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七夜睡在垃圾堆, 这组照片是春运最心酸的一幕...却见证着中国最大的变迁!

2019年02月05日 澳洲第一传媒



赶春运

这是一个很中国的词语


别的国家也有过节回家聚会的习惯

但跟中国的赶春运

不是一个境界



拥挤的火车上

每一个能躺下的地方都很宝贵

哪怕边上是满到溢出来的垃圾



锅炉烧的水温度已不够

人们只能等停靠大站时下车泡面

这是一门只有春运时才会出现的生意

一份开水2块钱

 


夜晚,冷得像被塞进了冰柜

没有准备的人只能抱团取暖,

早有准「被」的返乡者,

连头一起裹上开始入睡。

 


这些片段是「春运」的缩影,拍摄者是钱海峰,本职是无锡某酒店的电工。


08年开始,他搭乘绿皮火车走遍中国,用相机记录下20万张关于绿皮火车的影像。他也因此获得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摄影大奖,并登上央视。

 

钱海峰


2008年,恰也是中国第一列高铁开通的日子。


钱海峰误打误撞成了绿皮火车与高铁历史舞台交替的记录者。

 


没有空调,夏天靠风扇和开窗乘凉,冬天靠烧锅炉取暖,这些老旧的绿皮火车在十年后的今天,已很难寻觅。


它们活跃在各类影视题材中,活在老辈人的记忆里,又或在春运时以「临客」的身份粉墨登场。

 


现在也就杭州还有绿皮火车的春运临客,平时没有图定(每天固定时间开行)的无空调的绿皮车,只有一列南星桥到乔司的绿皮通勤车,不对外售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摄影师王福春也曾拍摄下《火车上的中国人》。那时,坐火车几乎是远行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而时至今日,这种火车几乎是最差的选择,是「民工专列」的别称,上演的是中国底层社会的缩影。

 


现在仍然坚持搭乘绿皮火车回家的人,因为想省钱。


一张上海到南京的高铁一等座要229.5元,而绿皮空调车硬座只要46.5元,同样价格可以坐5趟,如果换成绿皮火车,甚至可以横穿整个中国。

 


摄影师唐浩武在《再说钱海峰的绿皮火车》中写道:


「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一位民工,他宁愿在火车站站前广场上露宿三晚,搭乘 27元钱的绿皮火车回家,也不愿买一张 150 多元的长途巴士票,马上踏上归程,这是他们成本计算的结果。」

 

 



一个人对于回家团圆的渴望可以强烈到什么程度?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印象最深刻的是曾获得全球纪录片最高奖项「伊文思奖」的《归途列车》。



2008年,一场雪灾让60万人滞留在了广州火车站。



为了回家,他们拼尽全力

「过春节还不能回家团圆,

在外面挣得再多,也没意义了。」




现实的绿皮火车并像电影里的抒情

它通常拥挤,疲惫而漫长的旅程里

没有人能从容的保持仪态




 


在“春运”一词登上《人民日报》的1981年,中国的交通网络在春运期间运输了1.21亿人次,而到了2014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已经达到了36.14亿人次,33年期间快速增长了近30倍,这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一场不可思议的大规模人类迁徙活动。


相信很多中国人是打心底里感激高铁的。


它在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架起了一条条流动的静脉,改变了无数人、无数贫困县的命运,它让我们的春运告别了耻辱、沉重的历史,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自由移动的同时能更加体面。


但这些值得骄傲的基建成就,还不是春运的所有故事。


2014年,春运发生了一次深刻转变,当年度,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达到峰值36.14亿人次,随后的5年里,再无上过30亿人次。


按理说,交通更发达,应该能在春运期间运送更多的旅客归家,峰值要逐年提升才对,为什么到了2014年峰值就开始下降?


因为在那一年,有一个数据也达到了峰值:2.52亿人的流动人口规模。从此之后,连年负增长,到2018年已降至2.44亿。


 


在春运和流动人口峰值下降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几个深刻的时代变化。


春运可能慢慢不再拥挤,劳动力供给量减少,传递到就业人数上,就意味着出外打工的人也变少了。2018年,全国就业人员总量已经出现首次下降,预测今后几年还会继续负增长,所以可以预见,今后春运的压力会逐年减少。


但劳动力减少,听起来不像是个好消息。



 


《啥是佩奇》这部火爆到能在A股燃起一把火的小短片,恰好也揭示了2019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反向春运”。

反向春运,就是接父母到大城市里过年。

这个概念一下子就在社交媒体上突然间就火起来,就像是很多家庭都参与其中,就像传统的家庭关系已经开始大面积瓦解,但实际上,这只是少数家庭的事情。


飞往十大热门城市的携程机票订单中,儿童旅客占比同比增加39%,50以上旅客占比同比增加42%,“四老一小”订单显著增长。


也就是说,有不少人把双方父母都接到自己身边过年。


但这就有一个前提,儿女要在城市里得有房,还不能少于两室一厅。


在《啥是佩奇》的短片中,老爷子被儿子接进了城里过年,儿子开车去接他,可见儿子在城市里也混得不错。


不可否认,反向春运是城镇化的进步,也是无数个体价值实现的结果。


不过,实现反向春运,要么能支付机票,要么有车去接送,要么有房可以住,这随便哪一项放到普通农民工身上,都不是一件轻松事。


大多数的农民工,仍旧要挤上那列归途列车,他们无法给留守在农村的孩子承诺更好的成长环境、更优质的教育,只能尽量带上让孩子开心的礼物回去。



无论如何

对回家的渴望却永远融在我们的骨血里

唯愿所有回家的路都顺风平安

 


大家都到家了吗

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春运故事

和我们分享下吧


参考资料

一席钱海峰演讲:《如果不能忍受这些,你也就看不到闻不到绿皮火车里的人情味》

央视《讲述》栏目钱海峰专题片:《追火车的人》

纪录片《归途列车》

路口大爷 《你看到春运没那么挤了,我看到中国最大的变迁》

 

图片来源

钱海峰

纪录片《归途列车》

NHK纪录片《返乡潮:2009年春节广州站纪实》


编辑:波波菜


荐读DISCOVERY

移民澳洲 | 澳洲PR | 澳洲养老 | 澳洲保险 澳洲入境指南 | 澳洲旅游 打工度假签证 | 澳洲中小学排名 澳洲儿童医院 | 澳洲代购 | 澳洲外卖 | 悉尼生活成本 | 悉尼居住 | 留学生回国须知 | 澳洲入境


期爆文:

D&G辱华 澳洲治愈关节炎 | 华人抢奶粉 | 大妈机场撒泼 | 移民政策巨变 | "滚回中国去", 中国游客在泰被打 | 移民上山下乡 | 代购被税惨不忍睹 | 华人自述火了, 自愿放弃PR | 澳媒曝光, 17位外国专家将“神药”赶下神坛 | 中国买家再次登上澳媒头条 | 把70岁患癌父亲骗到澳洲之后 | 澳洲史上最严安检 | 中草药治好澳洲绝症 | 飞机上喝"别人的口水" | 土耳其汇率暴跌, 代购疯了 | 澳洲的"养老幻境"


全澳精选房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