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悉尼涂鸦街,如置身画廊

2020年01月07日 澳微帮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朱晓琳】曾是人人喊打的街头涂鸦,在不少国家的城市已经成为旅游资源,澳大利亚悉尼市不仅将代表性的涂鸦作品称作“街头艺术”,将优秀作品列为文化遗产,还设立了基金会鼓励有创意的艺术家在街头涂鸦,开设了人气火爆的“涂鸦之旅”。笔者就曾跟随悉尼新镇的漫画家克瑞格来了一次涂鸦艺术之旅。

涂鸦大本营

逛悉尼涂鸦街,如置身画廊

上下图分别为新镇和唐人街的涂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的内城区,包括恩摩尔、埃斯基内维尔、坎珀当、唐人街等地区,出现了以涂鸦为代表的街头艺术,形式包括大型彩绘壁画、手绘或喷涂的政治口号、喷涂半抽象图案、名字标签、街头海报以及雕塑物品等。其中不乏优秀作品。最初这是一群反主流的小众人群的活动,通常是在未经批准的状态下创作的。因此那个时期的画家们在警察眼里像过街老鼠,抓住就重罚。

克瑞格已经在新镇生活了近10年,他对这些街头涂鸦如数家珍,和许多创作者都是哥们儿。

新镇在二战后因租金便宜,吸引大量欧洲移民入住。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邻近悉尼大学,这里成为大学生们租住的热门地。也带动了周边影院、剧院、酒吧的蓬勃发展,使得新镇成为悉尼小众文化的摇篮,更能包容涂鸦这样的另类艺术。今天的新镇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个性小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年轻人在废弃的厂房、破败的街巷和阴暗的车库墙壁上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社会、政治和人生的认知与感悟。他们手绘的壁画、喷涂的抽象图案、犀利的政治标语和独特的街头海报给这个原本有些衰败的街区带来了新的活力,近年更成为悉尼旅游的观光亮点。

但是澳大利亚民众对于街头涂鸦的态度却呈现两极化。有部分民众认为涂鸦损坏了建筑物的外观,有的民众则认为涂鸦展现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在澳大利亚,在法定涂鸦区域或取得住户同意之后在私人住宅的墙面上进行涂鸦,是法律允许的。除此之外,要受到处罚。除了要清理墙面,还得支付一大笔罚款,甚至有可能被判坐牢。一些涂鸦艺术家常常冒着被拘捕的危险在街上喷画,克瑞格坦言他的朋友曾被抓多次,但是入狱也无法扑灭他们心中那团涂鸦的火焰。

成为街头艺术被认可

逛悉尼涂鸦街,如置身画廊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悉尼政府机构发现街头涂鸦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屡禁不止,而其中不乏可圈可点的作品,甚至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于是一些区政府便开始改变策略,从不分青红皂白地重罚创作者变为软硬兼施,引导为主。使得涂鸦这种艺术形式逐渐偏向于大众审美的品位,于是涂鸦这个名字也摇身一变,被称作“街头艺术”。它可以让艺术家的作品最大限度地接近大众。当你在一个公共空间欣赏作品,周围的建筑、街区、来往人流都会成为你现场感受的一部分,这和在不食人间烟火的画廊或者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是完全不同的。

政府的设想和大部分创作者一拍即合。因为他们的初衷并非像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下涂鸦者具有反政府的理念,只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作品,他们不愿受传统的画廊展示等方式的限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直接与公众交流,使作品更大程度得到推广。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机构邀请艺术家去不同的地点创作,艺术家就会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创作。克瑞格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些街头艺术家的作品就赢得了社会的关注,他们继而得以与画廊签约。

为涂鸦艺术牵线

政府态度转变的背后也有经济利益的考量。墨尔本的涂鸦街霍西尔巷已经成为当地一个很著名的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这让悉尼的一些区政府也羡慕不已。于是在悉尼,涂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已经不再被视为异类或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其中新镇所在的内西区政府就开始了称作“完美匹配”的活动,旨在引导鼓励艺术家在公共场所创作合法的创意作品。主办方将艺术家、居民、企业、业主聚集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让大家碰撞思想火花,共同在公共场所创作出奇妙的新街头艺术品。居民可以提供他们的墙壁由艺术家改造。艺术家提交他们的设计和想法,委员会扮演月老给双方牵线搭桥。

2019年,委员会委托艺术家们创作30多个新的街头艺术作品。委员会精心绘制了悉尼街头主要涂鸦作品的详细地图,甚至有一个赞助机构筹集了大笔资金,在悉尼市内提供了4000平方米墙面,让艺术家们的灵感尽情释放。悉尼西部的“雄鹿酒店”有一条墙面满是涂鸦的街道,近日这条特色街道被“涂鸦街旅游”收入澳大利亚文化遗产旅行路线。

3小时的游览中,我感受到创作者的能量和强大的气场。克瑞格说:“新镇就像是一个开放的画廊,居民、游客都是画家。”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