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预警!这个外国人,常年驻扎北京抓壮丁街采,看到请快跑

2019年03月18日 北美报告



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让文化碰撞成为生产力。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环球人物(ID:globalpeople2006)


在“宇宙中心五道口”遛弯,如果你看到一个焉坏的老外正在为难另一个老外,让他给“自行车打滑,我一把把把把住”断句,那这个“皮断腿”大概率就是高佑思。


高高瘦瘦、长得有点像maroon5(魔力红)主唱、每天专注于在北京五道口“刁难”外国同胞的高佑思,在B站上是个大红人。由他创立的自媒体“歪果仁研究协会”在B站已经收获近200W粉丝,而他们生产的视频点击量最高的一条已经达到了300多万,内容是描述在中国的老外们如何被“中式英语”带跑偏......


有人说高佑思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窗口,一个观察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究竟魅力几何的窗口。



让文化碰撞成为生产力


有人说,高佑思与中国网友“互为镜面”。在B站上,”歪果仁研究协会“主推的3个视频分别为“外国人被中式英语带跑偏之后”“当得知儿子交了外国美女当女朋友的反应”“老外看了《流浪地球》之后”。这三个视频无一不是站在外国人的角度来细细地端详中国。而反过来,中国网友们似乎也乐于端详这群老外端详中国人的样子.....


在被中国式英语带跑偏的吐槽中,一个美国小姐姐说自己跟妈妈讲“这个东西真的很low”时,妈妈一脸懵,让她意识到这个low的用法有多”中式“;


高佑思团队中的外国小姐姐,在大街上“拉壮丁”假装对方女朋友时,视频那头笑出褶、说话嘴都打瓢的中国家长,让我们知道了很多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究竟有多好奇;



当听到许多外国人亲口夸《流浪地球》牛X的时候,我们心中那份“文化自信”又会多闪耀几分。



作为在中国的外国人,高佑思深谙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如何发生碰撞,这些看似努力融入中国文化而始终不得其法的“歪果仁”,是很多中国观众都“喜闻乐见”的群体。


他们的第一个视频讲的是外国人用微信红包的体验。发红包是中国习俗,微信又是中国流行的社交APP,对外国人来说,微信红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体验”。当时,一位外国姑娘迷上了“微信抢红包”,她加了100多个群,最高的战绩是抢到8000多元红包。高佑思也开玩笑:“我的手机必须24小时满电,不然我就感觉自己会错过1个亿!”


还有一次,他们上街请外国人做阅读理解——“明明明明明白白白喜欢他,但他就是不说”,请他们断句并回答两位主角的名字。


除此之外,他们还曾找过外国老头来背《三字经》、以外国人的身份去体验春运、甚至真的拉了一帮老外合拍了那部“中美合拍的《西游记》”......



这些视频很有巧思,在各大网站发布后,获得极高浏览量。但是,看起来轻松愉快的视频,拍摄过程却不简单。一般来说,他们要成功街采50人,才能选出既好玩又有信息量的10位,剪辑成短片。可是,街采的拒绝率很高,想要采到50人,他们至少得找到150人。起初,他们在五道口找外国人,但太过频繁,以至于“后来人家一看到我们就跑”。


利用文化碰撞来造梗,一直是高佑思和他的“歪果仁研究协会”的创作源泉。作为一个在中国待了十多年的“歪果仁”,他明显比其他“歪果仁”更了解这种碰撞。


高佑思说:“我们想让中国人了解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也想让外国人看看中国日新月异的改变。”


追《奋斗》,练中文


2008年夏天,高佑思一家从以色列移居香港,路过北京时在这里待了几天。当时,全北京都沉浸在奥运会的喜悦中,高佑思和爸爸一起到鸟巢看田径100米比赛。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偶像——世界飞人博尔特。采访中,想到10年前见证博尔特破了纪录的那一刻,高佑思手舞足蹈,甚至毫不迟疑地喊出当时的战绩“9.69秒”。那时的他不懂中文、不会英语,和许多远道而来的外国人一样,因为这个盛会才开始了解中国。


奥运会结束,高佑思便到香港的一家加拿大国际学校读高中。他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毕业时要提交1万字的论文。他把目光放在快餐店员工身上,去麦当劳和员工、老板聊天,还去图书馆、政府网站查了很多资料。最后,刚学英语没几年的他却写出了一篇满分论文,分析香港的最低工资如何影响快餐行业的经营和管理。



高佑思说自己“喜欢体验不同人群的从业经历”,特别关注普通从业者,因为这些人的生活与他的经历有很大反差,让他十分好奇。高佑思的爷爷奶奶都是以色列的科学家,今年春节《流浪地球》火了以后,奶奶还拍摄了一集解读太空的视频。他的父亲高哲铭是位有24年经验的空军飞行员,曾在以色列空军基地工作,执行过重大飞行任务,后来从商,创办了英飞尼迪公司。能飞天、能经商的父亲,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是儿子的导师,经常告诉儿子“要勇于尝试”。高佑思说:“我胆子挺小的,怕恐怖片、怕气球、怕烟花、怕做手术,但我爸爸总是鼓励我尝试新事物。”


在香港待了几年后,高佑思觉得那里“太国际化了,大多数人讲英语和粤语,可我更想了解中国内地,学普通话”。于是他来到北京,在对外经贸大学学中文,想去北大、清华上大学。不过,中文基础还很薄弱的他在入学考试中失败了,他不放弃,准备“二战”。


练中文的方法之一是猛看电视剧,他追的第一部剧是《奋斗》,讲述几个大学毕业生在北京奋斗的故事,这和高佑思在北京见到的青年很像,让他很有代入感。他喜欢剧中角色陆涛,因为“扮演者佟大为很酷!尤其是他的儿化音特别有意思”。他还迷上了演员马伊俐,“她完全颠覆了我对女性的审美,有一头利落的短发,很漂亮也很有个性”。那时候,看一集45分钟、没有字幕的《奋斗》,他要花3个小时,看一句,停一下,琢磨对白的意思。他说:“看剧学外语时,如果荧幕上有字幕,那就是在作弊!”



“二战”北大期间,高佑思还去蹭课。他去上张维迎、周其仁、林毅夫等经济学家的课,不过,“如果老师有口音,我上课一句话都听不懂”。高佑思只好把老师上课的PPT拍下来,回家后自己对着照片复习。这个“笨方法”却给了他回报,参加北大面试时,高佑思运用蹭课“偷师”学来的经济学知识作答,顺利过关,成为北大历史上首位以色列本科生。


呈现小众者的生活体验


“我在北大4年,都在做实践。”高佑思说,“在北大,创业者是一群真的很想改变世界的人。”


北京大学离中关村很近。高佑思下课后会和同学去中关村有名的创业大街吃饭,“你走在那里随时都能看到科技公司、创业咖啡馆、孵化器,有时候走进一家咖啡馆,旁边的人都在聊创业,吃个饭都会被这个环境‘洗脑’。”中国的政策也鼓励大学生创业,高佑思深深地迷上了这种创新实践氛围。


因为爱足球,高佑思结识了北大的方晔顿、南开大学的刘祺和北京体育大学的张希曼,他们先是一起拍体育视频,后来办“歪研会”。去年,他们想做个全新栏目,在一家咖啡馆讨论方案。被高佑思称为“团队脑洞”的刘祺想出了一个方案,让高佑思体验各种工作,以呈现中国社会。于是,高佑思做了快递员、机场地勤、餐厅服务生等,还创业卖秋裤。这便是《别见外》这档“以色列小伙变身各行各业从业者”的栏目。



在“卖秋裤”这一集里,高佑思和几个外国朋友对市场分析不够,亏了2万多块钱。视频中的高佑思和朋友挤在中关村的小办公室,其实,这个地方就是他开始做“歪研会”的地方,高佑思很喜欢它,因为那种“拥挤、紧张的空间能让你觉得你在做一件紧迫的大事”。


3个月前,高佑思搬到了位于朝阳区的新办公室。那是个宽敞明亮的联合办公空间,许多家公司租用同一个公共办公区。他念叨:“我还不习惯这里。”但这个联合办公空间正反映出一些新创企业的工作氛围:来去自由,与其他团队零距离接触,能方便地分享资讯、创意、人脉,甚至能创造投资机会。


无论在哪里,高佑思总是团队的“活宝”。采访中,高佑思和环环聊到《流浪地球》。他兴奋地指着杂志封面上的刘慈欣头像问:“我可以上封面吗?”方晔顿和刘祺调侃道:“我看到你了,你在这里!”然后指了指封面上的地球表面。高佑思大笑。虽然他是“歪研会”的会长,但他和伙伴们相处得轻松、平等。他说,40多位成员“为真心想实践的想法而努力”,如果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就让他们去完成,这是团队一直能创作出爆款视频的关键。


“在中国,犹太人是小众,外国人是小众,我们拍摄的各行各业从业者也是小众。”高佑思说,他一直在做的事就是体验各种小众人群的生活,再把这些故事分享出去。但他有个小遗憾:“在北京几年,我一直跑来跑去,没能坐下来安安心心读书。”他想以后一定要再回校园,或许再读经济学,也或许读人类学,但还是会继续当一个“在中国的生活实验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文章转自公众号:环球人物,非常感谢!

作者:陈霖 隋唐

来源:环球人物

平台: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