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乎
@Yuan Gao
出国留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可能帮助我达到了我的原生阶层一辈子也无法达成的水平。
我是武汉人,然而我的父母是我们城市里收入可以说在底层的那一类人,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过得极其简朴,此处按下不表。
我们家到我高考那一年是这样的情况:负债7万,无存款,父母二人收入总和大概3000人民币。
我高考考上了武汉大学,当时的学费好像是4800(还是5800)一年,住宿费和其他杂费加一起可能2000不到。我妈原本想给我800一个月的生活费,但我坚持只要了600,我想的是在校内可以勤工俭学做点兼职,这样能减轻点父母的负担,要知道200块他们能过一个礼拜了。
可能这所有的钱加在一起对于我们城市的寻常家庭并不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尽管如此,我的父母仍然为我的学费发愁,最后是我小姨借了我1万元去注册的。
然而改变我命运的事情发生了。我入学后参加了新加坡政府奖学金项目的选拔考试,并且成功被录取。当时全国有13所“985高校”有这个项目,全国录取了300来个人,我们学校录取了30个。
这个项目基本解决了我们家的所有问题:它包括了4年在新加坡的学费,每个月500新币(大概2500人民币)的生活费,住宿费以及保险。
后来的一切也就顺风顺水。大二的时候去了欧洲交换半年,游历了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捷克、西班牙、瑞典和挪威。
大三暑假去了美国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亚太总部实习;大四结束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并且入职美国另一家500强的fintech公司亚太总部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如今已经是衣食无忧,短假期可以去东南亚著名海岛,长假期可以去欧美澳大利亚,并且我终于在家乡买了一套小房子给我父母住。签合同的时候我妈妈都快哭了,她说这辈子不是和奶奶住就是和外婆住,从来没有自己住过。
如今再回头想,假如我没有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这个项目支持我出国,我在原来的大学,以我父母无权无钱的背景,我大三不太可能找到好的实习,毕业也无法进好的公司,更不可能受家庭资助去留学读硕士。
对比我原来大学的同学,我已经非常幸运了。即使也进入500强成为了工程师,以那时的工资水平我也不可能迅速自立并接济父母。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源于新加坡奖学金项目,我衷心地感激它。
也许对于家庭财力雄厚的同学而言,新加坡只是他们眼中一个鸡肋的跳板,无法与梦想中的英美相比。然而这却是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孩子的一颗救命稻草。
@dhchen
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体验,我之前三年呆在香港,然后现在在德国:
第一,的确开阔了眼界。
这里说的眼界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那种开眼界。其实香港/德国的繁华并不能打动我,甚至让我想笑。而是见识了各色各样的人,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
我对“人类”更加熟悉了,以前我多少对于“歪果仁”抱有某种幻想,现在没有了。看见了不同的人,但是遇到了相同的人性,我对于祖国/世界的未来反而抱有信心了。
第二,看见了不同的文化/语言/文化/生活后,我变得更加坚定而开放,内心也越发的成熟。
遇到和我认知相左的事情,我也能比较冷静地分析和处理。不是简单被意识形态和情绪所左右,而是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这一点,让我能更温柔而坚定地面对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
我一直觉得内心的改变、认知的改变才是最大的改变,而留学这件事确实改变了我的内心。不是说外国就比中国好,而是因为“它不一样”,所处环境不变,人很难真的改变。
第三,我学会了新技能。
德国和香港不同,食物真的不和我的胃口,所以我开始每天给自己做饭,虽然这件事挺浪费时间的,但是居然让我变得更自信了。因为我更确实地有一种把握了自己的生活的实际感,我也确信厨艺对我未来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也开始健身,也算是环境所迫吧。我的肌肉变得发达了,连人鱼线都有了,身体非常健康,几乎不会有疲劳感。这两件事对我的健康肯定会有长远的影响。
@蔡韵Iris
最大的功课和收获,我想就是独立。
离开家庭的呵护陪伴,第一次了解到除父母外“监护人”的概念(当时由老师担当)。
所有的决策,大到读文还是读理,选择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小到各种琐碎日常的处理,由于家人离你的生活环境太远了,只能给基于他们经验的一些建议,最终还是靠自己。
学会如何做选择的过程,其实是最宝贵的。
混迹于一堆金融精英中而不走寻常路、自己找机会上节目做主持演话剧,唯一一个干了媒体;一次次去大家都觉得危险、脏乱又吃不饱饭的地方旅行,做一些看起来没用的事;在很容易拿到国籍的时候毅然辞职回了国,再到离开带光环的稳定工作,跨界去创业……
而独立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懂得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出国前,我是个几乎来者不拒的“大好人”,吃亏也不愿跟人起争执。但渐渐在磨砺中,我更加有自己的边界,遇到不公的事绝对为该争取的权益争取到底,有明确的立场和想法,敢于表达。
@司马各
比在国内做一个小富即安的经济适用男,我更满意现在的自己。
没留学的话,我现在应该是个国内某三本毕业的、大学就开上了10万左右合资车的小开吧。5、6套房子也是不在话下的。
08年那个时候,家里有些存款,准备在南京江北投资2套房子的(08年房价4500一平,现在江北2万+),后来这笔钱用来了给我留学。
现在在国外平淡地生活着。有了小车(依然还是国内10万加合资车水平),刚准备买房(发现贷款额度不够高,墨尔本的房价还在蹭蹭涨)。国内两套房子为我换来了:一张本科文凭+一张硕士文凭+一张澳洲绿卡。
你问我值不值?我觉得值。
这么多年,除了上述物质上的东西,我学会了体谅父母,学会了自己生存,感受了人间冷暖,更让自己独立了起来。
要知道之前在国内的时候,我连银行卡都没自己去办过。出国前我被父母保护的太好了,像一个“巨婴”。我想,留学对于我来说,比在国内做一个小富即安的经济适用男,我更满意现在的自己。
提到父母,现在我和他们的情感和相处状态,都比以前更好。比起刚留学时候情感的不舍,现在的他们理解了我,也尊重了我的独立人格,不再横加干预我的选择,也不再为我瞎担心。
那是因为我向他们证明了我已经长大,他们也在某个时间点找到了属于二老自己的生活。我们双方的精神状态都比以前更好了。我拥抱了自己的人生,他们也欣慰于我的长大。
我想,真正的孝道,不是以陪伴父母为借口去逃避独立,继续依赖。而是告诉他们—这是我的人生,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谢谢爸妈,我想天下父母对于儿女最大的期待也莫过于此吧。
他们辛劳了一生,不应该继续去为我这个“巨婴”再操劳白头。而是他们也可以放心地去拥有自己剩下来的人生吧。
@USshare
留学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一步举动。这也是我后来一直在鼓励很多留学生留下来的原因。
正常来说,如果我不出国,我在国内读的是土木工程,按照同学的平均发展水平,现在估计也是在2-3线城市安家,有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也可能也比较辛苦,会常常出差。
直接用钱来衡量的话,应该是年薪在20万左右。 主要头疼的还是孩子的教育和医疗问题。 如果没有买房的话(likely),现在应该压力还是很大的。
大三的时候选择出国还是很有魄力和勇气的。06年的时候美国大学的学费和现在差不多,可能还贵一点点(当时的汇率是1:8)。主要是家里穷,父母在我决定出国的时候,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20来万给我,算是我的所有留学的费用。
我知道在美国我不止要赚生活费,第二年的学费也得自己去弄。 当时并没有考虑太多,就一个想法,我可以赚到学费,我可以找到工作。
后来在美国的前两年应该是我人生当中最辛苦,压力最大的两年。我学过修车。在中部读书,坐火车到纽约买出事故的车,基本完成自己的维修后开回中部卖给别人,运气好的时候一辆车可以赚4000美元到6000美元。
因为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赚钱上,而且课程压力又及大,每个学期都是18个学分,第一年结束后我GPA不到3.0。但是我总算是把第二年的学费给赚到了,还能贷款买个房子出租给学生和自己住。
去美国的前两年是最有激情和最能吃苦的。我清晰的记得我刚到美国的第一周,感觉什么东西都好贵,吃了一周的cup noodle和饼干。
后来研究生为了拿全奖,也是一个一个老师的问,而且不止问一次。 整个学院都被我问过好几遍, 最终还是有老师不嫌弃我的低GPA,和没有GRE的情况下给了我全奖(让我帮他做了一个夏天的实验,还给了我一小时15-20美元的工资),这是我非常重要的一步,不然我觉得我很难在美国呆下去。 我至今还是非常感谢那个教授的。
2010年毕业的时候,经济危机,但是当时的我居然拿到了纽约一家比较大公司的offer。当时,中国留学生唯一的一个,算是院里面的留学生中不小的震动。
后来的路就比较顺了。包括转行,去咨询公司BCG。直到从BCG辞职出来之前,工资也拿到了20多万美元。
现在拿了绿卡,在美国也有几处物业,国内前两年也买了一套房子,能开S550,想去哪里度假一般都能去,不太需要担心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因为不出意外,孩子应该会在美国生)。
我觉得我是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包括现在英语都没有说的特别利索。大部分的人如果做好奋斗的准备,美国是给你非常大的机会的。
@BrianRWang
很难说对一生的影响,就说对现在吧,毕竟我也只是出生于94年的年轻人。为求学走过的城市:成都,香港,高雄,旧金山,厄巴纳(算是大芝加哥地区)。
这五年走过的城市还有:北京,上海,深圳,无锡,苏州,常州,南京,杭州,宁波,台北,纽约,首尔,华盛顿-北弗吉尼亚,迪拜,洛杉矶,圣何塞-硅谷。
一直相信自己是一个精力十分旺盛而且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立志30岁前探索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约旦的佩特拉山谷、突尼斯的罗马人遗迹、北意大利宁静的乡野教堂,还有能让聂鲁达写下壮丽诗篇的南美高山。
我不敢说我究竟比留在国内读清北的同学优秀在哪里,但我可以自信地说本人本科期间的成绩、科研和社会活动直博清北问题不大。
我也自信自己取得今天的一切绝非曾经考研的同学说的“轻而易举”(我本科生时代和数学基地班学数学,和物理拔尖班学物理)。
可能也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原来在全世界各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精彩的生命与活法。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以及理解,对生命也有不同的定义与理解。这是18岁的那个我完全无法理解和想象的。
可能这也是美国的大学与社会教给我的东西之一吧。“Just don't judge,”多元化的人生价值与取向观念。
其次也更加清楚要享受更精彩的人生,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需要“knowledge”也需要“labor",精于自己的学业,也准备好在事业中面临一切挑战。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关于留学,你还有哪些问题?
欢迎大家添加下方微信
或拨打免费咨询热线 400-889-6637
我们专业的顾问老师会为你提供
免费的在线咨询服务哦!
(添加小易君,免费线上咨询)
新梦留学频道
欢迎免费订阅“新梦留学频道”,公众号将定期推送海外留学信息、院校资讯、申请面试技巧等最新资讯!点击公众号菜单,获取更多海外留学各阶段,包括高中、本科、研究生等干货信息。更有权威专家坐镇,免费提供专业的留学规划。海外各院校优秀导师随时交流、分享经验,为您赴美留学指路。
该号是由专注英语系国家留学,服务近万赴美学子,拥有18年历史的口碑服务商新梦留学运营。想为孩子定制个性化海外留学方案?马上拨打400-889-6637提前预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