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到95分,亲妈将孩子扔在了高速 | 缺少父母包容的孩子,有多可怜

2019年03月16日 发现新西兰



最近有一则新闻:一个洛阳的男孩,因为考试成绩没超过95分而被妈妈拳打脚踢,然后被扔在高速路口。



当群众举报后,民警前来询问了原因,给其母亲打电话时,这位狠心的妈妈竟然说:我就是不要他了,你们警察咋处理都行。


民警无奈之下和愤怒中的老母亲解释了遗弃罪要被判5年徒刑的,这位妈妈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继续执拗:我不怕,你们告我吧!


民警耐心劝说这位极端的妈妈,孩子成绩没考好,当妈的要好好疏导而不是采用这样的方法。


这位扬言宁愿坐牢也不要亲儿子的母亲,完全听不进任何劝告。




01

被作业逼得跳楼


在中国,无数家长都把孩子的成绩视为最重要的事:成绩考好了,给你奖励;


考不好?等着受罚吧。



将成绩和一个孩子所有的行为进行捆绑的结果,就像这位极端的母亲一样:一旦你的成绩达不到我的要求,你就是辜负了我的养育之恩。


我们不知道这个在寒冷冬天被母亲遗弃在高速路口的男孩,会不会从此留下心理阴影,但无疑他对大人的恐惧又加深了一层。


他不得回到那个令他害怕的家中,面对那个冷血的母亲。



如果是一个心理素质稍微弱点的孩子,我们不难想象父母这种“视成绩高于一切”的行为也许会酿成悲剧。


此前,深圳有一位13岁男生由于没有完成寒假作业,连续三天被班主任要求在家补作业,最后被逼无奈的他选择坠楼来结束生命。


死之前,他留下4封遗书。



男孩在给父母的那一封遗书中写道: 


“爸爸妈妈,我知道你讨厌我,我走了,请不要伤心难过。”


虽然有人把男孩之死归咎于班主任,也有人说他心理素质太弱,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男孩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也肯定出了问题。


如果是有包容心、能站在孩子角度考虑的父母,当孩子面临困境时,会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孩子沟通,引导他走出心理障碍。



可以说,逼死孩子的不是做不完的作业,而是在家庭和学校里,他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来诉说自己的烦恼,没有一个大人可以鼓励他、帮助他。


在他的周围,冰冷阴森的成人世界筑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他无处可逃,看不到希望,只能自寻短见。





02

“作业焦虑”笼罩中国


成绩、作业,这些都成了影响今日中国家庭关系的重要因素。


所谓“不写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 ! 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嗷嗷喊叫!”,这样的景象很多中国父母都熟悉。



上个月,湖南郴州的8岁男孩明明寒假作业没写完,父亲一怒之下拿出菜刀想吓唬儿子,结果误伤了孩子小腿。


而近日在上海,一位老母亲天天半夜因为孩子的作业问题大吼大叫,逼得邻居3次报警。


2017年,据某中小学人工教育平台发布的互联网大数据发布的《中国中小学写作业压力报告》的显示,中国学生每天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为2.82 小时,世界第一。而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等都只有1个多小时,澳洲也是1.2小时


有75.79%的家庭曾因写作业问题发生过矛盾。



“作业焦虑”、“成绩焦虑”让中国家长的亲子关系也备经考验。


现阶段,中国最缺的就是包容、耐心的父母,家长也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整天在一个充满戾气的家庭氛围中生活,你觉得你能更好地学习工作吗?


成人有选择环境的自由,如果夫妻关系处理不当,可以离婚。但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吗,面对整天打骂他们的父母,他们只能承受。



是时候,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了。


理解和包容也许是为人父母的最难处,我们明明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渴望,但是所作所为却慢慢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在西方社会,中产阶级其实也很注重孩子的学习但很少有人像亚裔父母一样极端激进。


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在国内长大的孩子成绩出色,但是由于从小父母采取高压手段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对他们进行管理,所以长大后出国留学后就会发现自己缺乏西方人与生俱来的自信和阳光。



其实哪里有什么与生俱来的自信,还不都是家庭教育的关系。



03

自信是父母给的


在大众眼里,导演姜文是个自信爆棚的大男子汉。


但他近期在访谈节目中透露,其实自己私下里非常不自信



其根源就是他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得不到他妈妈的肯定。


从小到大,姜文一直努力讨好母亲,希望得到她的认可。但是事业成功的他,唯独得不到母亲的点赞。


即便他考上中戏这样的大事,他兴冲冲地告诉妈妈,妈妈也是把通知书往旁边一扔,说你看你衣服还没洗呢。于是姜文就去洗衣服了。



和华人父母相比,西方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显得更简单,从小就把他们当成人一样对待。


 / 善用爱的语言 / 


亚裔父母擅长“打击式教育”,非常害怕孩子骄傲自满。我们很少听到华人父母对孩子热烈的赞美。



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西方人把Good job!”(干得好!),“Great!”(太棒啦!),“You are super!”(你真是天才!),诸如此类语言挂在嘴边。


孩子们从小一直生活在正能量的激励中,自然充满了自信。


 / 向孩子认错 /  


父母做错事向孩子主动道歉,这在传统的华人父母看来,抹不开面子。



但在洋人看来司空见惯。父母也是人,只要人就会犯错。


他们会主动向孩子道歉,求得原谅。因为他们觉得这并不是丢脸的事,错误面前人人平等。只有自己放低身段,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孩子也能懂得承担责任的意义。


 / 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 / 


西方父母通常都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自由选择权,很少有人像亚裔家长一样把孩子当作满足自己欲望的物品。



他们倾向于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做出各种选择。


即使是学课外技能、参加考试比赛等,也会遵循孩子的意见和他们商量,让他们知道父母非常尊重他们的看法和决定。


很少会像很多华人父母一样想当然替孩子做决定,因为在大人眼里总是觉得“小屁孩懂什么啊“。



尊重孩子意味着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和行为,从而去引导和鼓励他们的兴趣。


而不是平时疏于相处,偶尔站出来指手画脚,施展一下家长权威那么简单。


 / 不苛求完美 / 


华人家长都喜欢孩子做到尽善尽美,考试比赛得第一。一旦他们没达到心理预期,就会像文章开头的那位极端妈妈一样,惩罚孩子。


但西方父母都觉得失败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因为他们相信人生本来都是由各种不完美组成的,“Imperfect life is the real life。”(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所以,在西方生活,你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对他们失败的孩子亲亲抱抱,温柔安慰:You will be better next time, I trust you!” (你下次会做得更好的,我相信你!)“No worries! You already did a great job!”(没事儿,你已经尽力做得很好了!)



 / 接受平凡 / 


相比华人严重的名校情结、高分情结,虽然洋人父母也很注重孩子们的学业,但鲜有分数和状元情结,因为他们相信人各有所长,不可能每个人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


这就让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帮助孩子一起探索他们的潜在能力,培养知识以外的智慧和思辨能力。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



 / 我们是一伙的 / 


很多华人家庭的亲子关系很僵的原因,就在于父母一直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仿佛孩子永远都在跟自己对着干。


如果观察下和孩子关系亲密无间的某些西方家庭,就会发现孩子无论做错了什么,父母亲会站出来强调“We are in the same boat”(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从小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成长路上的亲密战友非常重要。


因为只要孩子认为你站在他们的对立面,那所有的说教就等于零。而打骂责备惩罚这些看起来一时见效的行为,其实把你和孩子的距离越拉越远。他们表面上顺从,心理上叛逆。天长日久,他们就会觉得和父母无话可说。



 / 倾听孩子/ 


家庭教育就是润物细无声,父母对孩子的耐心、包容也体现在了倾听孩子方面。


很多西方家庭都非常注重晚餐时间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一家人互相交流的时间。孩子们可以把白天发生的事都告诉家长。



别小看每天仪式感一般的晚餐机会,这其实是父母好好学会倾听的好机会。


华人父母通常喜欢告诉孩子一个答案,但是西方父母通常会选择让孩子告诉自己一个哪怕错误的答案。 即便可笑幼稚,他们也不会粗暴打断,因为独立的思考能力比一件事的答案本身更重要。


喜欢倾听的家长其实就有更多了解孩子,培养和引导孩子思辨能力的机会。




///

没有哪种家庭教育是完美的,父母的学习之路也永无止境。如何培养出既能考高分,又能通情达理双商在线的孩子,是所有父母心中的难题。


但无疑,靠打骂打击来逼迫孩子学习,一定是饮鸩止渴。一时的高分换来亲子关系永远的裂痕,绝对得不偿失。


- End -



/ 推荐阅读 /


4月,新西兰要让全世界嫉妒


△ 最新最全!移民新西兰的所有方式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