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学生补课时长冠绝全球!史上最严厉减负措施来袭

2019年01月13日 北美报告



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教育减负之路没有尽头

教育的话题总是很沉重,就像中国孩子的书包一样沉重,就像中国孩子的课业负担一样沉重。



所以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中国教育部联合九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这份《通知》也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最全最细致的中国孩子减负文件。


黄三水说,凡是严厉禁止的通常都是屡禁不止的。教育部出台史上最严厉减负举措其实就意味着中国孩子遇到了史上最严重的补课负担。


早在2015年,经合国家组织(OECD)就做了一项名为“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小学生在课外学习时间每周达到17小时。而此项调查同时评测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地的中国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结果是惊人的每周人均27小时!


黄三水提醒大家说,平均27小时每周和平均17小时每周的差距是每周10小时,折算到每天就算1.5小时好了,那意味着中国孩子在保证玩乐和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每天要牺牲1.5小时的睡眠,如果不牺牲睡眠就要牺牲7+1里的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黄三水认为,所有看这篇文章的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都能无比深刻的理解,这个时间差意味着什么。而这份报告的最终结论是中国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领跑全世界发达经济体。


不过小编以自己身边亲友的切身体验告诉黄三水,这个数据是极其保守的,在国内的一二三四线城市,中学生早6晚12的作息才是常态,小学生早6晚10也是常态。至于睡眠的问题,从来就是个奢望。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2015年,中国57%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每天9小时,而同年美国睡眠基金会建议6-13岁中小学生每天睡眠9-11小时,14-17岁的大孩子也需要每天8-10小时。


可以说中国孩子都是在瞌睡中度过学生时代的。


教育部在《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中国教育中的一道难题,从建国之初就已经存在,被称作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顽症。”


毫不夸张的说,这项顽疾已经阻碍了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影响了中国的人均GDP,动摇了中国的人力资源战略,改变了亿万中国家庭的生活观念。


在很多媒体的描述中,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压在中国家庭头顶的一座大山。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家长有40%认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只有23.99%的受访学生可以睡到自然醒。另外的76.01%只能依靠闹钟和家长,而所有中小学生中的29.26%睡眠根本不足8小时。


62%的受访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课外辅导班,另外38%的学生尽管没有参加课外辅导班,但也花掉几乎一样的时间在课外学业上。


所以52%的家长认为,中小学生的压力一样大,升学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还有32.58%的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效率不高或者有意引导孩子参加补课,客观上加剧了孩子课业负担重的问题。


即便如此,也至于70%的家长支持教育部的“减负”计划,而另有30%的家长质疑说,减负之后如果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责任谁来负?


黄三水说,这是天问。



遥想三水当年,昼夜不分恋爱不谈,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喜怒哀乐爱与哀愁,经过高中三年的打拼, 仗着自己的身份证是310开头才连滚打爬钻进了一本大学。但在学校里让三水汗颜的是外省同学600多分的高考成绩足足比自己多了200分,也是那时起,黄三水才知道在补课这件事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上海娃认为的补课地狱在很多其他城市的学生看来无异于天堂。


转眼20多年过去了,教育部的减负指令一代又一代,比华为手机的更新速度还要快,但很显然2018年12月之前的所有减负措施都是苟且。早已伴随着一茬又一茬苦逼的年轻人随风飘向远方。


现在的中国小孩尽管有着极低的出生率保驾护航,但仍然以全世界最重的课业负担成为全世界教育界的笑话。


比如麻省理工在新学期提前录取中没有招收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高中生,比如哈佛耶鲁等常青藤大学公开宣布不欢迎中国学生,比如纽约市长告诉媒体因为华裔小孩爱补课所以要改变重点高中录取规则。


在很多人眼里,在北美名校眼里,中国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原罪,阻碍了中国孩子在世界顶尖学府的求学之路。


黄三水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家长支持为中小学生减负,但只有不足2成的家长会考虑在未来6个月内减少孩子的补课时间。


原因也很简单, 减负虽好,但孩子的成绩更重要。如果招考制度不变,为了录取分数只能继续补课。


国内一家媒体在提及此事时表示,1955年至今,国家级减负令发布了将近二十道,省市级减负令超过上百道,但时至2018年末,中国孩子的负担只增不减。应该反思的除了学生和家长,是不是还应该有相关部门?



所以2018年12月2日正式出台的新版《减负通知》甚至把课外补习机构和民办教育机构首次列入整治范围。不仅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还要求社会给学生减负。


但黄三水说,只有减负不减分才是真减负,否则都是扯淡。


因为绝大多数家长宁愿孩子有个痛苦的童年,有着灰暗的回忆,但也不希望孩子在成年后成为社会底层,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品尝卑微。


在某种意义上,课外补习消费的不是学习能力更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全民的焦虑情绪。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全体中国家庭的心结,则再猛烈的减负只能是一记空炮。


教育部说截至2018年,全国总计调查了校外培训机构40万所,其中存在问题机构27万所,已完成整改21万所,完成整改率达到了77.42%。


但教育部没有说,世界一流大学是不是重新拾起对中国学生的信心,中国的课外补习有没有继续打击世界一流大学招收中国学生的意愿。


黄三水说,为了名校和前途,教育部可以给大家减负,但家长们真的愿意给自己小孩减负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郭星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