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腾讯娱乐”并关注,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来源: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最近,网络上兴起了一阵关于“煽情恐惧症”的讨论。如果你也有此病症,那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让你想象一下就抓耳挠腮、坐立难安。
事情是从人们对《流浪地球》的讨论开始的。
很多观众看完都不无遗憾地说,要是少点那些尬煽情的桥段,对我的鸡皮疙瘩友好一点,我还能再多给它半颗星。
尤其是韩朵朵广播时——既要合情合理地打动各国救援队,又要进一步烘托观众的情绪,是很重要的一段戏。
结果,无论是台词本身还是小姑娘的表演方式都像有感情地朗读初中作文,让许多观众高涨的情绪瞬间冷却,就恨坐在电影院没法快进。
网友甚至发起了重写这段台词的比赛
▽
不得不承认,人类这种情感动物,真的是很难伺候。
毕竟“感动”是一种难以捉摸、无法操控的情绪。而根据”煽情恐惧症“患者的以往经验——
越是努力想激发你强烈的感情,力气使不对,越容易适得其反。
就像这些年的各路小品,越来越执着于结尾要走煽情流,比春晚的难忘今宵还准时。
无论前面怎么嬉皮笑脸,只要一听抒情中带着一点悲伤的BGM起,演员语速放慢、声调提高、姿势起范儿,大家就知道,大道理和大团圆结局还有3秒到达战场,观众请准备含泪鼓掌。
各种综艺节目,也绝对不肯放过观众的感情。
最夸张的是那种台风很正的草根才艺节目,恨不得人均一个悲惨故事,一张嘴声音已经颤抖了:“我想把这首歌献给我的爷爷”……
故事也未必不打动人,但观众不买账主要是被吓的——谁能想到你刚才还喜气洋洋地唱着歌呢,一分钟不到就开始哭了,我都来不及入戏。
从明星每上必哭的《艺术人生》开始,这种以煽情为标配的节目套路就一直被骂,可是不管多少年过去,依然有人不死心地猛锤你的泪腺。
就连《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也难逃一煽——大家明明只想看大神的终极交锋,它却要打一打选手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牌,电视机外难以有代入感的观众只得一脸不耐烦。
强行把局外人拉到这个氛围里,只会让人尴尬。
去年《创造101》总决赛恨不得一半时间用来煽情,选手小姐姐们倒是哭得稀里哗啦,场外观众却给出了惊人的评价——
煽情煽得都能跟童年阴影相提并论了。
不仅是电视节目总想拉着你一起哭,其实生活里也处处是强行煽情的雷坑,绕都绕不开。
对于煽情恐惧者来说,参加婚礼要是碰上个老油条司仪,简直是人生噩梦。
因为“为煽情而煽情”已经成了很多婚礼的固定节目。伴随着“感恩的心”和司仪比晚会主持人还熟练的、慷慨激昂的台词,众目睽睽之下的感恩环节就像是一场已经上演过千百次的、精心设计的戏,总觉得哪儿不自然。
假如跟当事人不太熟,没法那么深刻地跟ta的喜怒哀乐共情,那真是满心只剩下”啥时候开饭“。
之前有个新闻说一对夫妇的婚礼简简单单、15分钟就走完了程序,简直让煽情恐惧症患者看到了春天:这种爽快的婚礼请大力推广!
以上这种浑身不自在的体验,也适用于中学成人仪式、高考誓师大会、毕业典礼等一切标志着人生里程碑的大场合。
还有不少人都经历过的,当年走遍全国学校的疯狂英语,和那些所谓的“励志讲座”,哪个不是对着十几岁的孩子声泪俱下:
“看看你母亲枯槁的双手,鬓间的白发!看看你父亲消瘦的身体,脸上的皱纹!你在学校的表现对得起他们吗?”
最魔幻的是,在孩子的一片呜咽声中,八成是要卖书。
当然,很多人会被这种气氛感染、真心实意地投入感情,但对于煽情恐惧症患者来说,只要哪个细节显得做作或夸张了,自己就会立刻变成一个左右为难的局外人——
更可怕的是那种小范围场合精准打击的煽情场面,让人无处可逃。
比如过年走亲戚,面对一群并不太熟的叔叔阿姨,平时不善言辞的你爸突然开始跟他们痛说家史、场面话一套套;
比如毕业或是离职的散伙饭上,对面的人感情明明没那么深,却拉着你的手开始追忆往昔,恨不得马上抱头痛哭;
@云深不知处YL:有次考试全班都没考好,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拿出手机放起了《父亲》。
感动吗?不敢动不敢动。
按理说,我们应该早以对这些场景习以为常了,甚至每一代人都是在强调共同情感的集体主义教育下长大的。
为什么现在却越来越对煽情心生抗拒,连你妈有时候看小品都要甩出一身鸡皮疙瘩?
或许是因为,试图煽情的人低估了“感动”二字的分量。
就像那些简单粗暴的综艺或粗制滥造的电视剧,简单地认为“卖惨=别人会同情”,演员浮夸地哭天抢地=观众会跟着一起哭,所以表演可以不精湛不走心,剧本可以没逻辑随便煽。
这种算计着别人的心弦又不够认真和聪明的做法,本身就是在让人们的感情贬值。
一旦察觉到了这一点,大家不仅难以取得共情,还要为自己的感情被轻慢而感到生气。
而且有的时候,煽情的功利性是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
以煽情出名的寻人节目《等着我》,就曾经为此引发争议。
有一期节目,寻找家人家庭等舞台上的大门打开后,发现那里站的是警官。这一般意味着找人失败,绝望的家庭已经嚎啕大哭,场面十分悲惨。
但剧情发生了反转:这家人随后又被告知,其实人已经找到了,但是暂时不能来到节目现场。
这种大悲大喜、抱头痛哭的场面或许会让一些观众感慨地抹抹眼泪,但也招来了指责:节目为了一个煽情的氛围,让这家人不得不在全国观众面前悲伤得撕心裂肺,真的合适吗?
还有那些在晚会上出现的烈士家属、英雄模范等等,常常要接受扎心窝子的追问,说出不愿回首的往事,最后大家在悲壮的音乐中齐齐抹泪、掌声雷动。
其实观看之人对这种煽情的反感,才是出于基本的怜悯和同理心——带着目的性揭开他人伤疤、消费他人苦难激发的感情,并非真正的感动。
更要命的是,现在注重个人情感边界的年轻人非常害怕情感未能发生共鸣后的尴尬:
看你煽得那么费力,我心中却毫无波动,真是尴尬啊(虽然我也不知道到底在替谁尴尬)。
在一部分析英国国民性的纪录片里,英国人自嘲很不擅长处理他人公开的感情爆发,其实我们这些中国的煽情恐惧症患者也深表认同:为什么要把我搅和进这个氛围里生不如死啊!
而在从小到大的成长中,人总会经历一次这样的噩梦:在一个铆足了劲儿煽情的场合,别人都挺投入的,就你一个人无动于衷。
小的时候(比如集体观看理应很感人的电影),会很怕这种被集体排挤在外的不知所措,更害怕因此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指指点点,于是就会拼命在脸上挤出自己也很投入的表情,效果堪比angelababy演哭戏。
所以长大后对刻意煽情的反感和恐惧,大概也可以算童年阴影留下的PTSD了。
何况越长大越会意识到,这又是何必?难道我就不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感情,非要和别人拥有同样的感受才正常吗?
但仔细一想,其实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不就是被教育”对待什么事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感“吗?
从小写到大的作文就可见一斑:必须要有个高尚的立意,于是绞尽脑汁歌颂父母,赞美同学,在周记的每一件小事里都恨不得升华出一个感人肺腑的立意。
甚至为了煽情,抛弃真实也是可以被容忍的。
写妈妈的作文必备桥段
↓
这种不经意间的迎合,其实和后来被反感的晚会表彰和小品的”教育意义“是不谋而合的:有一种煽情,煽起的是对情感的单一刻板认知。
换句话说,在某种大家习以为常的煽情里,默认人就该对这件事有这种情感。
好比在这种场合,一说到亲子关系,关键词一定是感恩、伟大、付出、牺牲,不问具体情况地默认父母无私的付出和绝对的孝道都是理所应当。
永远都说着差不多的故事,流着差不多的眼泪,时间长了要么让人觉得无趣,要么让人逐渐习惯,这就是我该有的情感。
尤其当下,道理说不动的时候,煽情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和身处人群中暂时失去理智的片刻,成了最好使的迷魂药。
因此,如今对刻意煽情的警惕,大概也是蕴含着对这种”霸权“的反叛:并不想被如此裹挟,我想拥有自己的判断。
让无数人感到如坐针毡的”煽情恐惧症“,其实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