的聚集效应息息相关。同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也让深圳成为创投等金融创新的沃土。

 

以深交所为例,深交所总市值已经达到上交所的2/3左右,实力不容小觑。截至2019年2月底,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20.59万亿,上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32.23万亿。

 

正是在此背景下,深圳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国际化金融科技中心”的宏伟蓝图。

 

不过,在大湾区规划里,香港进一步明确了“三中心,一枢纽”的高度定位,香港既是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更是国际金融中心,同时还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巩固。

 


相比而言,深圳的定位则集中于经济和科创,并未提及金融中心的地位。大湾区规划对深圳定位是这样的:


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这意味着,深圳主导科创,香港主导金融。


在香港这一国际级金融中心面前,深圳所要承担的是,则是辐射内地,连通香港和国际,合作共赢,共同打造港深这一世界超级经济体。

 

无论如何,金融最终仍要服务于实体。


深圳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实体经济,以金融助推科技创新,这是深圳机遇所在。




03

 广州的突破

 

广州一直都有一个金融中心的梦想。

 

与上海、北京、深圳相比,广州的最大短板在于缺乏一个全国性的交易中心,同时在金融总部企业方面聚集效应不足,而无论是金融增加值、上市公司数量,还是本外币存款规模,都与北上深三城存在一定差距。

 

不过,广州的优势在于区位。广州既是国家中心城市,又是南中国最大的门户枢纽,还是全国第一的交通中心,其聚集的总部企业、金融资本和教科文卫资源,都堪称一流。任何金融机构想要获得华南地区的影响力,都无法绕开广州。

 

这一次,上交所南方中心落户广州,正是对区位优势的最佳诠释。最近广州与深圳在央行南方总部的较量,则是另一例。

 

虽说广州在金融业上属于第二阵营,但在广州发展迅猛,地位不断提升,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二线城市。

 

2018年9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4)发布,中国共有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天津、成都、杭州、大连10个城市进入榜单。

 


其中,广州位居第19位,比上一期上升9位,首度跻身全球金融中心20强。在广州之后,青岛、台北分别位居第31位和32位,而天津、成都、杭州则在78位、79位和89位,均与广州存在巨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里,广州利好不断:


支持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等等。

 

这一次,上海将上交所南方总部放在广州,对于广州增加南方区域的金融辐射效应,可谓如虎添翼。


未来,广州未必没有问鼎全国第四大金融中心的可能。



04

京沪港深:谁是全国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全球金融中心排行中,以纽约、伦敦、香港为主体的“纽伦港”长期位居全球第一阵营,而上海、北京、深圳则位居中国内地第一阵营,都属于全国性金融中心城市,而广州则只能屈居第二阵营,属于区域金融中心。

 

显然,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只能在北京、上海、深圳与香港之间产生。

 

毫无疑问,作为全国性的银行中心、金融监管和决策中心,汇聚多数金融机构总部和央企总部,北京的优势无论伦比,金融中心的地位牢不可破。

 

同样,上海拥有货币、债券、股票、外汇、期货、黄金和金融衍生品等在内的各类市场,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未来国际金融中心定位也在遥遥招手。

 

相比而言,作为与纽约伦敦同一级别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未来既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而深圳则需与香港进行合作融合,金融中心的定位或要让位于科创中心。

 

未来,全国有望并存三大国际金融中心。


北京作为金融管理和决策中心而存在,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全国而影响全球,而香港则是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承担起亚洲金融中心的重任,至于深港,则有望成为南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金融和科创中心。


这四地,都是中国参与全球金融竞争的关键力量,缺一不可。


本文封面来自东方IC


微信改版了,之前点赞是点,现在是点右下角的“好看”,希望各位朋友看完后点“好看”,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留言,点好看,转发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