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导航
前言
澳洲政府这次接过了重担
Centrelink改组势在必行
大企业救市
前言
斯科特·莫里森接下来的救市行动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储备银行几乎弹尽粮绝,他不得不孤军上路。
澳洲稍显平淡的第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已经持续多天了,总理、储备银行、四大银行这几天的协调反应,好像给人带来了一些希望。
政府终于到了不得不严肃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或许,再多一点点智慧、理解和合作,我们就能挺过难关?
但,未来几个月仍然不知道怎么熬下去。
多年来的机构削减和对效率的要求,导致澳洲的财政系统早已不堪重负。现在随着全球发达国家同时关闭工厂,企业收入和收益减少,一场迫在眉睫的全球经济衰退正在逼近。
这使得经济刺激行动所需的力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上周五发出了这样直白的警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经济将全面陷入衰退,全球平均增长率为0.9%,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将是比2001年更严重的衰退。”
1
澳洲政府这次接过了重担
为了实现经济振兴的目标,联邦政府被迫放弃了过去三十年里深信不疑的几乎所有东西。
政府曾经大幅度提高福利,彻底抛弃了预算盈余比其他一切都重要的信条,抛弃了政府应该缩小规模、为私营部门让路的想法。
与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澳洲几十年来一直将经济管理交给央行行长。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疲软的经济迫使储备银行几乎弹尽粮绝。
在上周将现金利率削减至0.25%之后,澳州央行宣布利率不会进一步下降。现在已经着手开展“非常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快印钞注入市场,购买联邦政府债券(本质上是借据),给市场打强心针,让利率升至近乎零的水平,以及设立一个基金,让商业银行获得廉价现金注入中小企业。
然而,重任始终会落到政府头上。莫里森周末宣布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只是渡劫的第一步。
面对经济衰退,全球的反应大致相同。政府多年来的紧缩让央行几乎无能为力,现在终于被迫采取行动。
在上周末英国史无前例地提高工人工资后,G4国家(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和中国也在刺激经济上花费了接近2万亿美元。
2
Centrelink改组势在必行
这次危机能否处理得果断及时,其实主要就看政府接下来的公共卫生和经济刺激措施,这也是最难的部分。
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澳洲在这方面行动迟缓,尽管他们看到了中国为控制病毒所做的非凡努力。
莫里森的计划其实主要围绕着就业问题展开,包括支持中小企业留住员工,通过社会福利系统注入资金,让那些失业的人能还得起账单。
这是个好的开始。但政府需要认识到,他们也会犯错误,浪费钱,不能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沼,也不能猜测以后的历史将如何评判它。此前,陆克文政府也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因过度支出而受到指责。
政府目前需要尽快克服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对社会福利的态度。照现在看来,该制度似乎故意让失业者日子不好过,获得失业救济金看起来要比打完整个NBA赛季还难。
澳洲前财政部长乔?霍基(Joe Hockey)曾将领取福利的人称为“瘦身者”,而非“举重者”。这种态度仍是政府内部的主要观点。到目前为止,尽管商业委员会(Business Council)等团体进行了大量游说,但政府方面一直坚决拒绝提高Newstart(澳洲找工作者补贴)的福利,这向失业者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他们应该为自己的处境负责。
而Centrelink(社会福利联络中心)迫切需要一场改革。它需要得到更明确的指示,加快反应速度,以清除它在人们申请福利时设置的种种雷区。
改革是当务之急,最终将决定我们能否平稳渡过这场金融风暴。
3
大企业救市
澳洲的小企业雇佣了大约43%的劳动力,连同中等规模的企业,雇佣劳动力约68%。因此这也不难看出,为什么总理和财政部长以及央行,都把目光投向了企业这一端。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工人面临失业风险。大企业通常会因其规模而支付更高的工资,并从员工身上获取更高的效率。澳洲议会大厦的这张图表显示,近年来,大公司的员工数量一直在增长。
2009-2017年间按企业规模划分的就业份额的累计变化
资料来源:ABC
可是现在,这种趋势即将戛然而止。
收入骤降、全球股市暴跌将严重影响大公司的融资能力,企业的成本预算将大幅削减,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裁员几乎不可避免。
就在上周,澳航被迫解雇了2万名员工,其中许多人是临时合同工,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福利保障。尽管如此,该公司仍有可能为了满足营运资本要求而耗尽现有资金,迫使它不得不向股东索取更多现金。
维珍澳大利亚公司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它正在以两倍于今年上半年可用流动性资产的速度烧钱。接下来它要么求告于由政府控股的阿提哈德航空、新加坡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和海航集团,要么由私人拥有的维珍集团为其提供资金以维持其运营,要么就会破产。
这对澳洲济来说是一个潜在的灾难。对于作为澳洲第三大出口产业的旅游业,航空服务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很明显的是,政府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要求救助上市公司的压力。随着收入大幅下降,近年来大量举债的外国跨国公司也可能陷入困境,迫使它们要么放弃澳洲,要么严重缩减业务。
现在问题是,一旦政府向一间公司或一个行业伸出援手,其他公司或行业肯定也会大声呼救,令公共财政更加紧张。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总理及财长乔希?弗莱登贝格(Josh Frydenberg)应该看看英国,看看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对陷入困境的银行做了些什么。当时政府打着救助银行的旗号,把它们其中的大部分收入囊中,或,股东和债权人损失惨重,但银行系统照常运转。等到形势好转,政府出售了资产,收回现金。虽然,自由党领导人并不喜欢“国有化”这个词。
但现在,澳洲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是该有一些非常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