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着北(连载四十)
Edwin Maher,1941年生于新西兰,曾是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的记者及播音员。一次机缘巧合下,Edwin在2003年来到了中国,成为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首位外籍主播,并于2007年获得由中国政府颁发的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荣誉——中国政府“友谊奖”。
《找不着北》收录了Edwin来到中国后的一系列见闻,由23个单独成篇的中英文对照文章组成。本书行文风格诙谐幽默,视角新颖,生动展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呈现的中国日常生活、独特文化与社会风貌。想要了解更多Edwin的有趣经历?快来聆听他亲口讲述的中国见闻吧!
最让我吃惊的事情发生在去年冬天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那天天气不错,但是非常冷,我跟几个朋友在后海散步。仍在坚持做大侦探的我忽然听到了水的泼溅声和人们的欢呼声。接下来我看到的情景更是惊人:一些只穿着泳装的老人!围观的人都裹着厚厚的棉衣在鼓掌。看着这些“厚皮”老人几乎是光着身子跳入冰冷的水中,而且还在水里活蹦乱跳的,我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不由把大衣又裹紧了些,以温暖我那冷飕飕的皮肤。
在悉尼和墨尔本,一些老头儿会在冬天去那里的知名海滨游泳,这些人被称为“悉尼的邦迪冰山”和“墨尔本的布赖顿冰山”。我终于在北京找到了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的人了。不过后海的水肯定比澳大利亚的海水要凉,因为过不了几天就要上冻了。
我的侦探工作总算圆满结束了。我找到了证据,解开了心里的谜团:中国是有老人的,他们活得还很不错呢。可是找到答案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因为老龄人口不仅寿命更长,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就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其他很多国家,其中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
在中国的城镇中,这些问题似乎正在加剧——照料老人的任务都落在了独生子女肩上,而年轻一代中的许多人也面临着父辈们年轻时根本无法想象的大好机遇。我有些朋友就属于这一代。
去年,其中一个人得到了去海外任职的机会,她却说:“我觉得很愧疚。”我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是:“因为我父母不能和我一起去,我肯定总是要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我让她相信,每个离家在外的人都有同样的担忧。可她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能帮忙。虽然现在父母身体都很健康,不需要什么特殊照顾,但这个问题还是让她忧虑重重。
就在几天前,另一个朋友跟我解释说,把双亲接到家里奉养“会带来充满爱和温暖的氛围。这是我的责任,”他强调道。
往期《找不着北》连载请见↓↓
(连载三十九)困惑洋主播的难题:中国老人都在哪儿呢?
(连载三十八)洋主播眼中的北京,竟是“土星城”
(连载三十七)洋主播看千年北京风貌,为中央台新址奠基
(连载三十六)洋主播过中国国庆,追忆当年的民族自豪感
(连载三十五)洋主播在中国健身房的奇遇
(连载三十四)坚持“低强度”锻炼,洋主播健身计划初见成效
(连载三十三)洋主播在中国的健身实录
(连载三十二)洋主播异国淘宝,用现代科技造出来的老式收音机
(连载三十一)洋主播潘家园儿淘宝,心情一波三折
(连载三十)洋主播逛潘家园儿,沉迷老式收音机不可自拔
(连载二十九)老式收音机触动洋主播怀旧情怀,少年时代也调皮
(连载二十八)洋主播运用动态思维能力学汉语,能行吗?
(连载二十七)洋主播为学汉语拉上司机侃大山,果然……
(连载二十六)洋主播绞尽脑汁学中文,词不达意令人捧腹
(连载二十五)洋主播笨嘴拙舌学汉语,中文咋就那么难
(连载二十四)洋主播看“人造美女”,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连载二十三)洋主播看中澳文化差异,外国人也不可貌相
(连载二十二)看不会中文的洋主播如何在中国银行“花式签名”
(连载二十一)洋主播在北京的银行奇遇记,错过叫号又不会中文,咋整?
(连载二十)洋主播在北京哪儿都不惧,唯独银行不敢去...
(连载十九)洋主播中国买“黄牛票”看世界杯,遇上假票逗笑自己
(连载十八)洋主播在中国“入乡随俗”,买起黄牛票如同奇异的冒险
(连载十七)洋主播在中国的第一次“黄牛票”经历,误当运气好
(连载十六)北京地铁唤起洋主播在巴塞罗那的受骗回忆
(连载十五)洋主播在中国看牙,最疼的时候居然不是付账那一刻
(连载十四)洋主播在中国看牙糗事,痛到跨越语言障碍!
(连载十三)洋主播在中国吃饭的那些事儿,看看被必胜客沙拉塔惊到的他
(连载十二)澳洲洋主播在中国餐馆的爆笑奇遇,都是冒险惹的祸
(连载十一)澳洲洋主播费尽周折的北戴河之旅,独自的异国之旅学会了讨价还价
(连载十)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
(连载九)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
(连载七)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
(连载六)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
(连载五)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
(连载四)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
(连载三)一个语言不通的老外如何用音乐与人交流
(连载二)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
(连载一)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