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连续6个月抛售美债!人民币与美元渐行渐远?

2019年02月11日 北美报告



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人民币的目标终将是国际主要储备货币


美国国债早已经是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美国财政部在2月8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11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1.12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占到中国全部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



很多经济学家都表示,美国国债实际起到了锚定人民币币值的关键作用,也就是中国在过去30年发行的人民币,绝大部分是以美国国债为币值担保的。从技术层面上,美元不允许在中国境内随意流通,任何美元资产进入中国后都会按照即时汇率变成人民币广义货币,这也是人民币M2的最大来源。


各方经济学家在表达此类观点时,财政部和央行也从来不予否认。


客观的说,美国国债给了中国全球第一的外汇储备一个比较好的去处,最安全又最能保值增值


但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就算是亲兄弟两口子,怕也有分道扬镳的那一天。


同样是美国财政部,在2月8日公布的数据里还特别强调了一点,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者,从2018年6月开始,连续6个月减持美国国债,是全球最大的美国国债做空力量。



2018年6月份,中国抛售了44亿美元美债;


2018年7月份,中国抛售了77亿美元美债;


2018年8月份,中国抛售了59亿美元美债;


2018年9月份,中国抛售了137亿美元美债;


2018年10月份,中国抛售了125亿美元美债;


2018年11月份,中国抛售了175亿美元美债;


至此,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创下18个月以来的新低,而过去六个月的抛售中也是越抛越多,越抛越顺溜。2018年11月单月抛售175亿美元美国国债也创下了历史上的抛售最高点。



美国财政部也重点指出,2011年时,中国持有的美债占全部发行量的10%,而到了2018年11月份时,中国持有美债的占全部发行量的7%。


7年时间30%的下降幅度,这对于房地产市场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以慢速和稳定著称的债券市场,堪称惊涛骇浪。


而2018年底,财政部在一份公告中也公开表示,今后人民币的发行将转向以中国国债和地方债为锚的方向,也就是基础人民币的投放不再以美元兑换为主,而是以人民币债券发行为主,这个模式与目前美联储采取的美元发行模式一模一样。


不过加拿大道明证券的首席分析师Gennadiy Goldberg没有那么悲观,他认为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支撑人民币汇率。


Gennadiy Goldberg认为,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逼近整数关7的时候,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必须选择出售美元资产支撑人民币汇率。


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没有这么乐观,IMF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经济体,认为美国资产的汇率风险升高,对冲难度增大,同时美国展示的外交策略对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回报率都造成了重大挑战,所以全球多个经济体开始增持美元之外的其他货币资产,比如人民币,还有经济体选择囤积黄金对抗不稳定因素。


总之,美国国债代表的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总需求降到5年来的最低点。人民币或许在这一轮震荡中看到希望,人民币也一直希望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外汇储备货币。



美国在过去9个月里,非常强调对中国的贸易霸权,但不知不觉,中国已经在动摇美国的货币霸权。


《华尔街日报》援引债券经理Kathleen Gaffney的评论说,美联储的加息本应吸引全球资本冲向美元,但现在的情况是投资者反常规操作,除了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下降的原因之外,其他货币的竞争必须重视起来。


所以当美国财政部2月8日的报告公布后,各方分析师纷纷表示,美元指数在2019年将受制于中国、日本等国家的抛压,走出冲高回落的行情,所以全世界有理由对美元的未来不乐观,这也将导致以中国为代表的美国国债海外持有者进一步抛售美债。


另有分析师认为,美国财政部公布美国国债的被减持数据,也是侧面施压美联储暂缓加息或者变加息为降息。


因为中国央行在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中,始终逆势而动,美联储加加加,中国央行降降降。


所以无论央行的货币政策角度,还是从财政部的财政政策角度,人民币都走在与美元分道扬镳的路上。


这一进程的快慢和长短取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也取决于两国货币的直接竞争。



但无论如何,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的路还很长,在美国的虎视眈眈之下绝不会一帆风顺。而作为普通人面对乱局最好能够把鸡蛋分散到不同的篮子里,以免高手过招伤及无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郭星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