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刘胜军微财经
ID:caijingknowledge
商学院讲述颠覆式创新时,有一个词叫“跨界打劫”。以往,经济学家是最牛的,动辄就跨界评论从房地产到教育医疗宇宙间所有难题。
如今,经济学家也被“跨界打劫”了,“劫匪”是以吴晓波、罗振宇为代表的“知识商人”。岁末年初,“粉丝们”不再期待经济学家指引未来,而是眼巴巴地等待“知识商人”为自己“开脑洞”。
人设开始崩塌
在首都机场,我看到了吴晓波年终秀的广告;在深圳机场出口大屏幕,映入眼帘的是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广告。
一年一度,场面依旧宏大。
被吴晓波拉去站台的许知远略带调侃地说:
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在现场,这是我人生最接近成功学的一次。其实我也没想到我会到这里来。关键是,这么寒冷的天气还要假装非常有热情。
依然是大胆的预测、数不尽的脑洞。但观众已经悄然改变。自媒体人开始“发现”吴罗演讲中的“漏洞”。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开来:
年轻人看罗振宇和老年人吃权健,本质是一样的。
腾讯《大家》专栏发布媒体人孙旭阳的一篇《年轻人迷信知识付费=老年人买权健?》指出:
以激发群体恐慌感吸引流量,以满足安全感和尊贵感促成交易,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跟权健做保健品大体一致。
这种类比或许过于残忍。澎湃新闻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口气更为客观些:
• 权健已经因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了,罗振宇再不堪,也不能与权健相提并论吧。那不光是对罗振宇的苛责,更是对权健的过度宽容。
• 对于罗振宇和他的罗辑思维,我一贯是不太感冒的。不仅因为在求知这条路上,我不喜欢吃别人嚼过的馍,还因为罗辑思维曾未经允许转载过我的一篇文章。虽然我与他们联系之后,他们补上了转载稿费,但这桩小事给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尊重知识产权的觉悟都没有,做哪门子的知识布道者呢?
• 知识付费的热门产品,注定是碎片化的、短平快的,也难以避免鸡汤味。假如一个人试图通过在网上买一些专栏,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注定是痴心妄想。但是把小白培养成专家不是罗振宇们的使命,而是大学的使命。
• 我更愿意把罗振宇等知识商人的胜利,看做一场大型的千金买马骨般的社会实验。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未来,人们试图通过跟随一些“先知”,来减少内心的迷雾。受众们或许没有做出最好的选择,但也不应该遭受嘲笑,毕竟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鉴别知识。
• 希望人们能够早日明白,求知的路上没有捷径,也没有万能的“先知”。也希望知识付费的热潮不要在钞票声中留下一地鸡毛,而是能真正为开启学习型社会提供动力。
吴晓波与罗振宇:“知识商人”的硬伤
吴晓波和罗振宇都不是经济学家科班出身。两人都毕业于新闻系,都做过媒体人、主持人。与罗振宇相比,吴晓波至少还写过《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财经作品。
他们当然很聪明,也很勤奋。但聪明勤奋不能代替专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如此。
自媒体“叁里河”评论说:
罗胖强就强在用新瓶装旧酒,造新词,用陌生语言生机勃勃的表现张力让你折服。比如“小趋势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长期主义的人生算法”。都是永不犯错但是朗朗上口的车轱辘话。这是职业病,罗振宇是央视出来的。
如果你在面试时遇到一个广院学过播音主持的毕业生,你就会发现他无论问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一个磕碰没有,但是问题等于白问了。主持人是被训练出来的,话可以白说,但不能出错,也不能停下来冷场。
自媒体“经济学家圈”挖掘了知识商人的“小错误”:
01
吴晓波称:2017 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大幅减税,让美国的 2018 年成为近 30 年来经济增长最好的年份。
事实打脸:30 年前是老布什,美国 GDP 是 4.2% ,20 年前是克林顿执政,1998 年美国 GDP 是 4.45% 的增长。按照季度环比指标看看,特朗普的 2018 年也干不过 2014 年9月奥巴马同志的业绩啊!
02
吴晓波:2018 年,中国名义 GDP 增长最快的都是中部城市,贵阳、西安、郑州、武汉、合肥,这些城市的名义 GDP 增速都超过了 10% ,所以中部崛起是一个重大的现象。
数据打脸:在 2018 年前三季度的名义 GDP 增长最快的城市取 TOP10 分别是:西安(16.5%),泉州(14.7%),深圳(13.8%),青岛(13.8%),福州(12.7%),武汉(12.6%),郑州(12.5%),济南(12.3%),台州(12.1%)。吴晓波所说的这几个“中部城市”如果按照剔除物价上涨后的“实际增速”如下:贵阳同比增长 9.8% ;西安增速 8.2% ;郑州 8.2% ;武汉 8.3% ;合肥 8.4% 。
03
吴晓波说:今天,中国是全球机器人公司最多的国家,有 2600 家机器人公司。
数据打脸:中国电子协会 2018 年 6 月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中指出,截止 2017 年,全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达 6500 余家。
比吴晓波更不专业的“鸡汤大师”罗振宇下面这张 PPT 引起了众怒:
这句话纯属杜撰。巴菲特最接近这句话的英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在过去 238 年中,有谁是通过押注美国衰落而成功的?(who has ever benefited during the past 238 years by betting against America?)。
罗振宇的引用不仅仅是翻译不准确的问题,而是严重的“作风和路线问题”。俞强评论指出:
• 这是一个事实判断。在巴菲特的语境中,他是为了陈述事实的同时,帮助投资者确立定力和信心。可是到了罗振宇这里,变成了价值判断。
• 杜撰或者篡改名人名言以增强自己言论的说服力,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恶趣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商人重利轻别离”。知识商人当然不是为了情怀。市场经济谈钱并不庸俗,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千年古训。
2018 年投资者最为痛心疾首的莫过于 P2P 爆雷了,多少人的血汗钱一夜之间消失。
于是乎,罗振宇和吴晓波早年代言 P2P 产品的陈年旧事被翻出来。罗、吴二人分别于 2015 年和 2016 年代言过贝米钱包,并都推出过与该产品联名的定制礼品,分别是书籍套装《送给现在和未来的有钱人》和“ 2016 贺年版吴酒套装”。
2018 年 7 月贝米钱包爆雷,不少自媒体读者因此受害,但向罗振宇们的申诉却都石沉大海。虽然很难追究吴晓波罗振宇的法律责任,但考虑到罗振宇、吴晓波的“精神教主”超级影响力,社会责任难逃。
“知识商人”须有“敬畏之心”
吴晓波罗振宇代言 P2P,看似偶然,其实是缺乏“敬畏之心”的必然。
在他们之前,已经有一位大咖因此而中招——郎咸平多次因为代言 P2P 被愤怒的“中国大妈”围困。
当年,郎咸平比今日吴晓波罗振宇风头更健,被誉为“郎旋风”。实事求是地讲,早年的郎咸平在学术研究上颇有造诣,堪称华人经济学家中的翘楚。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日囧境的:
• 违背学者的基本底线,一味迎合群众心理需求,煽动性地传播各种惊人的预测和观点,语不惊人死不休,四处开炮,把煽动和忽悠当作核心竞争力。这一策略一度颇为奏效,但他忘了,林肯说过:
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 以赚钱为出发点。演讲赚钱本身也是市场经济,无可厚非。但是不断抬高身价、唯利是图,就是给自己挖坑。经济学上有个现象叫“逆向选择”:“如果你的广告收费太高,愿意找你做广告的更有可能是“高风险客户”。郎咸平、吴晓波、罗振宇都中招 P2P,看似偶然,实则是规律使然。
最早警告吴晓波的是他的复旦师兄 FT 中文网原主编张力奋。师兄当面问吴晓波:
你现在离商业到底有多远?
还有一个问题,师兄一直没有当面问吴晓波:
你怎么保证你仍然是一个优秀的、独立的写作者?
吴晓波给出了一个很能体现江浙商人“狡黠”的答案:
师兄,我想答案是有的——作品和时间。
笔者奉劝吴晓波罗振宇们,务必秉持“敬畏之心”才能行稳致远:
• 要敬畏专业,不要把自己视为“无所不知的教主”,预测有风险、跨界须谨慎;
• 要敬畏市场,没有人可以预测市场战胜市场,巴菲特也做不到;
• 要敬畏规律,“知识付费”可以尝试,但不能夸大“疗效”,否则权健的下场就是榜样;
• 要敬畏人,你面对的不仅仅是粉丝,还有形形色色的“崔永元们”。
“知识商人”,只有敬畏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商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感谢公众号“刘胜军微财经”授权转载!
作者:刘胜军
来源:刘胜军微财经
平台: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