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悠悠妈;本文来源: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youyoumadeguo)。
........................................
基因对智商的影响有多大?
从1909年到2013年,人类的平均智商增加了29个点。与生活在1909年的人相比,今天的人类都是高天赋人才。这种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的现象,叫做弗林效应,是由美国教授弗林发现并提出的。
科学家认为,在短短一百年时间内,人类基因库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么,神奇的智商增长几乎可以完全归因于更好的教育或营养等外界环境因素。
弗林在1980年出版的著作中指出,黑人与白人之间IQ指数的差别是教育环境造成的。随着教育机会的逐渐平等化,黑人与白人之间IQ指数的差别正在逐渐缩小,这个经验证据支持了他的“智商环境成因论”。
实际测量对智力有影响的基因也证实了这一点。国外数十万人规模的研究确定了许多可能影响智力的基因。然而,单个基因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将所有基因效应结合起来,对智商的影响也只有4%。也就是说,目前并没有切实的证据显示基因能够决定人的智商(可能极少量基因突变的天才除外)。
灵活的大脑潜力无限
脑科学家将人的大脑比喻为计算机。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取决于其硬件的潜力和所安装软件的质量。
对人类来说,智力也意味着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大脑的硬件水平,如神经记忆能力;二是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这就是安装在我们身上的软件。
计算机上的软件是可以安装的,装得越多功能越多。什么都不装的话,再好的硬件也白搭。
人脑与计算机一样,智力活动所需的软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于后天环境。如果没有好的软件,哪怕是最好的硬件也无法做任何事情。
有人可能会争辩说,大脑硬件层面的遗传效应是否会限制高质量软件的获取?
很高兴,大脑发育的研究表明这不太可能。说出来令人费解:随着孩子的生长和变得越来越聪明,孩子的大脑潜能其实是在不断下降的。
婴儿刚出生时大脑自带大量过剩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以每秒700个的速度快速联结,以便他们能够灵活地对环境作出反应。当孩子适应各自的环境后,过剩的神经元又会逐渐减少。
如下图所示,大脑负责感知觉通道(如视觉、听觉等)的部分,神经联结最先开始发展,且最早达到发展的峰值(在婴儿半岁之前)。随后这部分大脑的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在儿童1到7岁期间,维持着比较平缓的发展趋势。
大脑第二个达到发展峰值的部分,是负责语言区域的神经联结。这部分的发展略迟于感知觉,在儿童约8-10个月时达到最快发展速度,随后逐渐降低,6岁之后,大脑这部分的发展趋于平缓。
相比感知觉和语言,高级认知功能区域的神经联结是大脑最后开始发展的部分。1岁达到顶峰,但在整个1-6岁期间,这部分脑区依然维持着高速成长的趋势。但进入12岁之后,这部分的神经联结增长就大大减缓了。
也就是说,在智力发展的初期,每个婴儿都有一个相对过剩的大脑潜能,难怪有人说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但这潜能却会随着智力的增长而降低,而导致神经元联结降低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后天的环境因素。
如果环境不为孩子的大脑提供足够的刺激和挑战,那么那些本为了适应环境和挑战而准备的过剩神经元联结就会被大脑自动削减掉。你说可惜不可惜?
这也意味着早教对大脑发育极其重要,因为人脑的可塑性非常强,用进废退。儿童大脑的硬件水平绝对是绰绰有余的,就看我们往里面装多少软件,以及如何装了。
自我实现的预言
除了外界提供的教育和营养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智商发展呢?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心理学界的一个著名实验,有心理学家以做智商测试为名,随机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了两组,并指出一组是高智商,另一组是低智商。
数月之后,那组被认为智商高的学生智力果然提高了不少,而另一组的学生智商却果然降低了。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经过多年跟踪调查,发现当年处于高智商组、但实际智商测试分数并不高的一些学生,在其后来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远高于那些在智商测试中取得高分、但被分配到低智商组的同班同学。
在这里我很想可怜一下那些被随机分配到低智商组的学生,虽然只是一个实验,但被人鉴定为“低智商”的心理暗示真的可能导致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相比于基因遗传,外界(主要是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期待和与之伴随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智商提升影响更大。
上面的实验中之所以被随机分配到“高智商”组的学生后来真的智商提升了,正是因为他们在被鉴定为高智商后,有了自信和动力去接受挑战,努力后的结果又给了他们正面强化,让他们继续有动力去接受更多挑战,提高自己,形成良性循环。
而恶性循环的开始是,将自己的表现不佳归因于天生智商不够,觉得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于是就结果更坏(智商下降)了。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在心里预言什么,什么就会真的发生。
因此,不要对女孩子说“女孩天生数学学不过男孩”或者“男孩天生对别人的感受不敏感”之类的话,这样的话本来不符合事实,但说多了会对孩子产生心理暗示,让孩子有了不努力的借口,慢慢就会变成真的。
可以看出,学习本身并不是难事,最难的是没有学习动力。有了动力,后面的事都有了加速度。
学习动力来自于哪里?
学习动力的一部分来源于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做好,有自信。这需要家长多正面鼓励,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家长一天到晚花式夸娃的原因。
“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打击式教育是最不划算的做法,不仅不能达到让孩子越挫越勇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一旦孩子相信自己蠢了,就会如预言般的越来越蠢。
我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鼓励是:“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她没做到时,我也会说:“你再努力练习一下就能做到了。” 多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努力后还是做不到,我也会安慰孩子:“没事,你现在还小做不到很正常,等你再大一点就能做到了。” 总之,不要让孩子产生“我不行”的心理暗示。
学习动力的另一个来源是兴趣。保护好孩子对学习的兴趣,TA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自我推动探索和学习。老是被父母老师推着逼着走,是走不远,也到达不了真正的高度的。
虽然基因对智商起不了决定作用,每个孩子的大脑潜力都是无限的,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要求孩子在方方面面、每门功课上都做到最好。智力潜能虽无限,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啊。
每个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不同,这必然导致每个个体在不同领域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帮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领域,并将时间和精力用在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上,是对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方式。
我突然觉得咱们中国人个个望子成龙并不是什么坏事。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有高期待,对孩子是有正面促进作用的。只是要注意把握度和合理引导,强迫和压力过大也会伤害孩子的学习动机。
既然孩子的智商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更大,那么不管父母的智商高低,孩子的底子好还是差,我们都没了偷懒的借口。要相信,我们在教育上的每一点努力和付出,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悠悠妈,定居德国,精通德国早教与教育,代表作《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分享在德国学到的育儿知识、先进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