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的华为,职业化得不近人情,注定它是伟大的企业!

2018年12月27日 创业财经汇


喜欢创业财经汇的亲们,不妨按照以下方式“置顶”吧!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创业财经汇”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来源 / 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作者 / 焱公子

编辑 / 徐琳

本文获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前段时间,华为公主孟晚舟的消息,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


与外界沸沸扬扬的声援、愤怒、群情激奋相比,华为官方及内部员工的反应,是冷静而克制。


作为“华为军校”一名普通的“毕业生”,我要为老东家的做法点赞:只用行动说话,做出最好的反击。


事实上,这就是我认识的华为。一贯作风“对外低调,对内‘凶猛’”。


华为是伟大的,同时,它又是不完美的。它秉持的“狼性文化”,在大众心中一直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狼性的华为,是否有人性?


今天,我想从“离校学子”的角度,聊聊工作期间,华为曾对我的3次“洗脑”。


每一次,都是与这家企业的“狼性”和“人性”,在近距离接触。


虽然,“洗脑”最终都没成功,但不可否认,其对我之后工作观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

 

服从分配的志愿表:

猛将必发于卒伍  


深圳华为坂田基地。


我手上的号牌是112号。前方,100多个脑袋,朝气蓬勃,与当时颇为萧瑟的市场环境,形成鲜明反差。恍惚间,我会以为是大学新生入学。


为期一周的大队培训,是每一个华为入职员工,必须闯过的第一关。


6点起床,在教官带领下跑圈出操,先从身体上,让你迅速进入状态。


更关键的,是每天早9点—晚9点、整整12个小时的各类培训。


内容主要聚焦于公司文化、规章制度。通过导师宣讲、视频插播、分组讨论及开展辩论等方式,往复洗刷你的内心。


我至今仍记得其中一部宣传片。讲述日本地震,所有供应商包括客户都撤走了,唯有华为工程师依旧驻守抢修设备。


最终,华为第一时间让通信服务恢复正常,最大程度为客户挽回损失。


影毕,激荡的背景音乐声中,老师结合诸多快速升职的高管实例,给大家解读公司政策:


越以客户为本,越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待遇越高,提拔越快。


也即华为文化里一直强调的:猛将,必发于卒伍。


当时大教室百来号人,像我这样的社招员工占三成,多数是应届毕业生。他们面庞发亮,眼神闪光。


他们在志愿表上,纷纷主动勾选“愿意服从(全球范围)分配”。


培训结束,回想那一刻,我跟同学们都笑了:真是像极了一场“洗脑”行动。


入职前,我就曾听坊间传言:志愿表上,若选不,很可能直接失去offer。

不过,我并不确切。


因为属于定向招聘,我所属的分公司及岗位已经明确,面试我的直属领导甚至告诉我,选不服从也可。


我安静地坐在角落,没有签字。看着来往拿着表,满面喜悦的年轻人,心想若我也是刚毕业,没准儿也是会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奔向海外。



多年后,当我与当初的同学聊起这一幕,我们都依然觉得,这是华为对迈入校门的学子,上的第一堂“洗脑课”。


国外有些地方,环境艰苦,甚至战火纷飞、危险重重,可是华为人不退。

这是狼性。


人生每个阶段,我们要的、看重的东西各不相同。


这是人性。


“越难越高薪,越艰苦越快晋升。”狼性或人性,无非是价值观的选择、得失间的取舍,无关对与错。


只要认定值得,便无可厚非。

 

奋斗者精神:

想活下去,唯有奋斗


很多人都听说过华为的“奋斗者文化”,我至今也仍能背诵: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这不是一句形式化的口号,而是公司最高纲领和行动准则。


华为成立之初,电信领域的国际巨头,无论北电、摩托、诺基亚还是爱立信,都已经有着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深厚积淀。


即便是国内,“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的影响力排名里,华为也一度排在末位。


后进之辈该如何迎头赶上?


多花时间,多付出精力,干别人不愿干的,无疑是努力又务实的做法。


30年历练,终成行业翘楚,华为就是拼博赶超、一路奋斗而来。


在华为,每一个正式员工,几乎都会被要求签署一份狼性的“奋斗者协议”:

      

▲我的奋斗者申请书


前半部分可自由发挥,但有几句话,必须是固定的:


自愿申请成为公司奋斗者,自愿放弃带薪年休假,自愿放弃非指令性加班费。


这就是狼性文化。


让你从根上,真心实意地认同公司的奋斗文化。


任老板说,公司绝不会亏待奋斗者。


所言不虚。表现积极、成绩良好的员工,在华为一定能获得对等回报。


这句话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你不够努力,或者拒绝申请成为“奋斗者”,在公司大概率就混不下去。


工作期间,我的多个领导都曾说过:我们当前最核心的任务,仍是活下去。而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唯一途径,唯有不懈奋斗。


正如任老板在《华为的冬天》中提到的: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居安思危,值得敬佩。



奋斗者精神,是华为对我的第二次“洗脑”。


最终,我还是跟很多同学一样,选择了中途转换赛道。或许只是因为,狼性加班的次数和时长,已远远超过我的负荷程度。


人生多元,我想再尝试另外一种方式。


离开的姿势:

人走茶会凉,无情也有情


人走茶凉,是职场常态,而在华为,因为苛刻的绩效考核,这一点体现得尤为突出。


2015年5月,我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领导问,你以后估计不会再回来了吧?


我点点头。他笑,跟我商量:“要么,你留到下半年再走如何?”


我立刻会意。待到下半年,公司启动年度考评,我就可以帮部门背一个C。

华为的制度,会为绝大多数部门,分配考核ABC的指标比例。


A,次年大幅涨薪+职级提升;C,不涨薪甚至降职降薪。连续两年C,直接辞退。


如果全部门都表现良好, A和C怎么打?C该打到谁头上?对部门主管而言,既是博弈,也是煎熬。


此时,若出现某员工主动提出调岗或者离职,就是在解救部门主管的两难处境。


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太好了!这个C,终于有着落了。


因为,不管调岗,或者离职,都同样意味着:你不再是我的人了。


我很清楚这一点。我笑着回答领导,可以啊。多拿几个月工资,也蛮好的。


最后,我带着C离开。


这是华为对我的第三次“洗脑”。它告诉我,人走茶凉的制度冰冷无情,但合乎情理。



同等努力又结果优秀的情况下,若人走茶不凉,依然拿走B+甚至A,还在岗拿了C的人,心会不会凉?


作为管理者,之后又该如何带队?


对离职员工“薄情”,也正是对在职员工“深情”的方式吧。


即便你在职时工作优异,一旦萌生去意,就当自动跟过去清零,这是成熟的职场人,该有的觉悟。


但当时的我,因为性格因素,作为管理者,终究下不去这狼性的手,于是背离了。这也是我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


华为不完美,但无碍伟大


“毕业”三年,我常常想起在华为的日子,包括它对我的3次“洗脑”。


它的热血、它的苛刻、它的无情、它的粗暴,似乎都透着极致的单纯——在强烈的目标导向下,勾心斗角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心机婊、小白兔、老油条,在这家公司活不过两集。


只要奋斗,必有回报,这个平台,已经提供了最大化的公平;


你在,并肩作战;你走,恕不远送。


不纠结,不惆怅,干脆利落,反倒可以更好地聚焦目标。


它简直职业化得不近人情。再谈狼性或人性,似乎都不妥帖了。


可正是这样的华为,做到了世界第一。


中华有为。


华为,是我们心中不甚完美的母校,却是一家必有大为的伟大企业!


简介:焱公子,发型光芒万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强,专注写职场。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微信公众号: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留言,点👍转发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