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澳大利亚总统竞选终于尘埃落定,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以微略的优势战胜自由党党首莫里森,这也意味着现任总理莫里森已经失败。莫里森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理应进行详细解读,而阿尔巴尼斯执掌的澳大利亚新政府正式上台后,也将对中澳关系产生影响。
首先,莫里森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华盛顿邮报》指出,莫里森是被赶下台的,这一评论非常不礼貌,也使莫里森颜面尽失,但仍具有一定正确性。
第一,莫里森的政策不得人心,并使澳大利亚选民不堪忍受,最终导致选民用选票将莫里森赶下台。澳大利亚总统是民选政府领导人,能否获得连任主要取决于澳大利亚选民的态度,莫里森在执掌澳大利亚政权后,推出的一系列内外政策实际上已将澳大利亚置于火山口。
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澳大利亚不顾中澳关系发展大局,一心一意将自己绑在美国遏制中国的战车上,导致中澳关系急剧变化并跌至冰点,直至今日,中澳两国改善关系仍是遥遥无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破裂后,澳大利亚在华市场份额逐步被其他国家挤压并取代。由于中澳外交关系、经济关系的急剧跌落也进一步引起澳大利亚国内的反弹,大量与中国市场保持密切关系的工厂受到消极影响,而工厂主及工作人员都感受到莫里森提出的激进政策带来的负面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选民自然会利用自己手中的选票报复莫里森。
第二,作为莫里森的直接竞争对手,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在此次总统竞选中采取了正确策略。澳大利亚民众厌恶莫里森的一系列政策与行为,工党在此次竞选中集中力量反对这部分内容。阿尔巴尼斯能够揣摩民意,迎合澳大利亚选民需求,在两个坏蛋之中,澳大利亚选民虽然没有其他选择,但显然不会将票投给莫里森。
第三,莫里森自身张扬的性格也是其失败的原因。莫里森号称“推土机”,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毫不顾忌国际舞台的外交礼仪,将其粗鄙的性格展现无遗。中国驻澳大使出现人员变动,按流程新任大使应向澳大利亚递交国书,并面见莫里森总理。这一合理要求却遭到拒绝,莫里森甚至以面见外交大使一事要挟中国,如果中国不举行中澳高级官员会谈,莫里森也不会面见中国驻澳外交大使。
与此同时,号称“推土机”的莫里森还对中国发起无所不用其极的攻击,澳大利亚内阁中还有如国防部长达顿这样的战争狂人,毫不顾忌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频繁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将自己视作亚太地区话事人。这种目空一切的野蛮作风,即使是澳大利亚民众也不堪忍受,因此莫里森张扬的性格也将其推向失败的境地。
其次,阿尔巴尼斯执掌的澳大利亚新政府正式上台后,将对中澳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第一,中澳关系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中美关系的状态。中澳关系只是中美关系的分支,如果中美关系仍维持“合作、竞争、对抗”状态,无论谁担任澳大利亚总理,都无法改变澳大利亚作为美国仆从国的身份与地位。既然澳大利亚只能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帮凶,其外交政策的变化不会太大,澳大利亚想与中国改善关系,没有美国的首肯,基本上不可能发生180度大转弯。因此,无论是莫里森还是阿尔巴尼斯,即使改善中澳关系,也基本不可能使两国关系恢复至2019年以前的状态
第二,中澳关系受中美关系制约,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善的情况下,阿尔巴尼斯也不一定会继承莫里森的政治遗产。一方面,如果阿尔巴尼斯上任后继续推行莫里森的内外政策,只能说明阿尔巴尼斯与莫里森是一丘之貉,无法证明自己确实值得选民信赖,在这种情况下,阿尔巴尼斯为证明自己与莫里森存在本质区别,必然会有所改进。另一方面,阿尔巴尼斯之所以获得选民支持,是因为其迎合选民需求。因此可能在气候、环境保护、与中国的关系等问题上做出一些战术层面的改变,以此谋求与中国缓和关系。中美关系虽然已进入激烈博弈的关键时期,留给阿尔巴尼斯政府的空间并不大,但尚有一线机会。
第三,阿尔巴尼斯政府虽然只能在细枝末节处改变对待中澳关系的态度,但这种改变仍能够为中国外交带来新的转机。外交领域的核心问题是建立统一战线,即使中澳两国的关系经历风雨后已降至冰点,但双方仍保持大使级外交关系,在经贸层面仍保持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一定会在外交领域主动出击,尽最大努力缓和中澳关系。阿尔巴尼斯曾做过陆克文的副手,陆克文担任澳大利亚总理时对华态度说不上好,但也不坏,只要阿尔巴尼斯能够立足于澳大利亚本国利益妥善处理中澳关系,对中国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总而言之,中澳关系发展至今,基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仍应稳坐钓鱼台,有条不紊地展开外交活动,无论澳大利亚国内政策如何变化,中国将始终屹立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