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今日汇率
$1澳元=¥4.88人民币
镮亚集团
恭贺新禧
春节是中国人最高的仪式感,
有它在我们才能找到家的方向。
镮亚集团携手全体员工,祝大家
新春万福
恭喜发财
大吉大利
阖家欢乐
万事如意
01
过年,是从一碗腊八粥开始的。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很多年前,过年是从一碗腊八粥开始的。
这一碗腊八粥中藏着长辈们虔诚的祈愿:
所有的材料都要头天夜里准备好,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制完成。
然后老人会给所有的晚辈都盛上一大碗,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
过年的传统习俗一层又一层地累加,细致而繁琐,每一件看起来都充满了仪式感: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
大人们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小孩们更是撒欢似的地到处凑热闹:
在大人蒸馒头的时候,笨手笨脚地帮忙,却给自己弄成大花脸;
就连平时最不喜欢的大扫除,也变得干劲十足,倒映在洁净玻璃窗上的小脸充满了骄傲……
而一转眼已经离开家乡多年,那越来越浓的年味也越来越远。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为了快乐忙活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02
祭祖,有一种血脉相连叫故乡。
“儿啊,什么时候回来啊!”
手机里传来母亲的乡音,这句话已经成了每年春节前夕母亲和我的固定开场。
“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即使分身乏术,都会在大年二十九祭祖这一天赶回老家。
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
记得老家有一片荒芜的墓地,祖父曾指着那里叹息道:村里已经有许多后人漂泊在外不再回来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祖父的脸上有一抹难言的落寞,这让一年只回一趟家的我也有些羞愧得无地自容。
老人们常说“人不可忘本”:你可以不知道自己将会去向何方,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来自何处。
于是,春节祭祖,便成了中国人追本溯源最高的仪式感。
03
年夜饭,以美食的名义迎接团圆。
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是一年之中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晚宴。掌厨早起赶集,忙忙碌碌一整天地准备一大桌的宴席,在这一天,即便远隔千里无法到场,家人也总会给你留一个位置,摆上一幅碗筷,寓意“合家之欢”。
在年轻一辈眼中,年夜餐桌上那些鸡鸭鱼肉不过是平常吃得有些腻味的普通食物,但是在长辈们的心中却包含着对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亲手炮制一桌盛宴,以美食的名义迎接团圆、欢庆祈福,这样的仪式感,神圣不可侵犯。
大家现在都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年夜饭越来越没盼头了。
也许所谓的平淡,并不是因为物质丰富带来的味觉麻木,而是湮没在物欲之中愈来愈贫乏的精神追求吧。
04
拜年,心怀感恩是最温暖的仪式感。
过新年,穿新衣。
春节期间礼节繁杂而严苛,新年不许说粗话不许剪头不许扫地不许哭,孩提时代的我们对于这一切懵懵懂懂,最开心的便是有新衣服可穿。
当然,由于长辈的重视,即使再顽皮的淘气包也会严格地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矩,因为父母说了只有乖乖听话的孩子才会有红包。
其实,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礼仪,还是长辈对孩子郑重其事的教诲,都满含着中国人感恩的情怀: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对祖先的追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激。
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深埋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知恩图报的美德。
而拜年,便成为了人与人之间回馈感恩最好的仪式。
直到现在回乡拜年的时候,母亲还和我唠叨着:
当年你上大学,你大舅帮衬了不少,你过年的时候多给他买瓶好酒;
你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多陪他们说说话,老人家有些忌口的东西不要随便买;
隔壁家的张大娘,当年家里困难的时候,没少帮助过我们家,你回来的时候也去给她拜个年……
如此种种,那些人与人之间,在大都市里只靠手机电脑联系,变得有些冷冰冰的情感,一到春节,便融化成了令人感动的脉脉温情。
也因为这样,中国人才会对春节如此亲近,因为有它在即使相隔再远、许久不见,只要面对面轻轻道一声:“新年好!”彼此间的情感便会在瞬间交融。
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拜年,这也许是春节里最温暖的仪式感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喜欢就添加微信号关注我们吧!我们会继续为您提供更快,更丰富的澳洲资讯哦!
公众号:whrzmrb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