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华话题上比声高,狭隘短视之举将有损澳大利亚自身

2022年05月17日 澳微帮


基于极端的好战思维,捕风捉影地捏造莫须有的所谓“中国威胁”,通过制造耸人听闻的话题来引发民众恐慌,这种拙劣伎俩只会进一步破坏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


5月21日,澳大利亚即将迎来三年一度的联邦议会选举。当前执政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和最大的在野党工党,以及一些中小党派和独立议员将对众议院的151个席位进行争夺。


目前,选战已到最后的冲刺关头。最近几周的民意调查显示,反对党工党近来不断崛起,已经开始反超。但通常而言,执政党一般会占据优势,易于调动各种资源,调整政策以应对挑战者。因此从整体选情来看,两大党仍呈胶着态势。在这一背景之下,涉华议题也屡屡成为焦点。


靠打“反华牌”博眼球


在经历两年多的新冠大流行冲击之后,澳大利亚经济呈现出不景气的态势,尤其是服务业、旅游业、教育业等产业受挫十分严重,通货膨胀的迹象也已显现。而近年来澳大利亚异常天气屡现,丛林山火和洪涝灾害交替爆发,也给当地人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在澳大利亚本次选战期间,经济、民生和气候变化应对成为主要的议题。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国内议题之外,澳大利亚一些右翼政客出于狭隘、短视的政治动机,再度祭出“反华牌”。他们无中生有地捏造和炒作“中国威胁论”,在反华话题上比声高,在民众中煽动对华恐惧,意图籍此制造反华票仓,进而扮演强硬的政治形象,企图博取选民关注,拉拢选票。


在反华话题上比声高,狭隘短视之举将有损澳大利亚自身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右一)和反对党领袖安东尼·艾博年。图源:scmp


近来频频遭到澳方攻讦的中国和所罗门群岛安全合作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去年11月所罗门群岛发生针对中资企业和华人华侨的暴力动乱之后,为提升本国警务队伍的执法能力,所罗门群岛政府邀请中方给予援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同中方签署安全合作协议。中所两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开展双边合作完全是两国之间的事情。但是澳大利亚一些反华政客借题发挥,恶意歪曲中所合作。他们毫无根据地声称中国将在所罗门群岛建立军事基地,几次三番胁迫所罗门群岛政府,企图阻止该协议的签署。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竟然对中国划下所谓“红线”,而澳国防部长达顿则公然威胁称要“为战争做好准备”。


澳方的霸凌行径不仅仅是对所罗门群岛主权和内政的干涉,更是对中国外交的公然挑衅,而堪培拉的这些政客们所破坏的正是澳大利亚在国际社会中的声誉和公信力。


与此同时,反对党工党也“不甘示弱”,工党领袖阿尔巴尼斯和影子外交部长黄英贤指责执政党在南太平洋政策上对中国不够强硬,宣称如果工党胜选,将改变澳大利亚对南太地区的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中国的排挤和打压力度。就连前总理陆克文也加入了这番鼓噪中,对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经贸合作和援助项目进行歪曲和攻击。


此外,澳大利亚军方近日也突然爆料,声称一艘中国军舰出现在西澳大利亚附近的公海上,指责其从事“间谍”活动。澳国防部长达顿立即大肆炒作,称这是中国的“侵略行为”。


拙劣伎俩只会破坏关系


然而,基于极端的好战思维,捕风捉影地捏造莫须有的所谓“中国威胁”,通过制造耸人听闻的话题来引发民众恐慌,这种拙劣伎俩只会进一步破坏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


事实上,近来澳大利亚不断扩充军备。一方面增加国防预算,购买军械装备,并计划在澳大利亚本土制造和部署陆基导弹,另一方面连同美国、英国拉帮结伙,建立AUKUS军事同盟机制,建造核动力潜艇,甚至有军方高层官员公开扬言对中国的“战鼓正在敲响”。


在反华话题上比声高,狭隘短视之举将有损澳大利亚自身

莫里森与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虚拟联合新闻发布会。图源:smh


自2017年以来,澳大利亚方面为支持和推进美国旨在遏制和打压中国和平发展的“印太战略”,积极在亚太地区充当反华急先锋。中澳两国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遭到持续不断的破坏,双边关系已经降至前所未有的低谷。


望客观理性看待中国


中国和澳大利亚自1972年12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今年正好50周年。


50年来,在两国政治家和人民的长期不懈努力下,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迅猛发展。两国的贸易额从建交时的不足1亿美元,而到2021年达到2312亿美元,中国稳居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在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还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际游客和国际留学生的来源国。


一个健康、稳固的中澳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间平等互利的合作与交往,也有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无论竞选最终结果如何,堪培拉很快将迎来新一届政府的入主,而澳大利亚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也将可能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但正如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最近发表于《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的文章中所言,希望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和中国的政策,从澳大利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采取积极的对华政策,在相互尊重的政治基础上与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澳关系早日回到正确轨道。”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陈弘(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编辑 深海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