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悉尼印象
微信ID丨xiniyx
当每个国家都在争着盖世界最高摩天大楼时,中国却建了一栋让全世界震惊的“横着建”的摩天大楼!
今天,
这栋世界“横着建”摩天大楼,
即将开放!
它让全世界对中国竖起了大拇指!
中国人真是太牛了
全世界的各个媒体,
都在报道!
(来源:10 Daily)
(来源:Traveller)
(来源:The Rising news)
60层楼高空,300米宽度,中国“横向摩天大楼”带你体会高空索道…… 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中国重庆!
因为这个投资240亿,长度300米,处在250米高空的由设计新加坡金沙酒店的著名建筑设计师萨夫迪设计的“横向摩天大楼”——重庆来福士广场,
在今天被外媒惊讶地发现,居然即将建成了!
所有人都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
说“横向”,是因为8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群里,赫然出现一座“躺着”的楼。
还有谣言说是“地铁修到了天上”……
这座长度超过300米的廊桥形建筑,在60层楼的高空,将其中四幢摩天大楼连接起来,瞬间把建筑群变成3D的“风帆!
这座水晶连廊用钢量达到1万多吨,却看上是如此的轻巧。
▲效果图
“横向摩天大楼”里之后还会建游泳池和餐厅等,真是有钱人的享受啊!
它的惊世颜值,也是看傻了全世界!
不仅如此,摩天大楼建筑群里集合了购物中心、办公楼、公寓楼、酒店及主要交通枢纽(渡轮、地铁和公交的站点),预计今年内就会开业!
大家有没有小期待呢?
这栋楼集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创下世界纪录! 然而,这个“神迹”不只是好看,这座新地标也将创下世界纪录,拥有世界最高、连接塔楼数量最多的廊桥。
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八栋楼之间自由穿梭。而中国人的高效的效率,也更是让澳洲人自愧不如!
更令外媒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用来连接4座大楼的三个分段均有1100吨重,它们在地面建造好后,需用起重机吊到近300米的高空再与大楼连接,形成廊桥。
这么大的工程,只能让人感叹不可思议!
除此之外,这栋大楼上还用了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例如支撑系统中采用的先进的摩擦摆轴承和地震阻尼器,这些先进的建筑设计可以更好地减弱地震的风力。
整个大楼总建筑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10万平方米!
总共1400个住宅公寓加上各种综合配套设施,实实在在地打造了一个“城中之城”。
这不,还没完工的“横向摩天大楼”已经成了外国网友眼中的“网红”建筑,更是成为未来重庆新地标,在朝天门建起了新的“朝天扬帆”。
“太酷了,超现实的感觉。”
“想去中国感受一下,在悬空的廊桥上往下看可能会腿软,但风景肯定很惊喜。”
难怪有英国网友为中国人的执行力点赞:
“中国人总能想到办法。”
“在中国,如果一件事儿需要解决,那么就一定会解决。”
然而,这不是歪果仁第一次为中国惊讶了!
之前,中国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也吓傻一众歪果仁!
酒店一共18层,地上2层,地下16层(其中有2层在水下)。
酒店共设有336间客房,
电梯带你一路向下,带你饱览坑内景观。
酒店房型很多,普通的,一晚4000人民币起。
地下88米还有一个水下餐厅,在这里,你能和畅游的鱼群一起享受美餐。
酒店还有一个昵称,叫做“深坑酒店”,因为它建在一个废弃的采石坑里。
2006年,中国世贸集团决定改造这个深坑,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在废石坑里的五星级酒店,让环境“伤疤”变成让世界瞩目的“宝石”。
这个想法很疯狂,令全世界难以置信,大家都以为中国人一定是“疯了”。
然而,中国人并不是说说就算了的!
为了把这个疯狂的想法变成现实,世茂集团专门请来了英国设计师马丁约克曼和他带领的阿特金斯团队,这个打造了“迪拜帆船酒店”的黄金团队!
经过实地考察后,马丁约克曼的设计图纸出来了,酒店坐落在深坑中,依山而建,一共18层,顶部两层为空中花园,底部2层为水下世界。
如梦如幻般的设计效果,令无数人心生向往。当你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更会惊呼,这简直是个“奇迹”!
历时12年,造价20亿,38项专利!中国工程师变“腐朽”为“奇迹”!
设计图纸岁美轮美奂,但拿到图纸的施工团队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反向施工、暴雨倒灌、悬崖运输……各种世界级技术难题,而且完全没有参考可言!
就连深坑酒店项目的总指挥沈健也开始怀疑人。他说第一眼看到深坑的时候,里面一潭水漂着个竹筏,满眼的荒凉感……
要在这个大坑里盖酒店,盖得起来吗?
盖得好是“神话”,盖不好就会沦为“笑话”!经过反复验证和计算,终于还是开工了。
果不其然,一系列的难题扑面而来。第一关就是如何在悬崖上运输材料。
高80米的塔吊被安放在牢固的基座上,两道15米的拉杆连接岩壁,四座轿厢分布两侧,一次可搭乘32人上下往返,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随后还遇到了其他难关,但都在工程人员们的坚持不懈中逐一攻克。比如创建了运输七万多方混凝土的“一溜到底”浇筑系统。
打造承重异形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骨架,
搭建八千多平方米的屋顶花园……
防火、防水、防震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难题,光方案论证就用了长达7年时间。
最终,这些问题都在设计和施工环节中得到完美解决。
酒店每一个阳台都与消防通道连接;抽水泵确保每天湖中水位的变化不超过500毫米安全区间;整个酒店的可抵抗9级地震。
一系列技术难题的突破,让深坑酒店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就陆续拿下了38项技术专利。
深坑酒店设计师马丁-约克曼对中国施工方的工作和进程也赞叹不已。
最终,在12年的精心“雕琢”下,这个总造价达20亿的酒店,终于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施工团队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执着,将采石坑这个不毛之地化为巧夺天工的精美建筑!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世界伟大工程巡礼》称,深坑酒店是“世界十大建筑奇迹”之一!
这一次,辛苦没有白费,中国再次让世界竖起大拇指!
北京新机场,4年建成世界之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世界吞吐量最大的单体航站楼,更让全世界都震惊的是该机场从开工到运营,仅用了4年!
为了缓解北京首都机场,过载的客流和拥堵的空域,北京决定在大兴建造一座新机场。
从内部看这个建设中的机场,仿佛是一个星际战舰,该机场一期设计年吞吐量7500万人次!
远期更要达到1.4亿人次的年吞吐量!
这个新机场,不止突出一个“大”,还有许多黑科技是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
1 五指廊造型 最远步行8分钟登机
不上肯定会担忧,这么大的机场,从安检口走到登机口,一定会很久吧?
答案是,no!
最多步行八分钟!
“新机场”首次采用“放射”状五指廊构型。以主航站楼为中心向四周散射五条指廊。
中心点到最远端是600米,实际过安检后走到最远的近机位大概也就400米,走路最多8分钟就能登机。
2 国产化行李处理系统 速度更快
在机场等行李的时间越短越好是所有旅客的诉求。
根据北京新机场的功能区划,行李自动分拣系统也分布在从地下一层到地上四层的所有楼层内。
相比传统运输的30米/分钟的速度,新机场的行李运输速度提高到50米/分钟。
北京新机场采用的是完全国产化设备的行李处理系统,传送速度虽快却很平稳,分拣时也“轻手轻脚”。
3 国内首创双层出发高架桥
对于乘坐出租车或者私家车的旅客来说,为了满足路侧车道边需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首次采用了双层出发的创新设计,也就是说有两个出发层。
双出发层同时运作,满足未来年吞吐量1亿人次的需求。
4 出发到达混流设计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国内出发和到达两个区域没有设置物理隔断。
这种出发到达混流的设计,可以实现服务资源的共享,避免商业设施的重复设置,从而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5 首次高铁下穿航站楼 国内首创隔震技术
京雄高铁从中南指廊穿过航站楼,同时北京地铁大兴国际机场线、廊涿城际、S6线也将穿过航站楼。
地下还预留了2条轨道交通线,轨道交通把京津冀紧密相连,满满的黑科技,全世界最新最强的设计和设备北京大兴新机场里面全都有!
目前,该机场的建设已进入尾声,今年九月,回国去北京的小伙伴就有幸光临这个新机场啦!大家可以回去感受下什么叫宇宙最强机场!
神级基建奇迹,个个都让世界惊叹
除了以上的三个,中国建筑的奇迹实在是太多太多数不胜数。
港珠澳大桥
去年刚刚开通的港珠澳大桥当时也是刷爆了全球媒体,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
大桥开通之后就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上海洋山深水港
前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试生产,意味着上海建成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
然而偌大码头几乎“空无一人”,全智能是洋山自动化码头最大亮点,而且所有操控系统均出自中国企业。
洋山自动化码头最大的突破是给中国制造装上了“中国芯”,让国际航运市场看到中国企业在系统研发方面的潜力。
洋山自动化码头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
这座“东方大港”崛起的艰难历程中,科学攻关、科技造港的故事更是无处不在...
中国高铁
现在可以这么说,中国高铁说第二,没有哪个国家敢说第一。
目前,中国已经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建设“全体系”高铁。
在高铁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稳居世界第一梯队。
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中国开通高铁总里程数已经达到了2.9万公里,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建造的高铁总和还要多!
同时,高铁每年的旅客运量也高得惊人,光是今年春运高铁就搭载了旅客4亿人次!
这几年,高铁以方便、快捷、舒适征服了不少人的心。2017年,中国高铁更是运载旅客20亿人次,已经变成了中国人出行需求最大的交通工具。
同时,中国高铁也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每一项都可以说能惊艳世界!
中国分分钟就造出各种世界第一,背后是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是一代代人努力打下的基础。毕竟”基建狂魔“的头衔,可不是谁都担得起的。
编辑:Shelly & Derek
来源:各大平台综合整理
请与小天天联系 微信dailyne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