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高峰时期
各国也给与了极高的关注
有些对中国游客将带来的经济拉动雀跃不已
有些则下功夫了解中国游客以便投其所好
但也有人抱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中国游客的素质
“为什么中国游客总是这么没礼貌”?
日前,新加坡专栏作者Jeraldine Phneah就给出了一个非常全面的答案,下文是对她英文原文的观点编译:
因为中国游客在境外游的表现,现在很多人现在对中国游客的印象都不太好,过去几年,他们的坏名声真是“享誉全球”,在南华早报、经济学人等等媒体都能找到大量例子。
甚至很多华人自己也都对这些行为感到不解和难以容忍。
南华早报之前做过一个调查,问“到底为什么有些香港人讨厌内地人?”其中有50%的读者都选了“行为举止差”,认为内地人有钱但是缺乏教养。
其实中国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前,在中国新设了黑名单,一旦进入就会影响你今后出境游,还出了一文明出行口诀,张贴在道路上。
而很多中国人也对同胞的不文明行为皱眉头,这个话题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有很高热度,博主们也经常批评和谴责这样的行为。
所以并不能说,所有中国游客或者中国移民都没礼貌,其实只是那么一部分游客,在国外旅游的时候,用自己的不文明表现给他们的国家抹黑,也让本国其他有教养的人感到沮丧。
所以我写这篇文章,是想来给大家解释,为什么那部分人会那样,以让我的读者们能够对这些情况更包容,更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这些中国游客。
壹
缺乏资源和监管,
为了生存每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首位
对中国游客的一大指责是,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守规矩,比如插队啊,推搡别人,或者为了小事当众撒泼……
为什么这些人“总把自己放首位”?
因为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每天都食不果腹的生活并不是遥远的回忆,所以,一旦他们看到任何一点“短缺”的迹象,他们的生存模式就打开了。
中国人之前穷怕了。
(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就讲述了旱灾引起的饥荒)
现在,中国富有稳定,社会进步了。但过去这种态度还是存在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现在社会竞争反而更激烈。
事实上,有1/3的高考生都反应,自己每周至少有一次“身心失调”症状。
在新加坡,我们也有丑恶的“考试文化”,我相信中国学生面临的压力不会比我们小。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原因是,在中国的部分地区,监管并不是很到位,人们对于规章制度,就不够尊重。这样做的人多了,人们不得不武装起利牙和尖爪。
我小时候去北京探亲,我们和我在北京的叔叔一起吃吃饭,他点了水但服务员一直没给上,结果我叔大闹了一通,还骂了好几个服务生。我当时很不解,他们没犯什么大错,而我叔叔是个脾气很好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后来我爸爸给我解释,在中国一些地方行事必须这样,彬彬有礼被看成是弱小,那你就会被别人占便宜。
贰
逼仄的生活环境
中国人饱受诟病的另一点是对个人空间,对别人隐私的不尊重。
逼仄的生活环境其实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一些人习惯了噪音,习惯了在厕所里看到别人如厕,很多人不在意这个,因为他们一直都生活在高密度的,拥挤的生活环境里。
所以当他们出国后,也无法理解“个人空间”的概念,这是他们过去生活不能奢望的东西。他们不知道,高声说话会打扰到别人,因为在他们长期生活的环境里,你必须高声说话,因为人人都高声说话。
我在新加坡有时候也能听到有中国人在地铁上高声打电话,过去我觉得受不了,现在我能理解了,我会设身处地地去想,如果我出生并成长在那样的环境会怎样?
叁
缺乏教育
中国越来越强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教育,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也很严重,也就是说,还是有人得不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去继续自己地学业。
所以,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明显看到并不是所有中国游客都表现糟糕,一般来说受过教育的人比教育程度更低的人表现得好很多。
另外,中国人普遍对环境保护的不敏感也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在之前的课程里没有关于保护土地,保护海洋的知识,即便有也不是教育重点。
当然,我相信这一切在进步。2013年,中国已经在所有官方宴席上禁掉了鱼翅,而欧盟也已经开始与中国展开在绿色发展问题上的合作了。
肆
缺乏与外国文化的接触
中国富强起来是近年的事儿,从历史上看,这也是少数中国游客可以真正出国旅游的年代。这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很新鲜的,即便是成人也很可能对海外的规定和规范缺乏经验。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我第一次出国我也没闹过笑话啊?
但是,我们新加坡大部分人第一次出国可是有着父母的陪同,他们教给了我们作为一个游客应该具备的素养,但这种奢侈,对于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中国人是不曾享有的。
其实,就在中国游客成为“众矢之的”之前,来自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游客,也都曾站在中国游客的位置上,曾几何时,他们也是“长这么大第一次出国看世界”。
而根据浙江大学教授Wang Wanfei的研究,消极的行为是会逐渐消失的。
“旅游就是一种学习,摆脱陋习,在当地去汲取其他文化,这都有个过程。”
除了本身出国经历的相对缺乏,中国相对来说也更单一文化主义,不像新加坡这样是一个大杂烩——我们已经适应了对各种文化的包容,能够让自己去接受多元的个体,也有大量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世界。
伍
暴发户的崛起
中国游客所面对的另一个指责,就是“太物质”。
不过,这其实是“新贵”,或者说“暴发户”的特质,而跟他们“中国人”的身份无关。
我看过的一段话说的很好:
“中国经济在过去15-20年里迅速崛起,这就造成了一个新贵的阶层。通常来讲,他们在业务上非常精明,但并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但也不像那些旧世界贵族那样,有着非常‘文化人’的谈吐。
“再加上中国有‘面子传统’,挣到钱的人想要通过买买买,来证明自己的富有和社会地位。
“这事要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女性比西方女性更可能购买玛莎拉蒂,为什么?因为这是她们收入和独立的标识。在男权的地方,女性需要将力量用于摧毁封建思想,显示她们与男性一样雄心勃勃有能力。”
“在中国,炫耀性消费并不完全只是低自尊的补偿心态,而是对自己并不稳固的社会地位的一种强化。”
尽管我遭遇过一些举止不太好的中国人,但也有很多很棒的相遇。
比如我最喜欢的中学老师,就来自中国,她教会我很多。我去黄山和上海参加过交换生项目,那里的同学老师对我都非常地友好。我在大学时,也受到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地帮助,这些我都铭记在心。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地原因,我想告诉我的读者们,要看到某些中国人不文明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你会对他们更有同理心,更包容。
更重要地是,我要强调,表现糟糕地中国游客并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还是有很多中国人非常nice的。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举止不当就有理了,我们就得去接受。如果你来这里度假,工作和学习,你当然应该遵守我们这里的规矩。
我只是希望,读完我的文章,大家能够自己反思一下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反对不文明举止是一回事,但如果因为在媒体上看到了有关的报道,或者因为自己遭遇了几颗老鼠屎,从而就去排斥整个群体,却是不应该的。
今年正好也是中新旅游年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游客来到新西兰
或许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矛盾和碰撞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你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