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槽值
(ID:caozhi163)
逢年过节, 大多数中国人走亲访友,都少不了送些保健品。
顶着健康养生的名号,标配精致高档的包装。
送的人觉得不跌面子,收的人也感到用了心。
种类繁多的保健品,到底什么值得买?
很遗憾,绝大多数保健品的功效,根本配不上它高昂的价格。
保健品不是药,没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能。
所谓的"美容养颜抗衰老,排毒减肥清肠道",神乎其神的功效不过是夸大宣传,只为掏空消费者钱包。
过年回家给亲戚长辈选购前,一定要三思。
1
七种“保健品”
让多少人花了冤枉钱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超2千亿元,仅次于美国。
大把的钱流入了市场,结果却不尽人意。
下面这七种常见的“保健品”,效果被吹上了天。
事实究竟如何呢?
1、 口服胶原蛋白并不能美容
不知何时开始,流行起了这么一句夸女生皮肤好的话: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
很少有人知道胶原蛋白到底是什么。
简单说,胶原蛋白是人体中的一种蛋白质。
让皮肤保持弹性,是它最广为人知的功效。
一些不靠谱的说法流传开来:“多吃胶原蛋白粉可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事实上,吃进去的胶原蛋白,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来补充体内的胶原蛋白。
也就谈不上什么美容功效了。
德国某抗衰老胶原蛋白展台 / 视觉中国
从营养价值角度来看,口服胶原蛋白制品相比“肉、蛋、奶”,也只能算是“劣质蛋白”。
真的想要补充蛋白质,不如每天吃一个鸡蛋来得性价比高。
2、高钙奶补钙不靠谱
无论男女老少,都想着要补补钙,高钙奶顺势成了不少商家的营销亮点。
可牛奶、羊奶这些奶制品本就是高钙食品了。
所谓“高钙奶”,不过是人为增添了钙含量。
2004年,杭州动物园,大熊猫培培只喝牛奶 / 视觉中国
同时,普通牛奶中的乳钙容易被人体所吸收,高钙奶中添加的碳酸钙则恰恰相反。
过多添加钙,一方面影响牛奶口感;
另一方面很容易造成蛋白体系的不稳定,影响杀菌的稳定性。
人体每天摄入的钙含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纯钙有可能导致肾结石等疾病。
3、 葡萄籽抗氧化是“骗局”
市场上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类保健食品十分畅销。
它的主打功能,主要有“抗氧化”、“抗衰老”,甚至是“抗癌”。
但真相很残酷。
葡萄籽中有一种叫原花青素的成分,它是一种天然的低毒性抗氧化剂,长期摄取的确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
可是呢,许多植物的皮、壳、籽中都含有原花青素,比如苹果皮、花生皮。
葡萄籽类保健食品,除了贵,并不与众不同。
普通人只要保持均衡饮食,不需要额外补充这种物质。
再说抗癌效果。
有研究发现,在实验室环境下,葡萄籽提取物确实能对极个别的癌细胞起抑制作用。
但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李铎指出,“体外实验能抑制”与“体内能抑制”是两回事。
能在实验室内影响癌细胞,不一定能在人体内起作用。
葡萄籽的抗癌功效,尚未明确。
十余名女士使用葡萄籽化妆品出现异常反应 / 视觉中国
4、黑糖不宜多吃
伴随养生概念的风靡,黑糖走进了千家万户。
与黑糖一起出现的,往往还有“古法工艺”“补血养气”等字眼。
但是,黑糖本质上还是糖,属于“伪保健食品”。
近期,一条关于黑糖中丙烯酰胺严重超标的新闻,让很多消费者感到心惊。
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属于“疑似致癌物”。
很多黑糖是采用传统工艺制成,味道香、颜色深,但其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较其他机械工艺制成的糖更高,致癌的风险也更高一些。
传统工艺制作黑糖 / 视觉中国
所以在购买黑糖时应该睁大眼睛,食用黑糖更要控制好量。
5、冬虫夏草功效存疑
2016年,冬虫夏草因砷含量超标,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发布了消费安全提示。
一时间,这种比黄金还贵的保健品被打下了“神坛”。
冬虫夏草被普遍认为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疲劳等功效。
2003 年非典时期,传言吃冬虫夏草能增强免疫力,虫草一夜之间变成“神草”。
但冬虫夏草真正所含成分、疗效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它究竟是药材还是保健品?不同的商家也有不同的解释。
因此,从保健的角度来说,服用冬虫夏草要慎之又慎。
冬虫夏草 / 视觉中国
6、吃酵素能减肥?别轻信!
近年来,引发海淘、代购狂潮的酵素,在保健食品排行榜中迅速上位。
它号称由几十上百种水果发酵制作而成,主打排毒减肥。
酵素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它只不过是日本人对“酶”的称呼。
酶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不可能被人体吸收后直接利用。
因此,即使从食物中获得,也会被消化系统破坏。
比如,胃液会消化降解很多酶。
想要通过口服酵素达到排毒、清宿便、减肥的作用根本不现实。
至于自制酵素,就更不靠谱了。
2018年8月,郑女士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服用自制“酵素”减肥十斤的帖子,便想自己也试试。没想到,喝完之后又拉又吐,患上了急性肠胃炎。
自制酵素过程中产生的卫生问题,很容易引发肠胃疾病。
居民自制酵素 / 视觉中国
7、大麦若叶青汁一点也不神奇
微商一手捧红了一种叫做“大麦若叶青汁”的饮品。
所谓“大麦青汁”,是将长到20至30公分的大麦幼苗打成汁或干燥成粉。
听起来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植物提取饮品,功效却被写得神乎其神:
“具有若干种营养素、微量元素”、“高碱性纯天然”、“排毒功效显著”。
麦苗上挂着晶莹的露珠 / 视觉中国
大麦青汁没那么神奇。
首先,大麦青汁中的纤维很少。
即使是食用直接打成的粉,所获得的膳食纤维跟人体需求相比也是杯水车薪。
其次,“酸性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不具有科学依据。
所谓服用碱性保健品中和酸性体质,纯属胡说。
最后,大麦若叶青汁能够净化血液、起到排毒效果的说法,也缺乏科学支撑。
2
保健品的三种营销手段
一个比一个套路深
保健品的走俏,离不开商家的花式营销。
上面提到的保健品,你可能没吃过,不会没听过。
总结起来,保健品的营销套路不外乎以下三种:
1、 虚假宣传
很多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画出的大饼简直不忍直视。
比如:“高科技产品根治高血压、糖尿病”。
真这么厉害的话,拿到的诺贝尔奖杯能绕地球一圈。
还有一些人大玩文字游戏,“帮助睡眠”变成“根治失眠”、“促进消化”变成“排毒养颜”,擦边球层出不穷。
这种套路其实不难识破。
毕竟专业医生配合先进医疗设备都办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寄希望于通过吃保健品实现呢?
保健品不是药!保健品不是药!保健品不是药!
同样的话,到底要强调多少遍才能深入人心呢?
保健品欺诈 / 视觉中国
2、 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是一种常见的营销策略,在保健品领域,常被用于套路老年人。
为卖出产品,很多保健品商家会制造“供不应求”以及“优惠大促”的假象。
一些老人信以为真,生怕错过就会买不到、买亏了。
购买时,商家要老人现场数货、验货,并劝老人当场吃下。
甚至陪同老人去银行取款,当场完成交易。
当老人消费过后,回头细想时,很多时候已经上当受骗了。
商家相亲角做促销,大爷大妈争相扫红包 / 视觉中国
3、广告洗脑
不知不觉中,原本张贴在电线杆上,刊登在报纸夹缝中的保健广告,已经搭上了新媒体的顺风车,占领了微信朋友圈。
一个“震惊体”的标题加上制造焦虑的内容,最后引入一条广告,一篇洗脑文就形成了。
事实不清、效果不明,但先转再说,很多老年人无形中成了帮助宣传的主力军。
很多年轻人想要劝父母别相信,往往是要冒着被拉黑的风险。
保健品广告的洗脑功力,可见一斑。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谎言该揭穿还是要揭穿。
很多牛皮吹上天的保健品,只是精心包装的骗局。
所谓灵丹妙药不过是空中楼阁,不仅无用,反而危害身体。
过年回家要尽孝心,盲目购买保健品并非好的选择。
与其一掷千金买个心理安慰,不如踏踏实实给父母多些陪伴。
给文章点个“好看”吧,提醒一下还没买好过年礼物的朋友,别再被忽悠着掏了钱。
参考文献:
[1]Jayaprakasha G K, Singh R P, Sakariah K K.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rape seed ( Vitis vinifera ) extracts on peroxidation models in vitro[J]. Food Chemistry, 2001, 73(3):285-290.
[2]Kim S Y, Jeong S M, Park W P, et al. Effect of heating conditions of grape seeds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rape seed extracts[J]. Food Chemistry, 2006, 97(3):472-479.
[3]Pi-Perumal S R, Srinivasan V, Maestroni G J M, et al. Melatonin[M].
[4]Rodriguez C, Mayo J C, Sainz R M, et al. Regulation of antioxidant enzymes: a significant role for melatonin.[J].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2010, 36(1):1-9.
[5] 刘少伟, 阮赞林. “黑糖”健康之惑——丙烯酰胺的安全隐患[J]. 质量与标准化, 2016(8):37-38
[6]吴师菲. 酵素减肥?没依据[J]. 中国防伪报道, 2017(4):111-113.
[7]马志英.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大麦青汁能排毒[J]. 食品与生活, 2017(10).
[8]范志红. 黑糖致癌:丙烯酰胺惹的祸[J]. 生命与灾害, 2015(10):34-35.
[9]邵长凤, 师东菊, 张洋,等.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保健品营销市场现状及策略研究[J]. 中国市场, 2018(5).
[10]肖思思, 胡林果. 15万元买的百瓶保健品10年吃不完——老年人就这样被“洗脑”[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8, No.207(3):37-38.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笔写文,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右下角点赞哦~
小编写得那么辛苦,求求大家点个赞吧!
微悉尼小客服,
你的贴心生活帮手
悉尼吃货地图,
吃货都在关注
新媒体主编| 曼达哥
微悉尼副主编| 陶陶
资深编辑| 洋戈
编辑| 小歪 猫宁
Melody Celia 小隐 April
置顶微悉尼订阅号,可以获取更多最新新闻资讯哦~
澳洲华人小心!回国翻墙用VPN要被重罚!最高15000!还会拘留你!这些东西别乱下载了!
澳洲美女留学生惨遭奸杀!半裸抛尸商场外!曾在上海读书!死因竟然是这个!女孩子们都长点心吧!
还移什么民!快回国!中国都变这样了!全是老外!再不回没你位置了!
奶茶妹妹悉尼豪宅卖了!血亏370万!奢侈内景曝光!网曝两人离婚,奶茶只能拿到1.5元?
恐怖!你家的赶紧扔!高露洁再曝致癌!澳洲超市还在卖!警告:请买31号后生产的!
金星思聪怒骂他渣男玩小三!六六爆粗口:男渣女贱!吴秀波,这下你玩大发了!
微悉尼· WeSydney
| 有态度,有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