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地产丨观点:COX与悉尼基建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9年02月13日 每日地产ozreal



考克斯,COX,是Philip COX教授的姓,他是澳大利亚现存最知名的建筑大师,作品更是可以说得上是遍布全球,其实他在中国国内也非常出名,曾在改革开放之前就被邀请到中国国内。



COX建筑师事务所自1967年成立以来,其作品所涉及的范围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澳大利亚的同行都更为广泛。从悉尼的情人港规划开始(新的情人港规划由其他公司设计),包括情人港周边的悉尼会展中心(已被拆除重建),赌场、博物馆、酒店、住宅、渡轮码头,到悉尼板球场、悉尼国际机场的改建、高级私立学校(the kings, the shore),医院(皇家北岸医院的规划,以及社区诊所中心)到悉尼的大规划,西北铁路(referece design stage),到最新的Vic Cross(维多利亚十字路口)地铁站设计等等。


在国际上也参与了很多地标性建筑的设计:新加坡的Marina bay,Empress place and Esplanade Park的改建,Helix 人行桥,中国国内的天津海洋博物馆,李宁公司北京总部,长春国际金融中心。还在2012年赢得了广州国际金融城规划设计竞赛的第一名,可惜在商务谈判中并未能达成进一步的协议。


另外在会展中心的项目上,cox还在09~13年间连续完成了高雄会展、雅加达国际会展以及印度海德邦会展中心的设计。


那么为什么cox能从1967年,一直到2019年这42年期间屹立不倒,在大市场环境并不见好的情况下还能不断扩张,员工人数还创了历史新高呢?这个其实除了cox 的业务面超广有关,更重要的是cox 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不断革新的精神有关。


下面我将介绍两个基建项目: Wynyard火车站更新与Barangaroo 渡轮码头。希望由此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将这两个项目一起谈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时间,两个项目都是从2014年开始,2017年结束;一个呢,这两个项目的地理战略位置都很接近。


下面这张图,是悉尼CBD北部,歌剧院以南区域的一张重点项目图,在2009年,政府已经开始研究对悉尼CBD交通的改善与提升的方法和措施了,当年已经开始提出新的轻轨规划,结合提升Wynyard 火车站的运载能力,通过BPL(barangaroo pedestrian link 行人隧道),以及barangaroo 渡轮码头来为新的商业中心barangaroo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



首先是Wynyard火车站,在2009年的研究报告当中,当年的人流量已经达到Wynyard火车站的承载能力的95%,在某些高峰的日子里,甚至是达到105%的承载能力,需要通过限制进入来减轻月台上的人流压力。


这是一张旧的火车站内部图,可以看到在候车大厅里面布满了各种小商铺,甚至有些补鞋店在闸机入口附近,各种小商业把大厅完全的占满,其实这张图完全忽略掉了柱子和楼梯;密布的楼梯,低矮的天花板(2。6米高)比某些朋友家的天花板高度还要矮。



在2009年的设计方案里,cox 把整个候车大厅的东部(右边)打开,在上方的wynyard park 加入天窗,整个大厅可以拥有高达12米的净空,商业空间搬至三层,在wynyard park的北部和南部新加两个入口。可惜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方案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


在辗转了5年,在2014年,经过其他设计公司几轮的设计修改之后,政府决定再次委托cox 对wynyard 火车站的升级进行设计,同时由于在布里斯班渡轮码头的优异设计,政府决定委托cox 对barangaroo 的渡轮码头进行设计,两个项目同时开展。


在cox 做设计,精益求精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多次反复验证设计一直达到无法改善为止。在做渡轮码头设计的时候,仅仅就屋顶的形状,就经过了多次修改,并且是多方验证:

1. 外观的形式,这个项目是悉尼海港渡轮码头更新项目的一个延续,所以屋顶的弧线也是这个大项目的延续;

2. 感官上的围合,希望能给侯船者一种围合的安全感;

3. 遮风挡雨的功能要求;

4. 视线的无遮挡最大化;

5. 挡雨的功能要求;

6. 结构上的简化;

7. 具有凝聚力的形态;

8. 综合的设计考虑



在渡轮码头的屋顶设计的反复推敲的同时,Wynyard 火车站的候车大厅改造设计也同时进入了方案考证阶段,包括车站验票闸机的位置选择,天花板的处理,历史文化的传承,等等。


(关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以下文档:

https://www.transport.nsw.gov.au/sites/default/files/media/documents/2017/WSUP_REF_Appendix_E_Statement_Heritage_Impact_Part2.PDF)


1940年,wynyard火车站开始建造,1、2号月台是通往北岸的轻轨月台(现在已经变成停车场),3、4号月台是CBD与北岸的连接火车线,5、6号月台是东线与环城线。地面是wynyard park。候车月台其实当年是餐厅,类似于food court 类的,属于中低档消费的餐厅,而二层,现在coles的位置则是高级餐厅。


当时的灯光是类似于下图这样的灯光盒子: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原有的天花板装饰居然还有部分被保留了下来:


所以在平面布局设计的时候,一开始是流线感比较强的形状,以配合原有的天花板等的形态,有点类似花生一样形状的布局,尽可能的扩大已付款区域的范围,为3、4号月台增加一个上下的楼梯,西边出口的指引性是非常明确的面向Wynyard walk 和york street 这两个出口。通过流动的曲线增加候车大厅的趣味性,同时也希望能达到一个分流的作用。


而最终定稿方案是由于,各种经济因素的考虑,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concourse bar 的存在,导致西边入口只能拥挤的集中在西北角,西南角的出口被取消了。但是设计师通过了天花板的流动性造型,做出了区域的分离,一动一静形状,一深一浅的颜色变化,提醒着旅客们空间的变化。


严谨细致,作为一个信条,一直贯穿在cox 的项目里面,这一点在这两个项目上是被甲方:TfNSW和施工方所佩服得。由于火车站不能停止使用,所以整个项目需要做出很精准得过程分析,包括如何分阶段进行。我们甚至在电脑上进行了4D得工程进度模拟化,并且多方认证之后才得以实施。


这就导致了我们必须每一个细项都需要有电子三维模型,然而更大得困难在于wynyard火车站每根柱子其实都不一样,因为以前的施工工艺都是靠工人人手来量度尺寸,导致制图过程我们需要每根柱子编号,有的柱头装饰还在,而有的已经被破坏,所以我们也要在电子模型里面标注好那些是柱子翻新,有那些是需要仿制得。


地砖,地板砖得分割线是需要跟柱子得搪瓷挂板得逢相匹配,但是由于柱子本身并不是完全对齐得,这也造成了我们在建电子模型时候得痛苦情况。结果我们最后是拿到了整个火车站得立体三维扫描文件,每个文件高达3GB。


技术的革新。revit,是最常用得BIM软件,但是在barangaroo ferry hub和wynyard station upgrade这两个项目上,revit 很明显是力不从心了。超大得文件尺寸,复杂得形体构成都导致了我们不得不开始研究新得技术。Rhino(犀牛)和Grasshopper (草蜢)这两个软件被引入项目。


我们得团队开始进入了computational design (电脑化设计)阶段,通过编写程序,引入电脑计算方式来开始帮助我们进行设计分析。


在前文所说的4D 分析里面,我们就把每一地砖、每一根柱子都是通过电脑来自动编号,给与一定的属性,这样可以控制每一块地砖在不同时期展现出是否可见,由此进行时间维度上的工程分析。


而barangaroo 渡轮码头的项目上,我们通过电脑化设计分析,对隐藏在天花上,屋顶下的结构部件进行了严谨的分析,从而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里面进行电脑三维建模,以确保结构部件的完整性。


在这两个项目上,通常我们是至少4个软件同时运行,最终在BIM的系统上进行整合和做碰撞测试。只可惜都是政府项目,我们并不能那这种项目出来作为展示。


下面是Wynyard火车站的新旧对比:

York Street入口:


自动扶梯的改造:


月台改造:


Barangaroo Ferry Hub(渡轮码头)


总结:COX是澳大利亚最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从1967年创立开始,一直到2019年这42年期间屹立不倒。这个其实除了cox 的业务面超广有关,更重要的是cox 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不断革新的精神有关。


-end-


关于作者


Tony Tang是拥有15年建筑设计经验的新州资深注册建筑师、BIM的管理经理。他参与的大型基建项目包括Lane Cove隧道,西北铁路,Wynyard火车站的更新以及Barangaroo渡轮码头的设计与施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英文媒体,图片来自网络,每日地产仅提供资讯交流平台,对转载有异议的原著方,可留言联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