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之路转向海外留学,一个17岁女生眼中的美式教育

2019年03月09日 美国高中留学


本文来源于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



作为一名在上海某公立市重点高中就读,曾于美国高中交流学习一年,目前正挣扎于海外本科申请的高三党,回顾起自己高二一年的留学生活,感慨良多,尤其是在教育方面。  


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情况。除了初三考了一次托福以备高中考国际学校之用外,一直到高一上学期结束,我都是完全按照高考道路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

 

但有一个背景是,从初升高开始,我就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不过一直心意不决,所以当时还是选择了体制内的这所重点高中。高一的寒假,学校有个一年期美国高中的交流活动,就读期间住在美国当地人的家里,这再次触发了我想出去看看的意愿。

 

犹豫再三,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去了美国发现不合适,回来重读一年高二,回归高考嘛。于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申请和考核流程后,我被安排到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所高中完成十一年级的学习。


1

学校氛围


先上一张我学校的图,这样一座建筑里容纳了从5年级到12年级的学生… 传闻我所在的学校相比普通美高更加偏重学术,相对来说课外活动少一点,学得也更辛苦一些,甚至被有些人戏称为美国衡水中学。




作为一个charter school,我的学校相比大多数美高来说,整体规模都小一些,并且由于有精英教育的倾向,我们学校的学生中,二代移民孩子的比例比较大。


当然,对于我一个中国学生来说,“衡水中学”这一条并不成立……下面是我一年交流生活的感受:


1. 美高丰富的活动和课程,让我对自己未来从事的领域更有想法。


由于国内提供的科目种类较少,学生大部分时间又被课业占据,所以大多数国内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和职业规划没什么概念,最后专业多半也就是听着亲戚朋友的意见选了。更可怕的是,在国内高校要转专业还非常麻烦。


然而在美国大学里,专业调整比较容易。许多美国高校甚至都不要求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就定专业,鼓励学生广泛地去体验不同领域的课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识教育)。


高一的时候我和一众同学都觉得心理学研究的是怎么读懂人心和催眠,直到我自己在美高修了AP心理学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2. 美国教育环境更加人性化,并且会尽量做到让学生感到被在意与被尊重。


在美高交流的这一年里,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尤其触动我。在这里分享一件吧。

 

某天美国历史课,美国历史老师提前完成当天的进度,就一时兴起给班里的学生做了个问卷,让大家写下每周在自己的各类课程上花的时间。后来他看了看结果,发现我们学校的十一年级都学得出乎意料地辛苦。

      

当天,学校的高层和所有十一年级学生的老师就利用午休时间召开了题为Juniors Overwhelmed(压力爆棚的十一年级)的紧急会议。

      

下午的心理课,心理老师更是直接放弃课程进度,把校长请来坐在后面,让我们自由提议学校怎么改进可以为学生减负。

 

我的心理老师Mr.Quinlan那天很认真地对我们说:“每当我想对你们说什么或者做什么的时候,我会想象你们的家长就站在你们后面,并问自己:如果今天这个学生的家长也在场,我还会这么说这么做吗?只有当我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时候,我才会继续说我想说的,做我想做的。”

      

从他的神情里,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努力对所有学生负责的决心。



来一张图森的日落~这地方虽然村,但是风景是真的好,好看的夕阳全美闻名。

 

美国的教育环境整体没那么功利,感觉不论怎样的爱好、怎样的人在未来都有一席之地。在美国,我感受到了一种对于各类知识、各类兴趣爱好不分贵贱的平等和尊重。在我的学校里,不管学生钻研了哪方面的知识,都会有人认可他们在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里所做出的努力。

 

还有一点要澄清的是,虽然美国崇尚快乐教育,崇尚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但这绝不代表美国人不认真读书。我交流的学校里,厉害的学生做的题目难度也是魔鬼级别的。美高的学习也不像国内描述的那么轻松。许多美国学生考SAT也会做练习,也上prep class,相应的教辅书也会去买了做。

 

我觉得很多美国学神的级别甚至是国内顶尖学霸都难以企及的,又聪明又勤奋,不但会读书还会搞活动。


2

家庭氛围


我的住家是一对六十几岁的老夫妻,双方都是美国南方背景的白人,虔诚的基督徒。


住家爸爸Paul最早是牛仔,后来做舞蹈教练参加比赛为生,现在在某家公司做管理工作。住家妈妈Nena很早就有了小孩,在经历了一段婚姻以后才遇到Paul。现在Nena的儿女们也都做了父母,因此发展成了很大的一家子,每一代都兄弟姐妹不少。



来自住家的圣诞礼物~


在美国住家的生活,让我有机会观察到美国普通人的家庭氛围和相处模式。这里既有让我感到非常愉悦的态度,也有让我感到惊讶和不解的方式。


1. 我从美国住家身上学会了温柔与尊重。


Nena对教育有独到的看法。我最佩服她的一点是,她坚持再生气再不满意也从来不急眼、不喉咙响的原则。开心也好,不开心也罢,Nena讲话永远很和善,大多数时候还笑意盈盈。

      

Nena的孙子孙女们来家里stay over的时候偶尔会吵得不可开交大哭大闹。但即使面对这样的情形,Nena仍然能保持平时的音量,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要先冷静下来,再不行就让孩子自己去墙角坐着。

 

对于孩子们的烦恼和问题,Nena都会尽量做到先倾听。这样的倾听不只是看着孩子让他们有输出自己想法的渠道,更是通过听来自孩子自己的陈述将自己放到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一起讨论,更好地解决面前的难题。

 

2. 美式教育鼓励孩子多尝试。


对我和我室友也好,对自己的孩子也好,住家总是会鼓励我们去尝试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我在美国尝试了自己染头发。


在上海,我跟外公外婆住。非常怕麻烦的外婆,多半不会允许我做这类可能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事情。然而我的住家却相信我能处理好,同意了我的请求。


在正式行动之前,我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教学视频,也在亚马逊上做了很多市场调研,最终选择了一款比较好评并且号称不会弄脏家具的半永久染发产品。


但毕竟还是新手,第一次染发时,我把洗手间整个变成了凶杀案现场(因为染了个红色)…当时惊慌失措的我完全不知道怎么收场,最终选择用湿纸巾把浴室擦了一遍又一遍,终于使一切大致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虽然这并不算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但是从中我体会到了一种为自己做决定并为之负责的独立感。


那天我很累,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Nena特地说不要打扰我,没有叫我起来一起吃早饭。我早上起来的时候住家已经带着我室友去教堂了(周日早上有礼拜)。当我看到厨房桌上Nena给我留的小纸条和冰箱里包好的早餐和水果的时候,真的很感动也很感激。

 

下午,由于浴室的毯子上还是被我染上了颜色,我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去向Nena道歉。


出乎我意料的是, Nena一点都没有生气。她不但看着我的头发说好看,还跟我说“Things are just things. They can always be replaced.”


她知道我这次尝试的慎重,也明白我的初衷,所以她肯定我的努力,也给我再次尝试的信心。在我和住家的各种沟通中,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们会尊重并支持你做的决定。

 

这样的互动给了我莫大的安全感。我一直很相信卡尔·罗杰斯的无条件尊重(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理论。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通过频繁地被肯定,我可以放心地去做一些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即使我做的不好或是我做错了,身边的人仍然会爱我,不会离开我。这样的认知让我有勇气去独自探索外面的世界,去尝试新事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觉得鼓励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方面,不论是从我接受到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来看,美国都做得很到位。

 

不过,我也跟在纽约读书的朋友交流过我美国的生活,他听完啧啧称奇,并表示纽约完全没有这样,很早就对孩子实施现实教育了。所以对于教育风格这方面,也是有地域和家庭的区别。



Nena很喜欢花,尤其喜欢鲜花。每当有什么节日的时候,Paul都会给家里的三位female准备好花花~

 

3. 感恩渗透在日常大小事务的方方面面。


当Nena谈起她当年作为一个单亲妈妈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还经济拮据的时候,她仍然怀着一腔感激。


她说那时候她妈妈去她家看她,但她的冰箱里除了豆子却没什么别的可以吃的,她为此感到难受。可是,Nena的妈妈不仅一点都没有因此而不开心,还帮忙一起煮了豆子,并称赞豆子的美味。


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中,住家也会强调要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到家庭生活当中。Nena会让8岁的小孙子也和哥哥姐姐一起帮着做家务,并教孩子们不要take what they have for granted. (把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东西看作是理所当然)


4. 格外独立的夫妻相处模式。


尽管两位老夫妻感情超好,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却显得非常独立。结婚快二十年了,他们到现在连对方每天在吃什么药都不大知道。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让我感到很惊讶:Nena视力不大好,其实不太适合晚上开车。有一次她买了半夜便宜班次的往返机票去加州看家人。


读到这里,大家应该觉得Paul会帮着理理行李,计划计划行程,然后接送一下吧。


完全没有。Paul全程按照自己平时的工作日程行事。Nena大晚上自己理好行李开车停在机场然后出发,回来的时候也是凌晨自己到机场提完车开回家。


我还想着要算好Nena回家的大概时间早起迎接她,结果倒是Paul,在Nena来回这两程期间都是和其他时候一样处于酣睡状态。不约而同的是,Nena也觉得这些事完全可以自己做,不用影响Paul的工作。


这样的夫妻相处模式,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这让我对美国人“独立”和“个人事务”的概念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3

大环境与文化认同


家庭生活也好,社交生活也好,美国大环境给我最大的印象是个人意识比中国强很多。个人空间在美国人心里和在中国人心里的范畴存在一定差距。


正如前文中我的住家所表现出的边界感和独立性,要说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别人生活的参与程度,美国远远低于中国。


另外,美国人比较实事求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鼓励每个人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举个例子吧,那天Nena接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张BigLots 20% Percent Off Today的广告牌,于是就临时决定去购物。

 

当我们在BigLots拿完东西准备结账的时候,我们被告知活动其实是周日那天,而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周一了。

 

我听完很自然地预设了不打折的结果,并且觉得因为商家这样解释而不打折是理所当然的。但Nena的反应却是跟店里的经理说她就是在今天在路上看到了海报说“今天打八折”,而海报上并没有标注所谓的“今天”是哪天。

      

随后更让我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旁边有个收银员小姐姐听到Nena和经理的对话以后居然插进来说她今天开车来上班的时候好像也看到了一张海报。


Nena于是和小姐姐对了一下看到海报的地点,发现是同一个地址。大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BigLots在周日晚上撤广告牌的时候漏了一处,正好被这两个人看到。

      

最后经理不但给我们打了八折,还谢谢我们告诉他他们工作上的漏洞,并说等下会派员工去把那张广告撤掉。

 

另外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我的学校专门利用上课时间安排过讲座教学生如何正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见。讲座尤其强调了“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还找学生上来现场进行小辩论,演示如何既表达不同观点又不进行个人攻击不伤害他人感受。

      

在美国,与其说是主流思想,不如说所谓的“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样性和包容性)更像是政治正确。




作为一个提倡人权主义的移民国家,美国国内最大的一个争议就是不同群体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种族、国籍、宗教甚至性取向上的不同都可以成为矛盾的爆发点。

 

前段时间大火的“杜克教授辱华”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查看了这封被顶在风口浪尖的邮件,其实从中我并没有发现任何直接的辱华言语。


字面上看来,虽然以读研和实习机会作为说母语的威胁的确是做得过火了,但该邮件只是以两个中国留学生在图书馆大声说中文被问名字为例,鼓励国际学生还是要尽量在学术区域说英语,不然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故事的进展是中国学生实施了种种维权手段,并且得到了舆论的绝对支持:发了这封邮件的教授被撤职,杜克官方发信向该部门的学生致歉,并表示已经在讨要改进意见来为来自各个背景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在我心里,美国在文化多样性和平等性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国的种种规定对于种族歧视这类敏感话题几乎是零容忍。纵然无法控制每个人心里怎么想,美国整体追求的是各群体之间的平等与尊重— 这是他们价值观的核心,是不容置疑的原则。

 

歧视在今天的美国仍然存在。法律虽然不能做到让人发自内心地改变想法,但是却能通过制定严重的后果让歧视尽量停留在意识层面,从而不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如歧视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和肉体虐待等)  。

 

在住家帮忙办的派对上和同学的合照

 

接着聊聊文化认同。


我在各类海外教育的公众号里看到了很多提问说怎样才能让孩子完全融入外国环境,和当地学生玩到一起。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完全融入是不可能的,并且坚持自己的母国文化反而更有助于和当地学生交流。如果从小在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都能毫无障碍地聊到一起,那文化代沟这一说又是怎么来的呢?去外国留学并不等同于做外国人。把英语这门语言本身学得再怎么好,有些日常的习语和inside joke也还是无法理解。(其实我觉得“inside joke”在中文里没有一个对应的词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体现文化差异的例子,哈哈。

 

不过,要和美国学生说起来话还是不难的。我遇到的大部分美国学生都很友好。无论内向外向,只要你愿意主动开始一段对话,他们多半会给你回应。



我交流结束回中国之前同学画的我的照片~还发在instagram上了,超感动

 

在美高交流的这一年,我做了学校中文老师的助教,参与了学校中国文化俱乐部的各类活动,也被问到过很多有关中国的问题。作为地道中国人的立场其实反而给我带来了很多社交机会,并且一个清晰的母文化给了我出去和其他文化交流的底气。

 

这就好比在谈外交之前,首先得有一个自己的国家一样。我觉得与其拼尽全力甚至牺牲自己去融入当地文化,不如首先建立好一个自己的文化立场,这样才会有一个主心骨,不至于迷失方向。  

  

参加当地孔子学院举办的中文活动


说完这一圈,最后我想说的是,高考与出国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出国。


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各方面发展程度不同,将孩子独自放到一个外国环境里,既可能是锻炼了ta的独立能力和更好的语言和文化认知,也可能是将ta过早地暴露在了诸多ta还没有能力处理的挑战之下,从而导致负面后果。


与住家的相处也好,学校里的学业也好,我不是没有碰到过困难,也不是没有过几乎崩溃的时刻。


出国是个慎重的选择,在决定了出去还是不出去的大方向以后还有什么时候出去,去什么国家,去哪个城市,选哪个课程体系,住校还是住家还是家长陪读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分别考量,毕竟这些因素都可以造成留学体验的不同。请各位家长在做决定之前千万要多多了解一下自家孩子的情况和想法。


在我看来,沟通是全家做出适合孩子的决定的唯一捷径。这篇文章仅仅是从我的个人经历出发,能为正在升学道路上挣扎迷茫的大家提供到一些参考就最好啦!


-end-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防止在信息流中与你走散

给美国高中留学加个星标置顶一下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