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解局(ID:zhengjieclub)
转眼十几天后,就是春节了。
说到春节,除了回家,最紧要的就是买年货。一句歇后语,就叫“八月十五购年货——赶早不赶晚”。
如果我们放宽视界,从几件小小的年货中,就能洞悉中国时代的发展。
1. 80年代:每户1斤洋河
几千年来,过年一直是中国人的大事。
过好一个年,要做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概括起来就是“年货”。
[清]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就描述了18世纪北京春节农村热闹欢庆场景
但其实,仅仅在三四十年前,中国人的年货完全可以用匮乏来形容。
倒回1978年,那时一切刚开始解冻。
“你高考了吗?”,是1978年春节期间,知青、工人、学生、复员军人见面打招呼的第一个问候。
但在那时,物资短缺的情况却还没有改观。
1978年,洛河故县水库专门派人在春节前,到洛阳等四五个城市地采购。分配结果是,每个职工精粉(面粉)5斤、大米3斤、花生米10斤、大肉6斤、鸡蛋3斤、核桃5斤、苹果20斤、烟1条、酒1瓶、白糖0.5斤、水果糖0.5斤。
可实际,这样的供应也只是“有实力”的单位才能做到,比城市供应标准要高得多,更不要说农村了。
下面则是四年后,1982年江苏泰州居民春节定量商品供应目录,其中的大部分物品在今天看来,不仅陌生,还有些不可思议。
看这个目录的第一感觉,就是票证五花八门。其实,在1993年之前,布票、粮票、肉票等奇奇怪怪的票证,比钱更重要,因为很多东西必须要凭票购买,就算拿钱都不一定能买到。在这个目录里,不光买烟买酒要票,连买粉丝都要票。
另外,身份有别。城区和郊区居民区别就比较大,像卷烟,城区每户两包,郊区一户就只有一包,像脆饼、油炸肉皮等只供应城区。
同时,供应量有限。曲酒(洋河、双沟),半斤到1斤,对酒量大的人一顿就能喝完,不要说一家子,还要在正月里接待客人,完全不够喝。
广西平南县春节肉票
而在今天,这些吃喝类商品已经极大丰盈。
还拿白酒来说,洋河现在一年销量高达20万吨,是1980年代的10多倍。
而且,借助电商平台平台,越来越多高端白酒开始端上普通人家的年夜饭桌。
在20多年前,1998年春节期间,山西文水县一王姓村民用甲醇加水后勾兑成散装白酒牟利,放倒200多人,并导致27人丧命,多人失明。
目前,大的电商平台已经在商品质量上,做到了很好地把控,有很多还由厂家直接入驻。
所以,尽管2018年在京东发生过假茅台酒事件,但总体上,电商极大地消除了商品供应的不均衡问题。
现在不论你身处何处,就算在海外,都能很快捷地通过电商平台买到放心可靠的酒水等年货。
2. 90年代初:卖了栋房,买了台彩电
到1990年代,明信片、贺年片、挂历,也开始流行起来。至今,同学朋友之间写明信片的情景,还深深地印刻在80后的脑海中。
还有很多家庭,已经开始更“奢侈”地尝试,把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当作年货搬回家。
贵州黔东南的一个基层干部回忆,在1993年春节前,一栋老家的房子卖了1800块钱,另外又加了1000,一共凑了2800块,买了一台南京电视机厂生产的21英寸熊猫牌彩电。
而他当时工资是一个月170块。
1990年北京电视机零售价格
卖栋房买台彩电,放在今天绝对让人震惊。
根据统计数据,黔东南州非私营单位人员2017年平均工资71795元,一个月将近6000块钱。
今天,一个月工资就能买到一台70英寸4K超高清智能网络平板液晶电视机。而且,第二天就能免费快递到家。
而且,单单就一个电视,这些年来完全可以用“颠覆”来形容。
现在的智能网络电视,不光能看电视台节目,还是看网络视频。和上世纪,电视机动不动就满屏雪花不同,现在的电视机影音效果更棒。
土豪选择也更加任性。两年前,王思聪就花了50万,买了台100英寸的索尼Z9D,只为更好地看LOL(游戏“英雄联盟”)。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当时,王思聪高调宣布:自己买下了世界上第一台Z9D。
不成想,有好事者翻看新闻发现,湖北一名李先生在苏宁易购买了一台100英寸电视,而且时间早于王思聪,这台电视的型号也正是SONY Z9D 100英寸版。
据说,当时光为了运送安装这台电视机,苏宁易购就花费了2万块。
前不久,苏宁旗下PPTV首批推出五大系列全面屏新品,率先实现全面屏电视从入门级到旗舰级的全覆盖。
全面屏的到来,对于过年买大件的消费者来说,绝对算得上升级体验的绝佳选择。
3. 新千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
进入2000年后,更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人们把钱花在了更多、更加丰富的商品上。
在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左右,农村居民也下降到50%。
这个恩格尔系数就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般来说,越穷,为了维持基本生存,那么食品支持也就更多。
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一个界定: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也就是说,在2000年,中国居民已经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这个阶段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娱乐、健康养生。
那句人人都知道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背后的公司就创立于1997年,还有那个已经倒掉的三株口服液。保健品在1990年代涌现,可以说并非偶然。
而在2000年时,对北上广和西安、成都、武汉等6个城市1200多名居民调查显示,有20%家庭在春节将有旅游方面消费。
32%的家庭计划购买电脑。
中国恩格尔系数变化
而在今天的年货,和2000年相比,仍然会让当时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在2019年年货节发布会上总结,当下的消费呈现四大趋势:颜值经济、直男经济、养生经济、宠物经济。
比如,90后的小伙子开关注自己的容貌,颜值经济成为年货的一部分。
还比如,不光人要过年,宠物也要过年,现在90后养狗每个月养狗1千到3千。猫狗双全,才算走上人生巅峰。
再比如,直男经济,现在换手机最勤是95后男孩。
当然,还有越来越热的养生经济。根据苏宁易购最新数据显示,养生壶加枸杞子销量增长了242%。
4. 年货背后的力量
纵观40来年,中国人年货“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普通人的钱包越来越鼓。
1978年,在工业重镇四川绵阳,职工年收入为527元,农民纯收入只有174元。
到1982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0块钱,农村只有346元。
三五百块钱,放在现在也就是三五朋友随便下顿馆子的花费,但在40年前,却需要一个人整整赚一年。这样简单类比,不够严谨(没有考虑通胀等因素),可中国人收入的急剧增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经过10年左右,每年GDP平均超过10%的增速,当中国走进1990年代,中国人钱包比10年前鼓了四五倍。
很多中国人已经不再为吃饱穿暖发愁了,家长也不再为怕孩子偷吃,专门去藏年货了。
新衣服,烟酒、茶叶、水果,是城市家庭年货的必备品。
其实,在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提速,中国生产能力的极大拉升,人们能够买到更多、更丰富的产品。
人们的钱也更加厚实。到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279、4254元,是10年前的4-5倍。
整体来看,到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近2.6万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
5. 年货中的时代发展趋势
还有一个力量不可忽视,那就是:技术。
尤其是互联网。
到2000年,全国一下“冒出”700家左右的电子商务网站,从此,中国大众消费开始步入“电商时代”。
近二十年来,市场竞争,大浪淘沙。
这种激烈的竞争,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在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双11、818等,正成为中国人的购物狂欢节。
在竞争压力下,电商也在绞尽脑汁地吸引消费者。
这几年,出现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线上和线下互利共生,线上线下融合纵深发展,线上向线下渗透更为明显。
阿里巴巴和零售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京东号称大规模走向线下,尽管进程看上去十分艰难。
智慧零售玩家苏宁易购成为最大看点,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的“双枪侠”,在今年春节依托苏宁小店和苏宁拼购,拼杀年货市场。
短短四十年发展,中国人的年货从米面肉,到家电、电子产品,从凭票供应到网购、线上线下融合。
不论是内容,还是采购方式,中国人的年货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年货,我们看到了中国几十年的巨大发展。
而最根本的则是,中国的巨大发展为中国人提供了采购更加丰富、多样年货的可能。
最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巨变中的参与者、见证者。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是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财经自媒体。正能量的局长专注原创,正说时势,解码财经,分享洞见,在这里,我们一起穿透信息的迷雾,发现真实的中国。
新西兰移民干货精选
移民家园网免费评估
点击阅读原文,享受您专属的移民自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