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情与大变局之下,美俄也好,英法也罢,等各大势力都在未雨绸缪。按理来说,为了维护本国利益,适当布局也无可厚非,但像澳大利亚这样罔顾事实、张口就来的势力,多多少少都有些令人厌恶。
相比之下,实力不济的立陶宛,显得更加自不量力。
11月14日,世界发生了3件意味深长的大事,为了给美国递交投名状,立陶宛可真是拼了。
先来说说第一件事,立陶宛主动求助日本。
在接受日本采访时,年仅39岁的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表示,中方正在对立陶宛施加“经济压力”,呼吁日本与立陶宛协调对华施压,以告诉中方,胁迫是不会取得成果的。
日本媒体的论调是这样的,“立陶宛外长呼吁日本和别的民主国家,共同对华施压”,可见立陶宛有多么不怀好意。
兰茨贝尔吉斯还不忘强调,美国支持立陶宛的对外战略,对立陶宛而言,这很有意义。
很快,“立陶宛找日本帮忙”的消息,就在日本引起了不小反响。伺机而动、不安分的日本右翼势力,的确有附和立陶宛的倾向,但对立陶宛冷眼相对、讽刺立陶宛“不自量力”的发声,在日本同样不少见。
有的日本民众说到,“为了毫无瓜葛的国家而铤而走险,立陶宛就是个傻瓜”,由此可见,立陶宛替美国当马前卒的行为,在日本也引起了感慨。
说到底,很多日本民众也想调整对外战略,而不是简单的唯美国之令是从。
至于日本政府怎么回应立陶宛,拭目以待吧。
第二件事,德国疫情告急,默克尔被批评了。14日。默克尔公开表示,呼吁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德国民众,尽快采取实际行动,接下来一段时间,德国的处境将变得非常艰难。
因为气温急转直下、“德尔塔”变异毒株肆虐、德国政府和民众放松警惕、默克尔忙于德国大选等原因,德国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已连续多天超过3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随着疫情反弹,德国医疗系统再次陷入了不堪重负的局面.
缺乏准备的默克尔,对此也只能长叹一口气。
因为德国疫情肆虐的原因,默克尔受到了谴责。
不少德国民众认为,德国大选期间与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出现了权力真空期,默克尔话语权的下滑、柏林的缺乏准备、德国民众的大规模聚集,种种因素碰到一块,德国疫情随之反弹,默克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默克尔即将告别德国政坛的当下,德国疫情再次肆虐,的确不是什么好消息。
在接受采访时,默克尔曾表示,在执掌德国的16年,自己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难民危机与新冠疫情。由此可见,在默克尔看来,阻止疫情肆虐比解决欧债危机还难。
随着寒冬到来,美欧韩国的疫情,都在迅速反弹,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全球已成为一个整体的当下,没有谁能在疫情之下独善其身。不管怎样,在控制疫情这个问题上,世界各国都应该加强合作、摒弃分歧,而不是互相扯嘴皮子与抹黑别国。
唯有共克时艰、团结一致,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各自为战、互相针对,终究只能是延后“战胜疫情”的时间。
全球经济寒冬之下,各国是时候放下成见了,因为情况的确不妙。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美国的确得好好想想了。
第三件事,利比亚政坛大地震,卡扎菲之子卷土重来。当全球都在注视着俄乌对抗、美伊和解、印巴冲突、美俄角逐之际,北非局势也在悄然生变。
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1,卡扎菲之子塞义夫重出江湖。14日,俄罗斯透露,塞义夫已经决定,接下来将参加利比亚大选,角逐利比亚总统宝座。
作为卡扎菲之子,塞义夫可说是命运多舛,2011年曾被“的黎波里某一法院”判处死刑,最后侥幸逃过一劫,在2017年被民兵组织释放。
2020年10月,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利比亚达成了停火协议,2021年12月份,利比亚大选将如期举行。
塞义夫在此时东山再起,必然做好了充分准备。
2,马克龙警告普京。不愿别国在北非与法国分一杯羹的马克龙,在13日告诉土耳其和俄罗斯,必须让为俄土而战的雇佣军离开利比亚,否则法国将采取行动。
在马克龙看来,非洲是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拥有大量石油的利比亚更不例外,岂能让俄罗斯介入冲突?
3,美国也在提前布局。不管是塞义夫的卷土重来,还是俄罗斯与法国之间的角逐,都离不开美国在幕后的布局。
接下来,且看谁能笑到最后吧。
大争之世,实力为王,利益优先,唯有保持定力、提升实力,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以及在未来站得更高、跑得更快、走得更远。
且继续砥砺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