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微信数据报告》不会告诉你的事

2019年01月15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作者:Carlos

全文共 5482 字,阅读需要 12 分钟


———— / BEGIN / ————


2019年1月10日腾讯发布了2018微信数据报告刷爆了我的朋友圈与微信群,若是以普通用户的角度去看的话无非就会惊叹一下,原来微信已经默默陪伴了我们这么多年。


可能大家这两天看了很多关于“2018微信数据报告”的截图,但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更应该通过这些数据的表象进行一下深度挖掘,那么接下来笔者我通过以下几点进行一下分析。


一、微信之前的产品,为什么会失败


1.1 为什么微信之前也有类似的产品确失败了?


微信成功的原因:


  • 产品品质,所谓产品品质是微信无论在细节还是功能方便,都具可圈可点的亮点

  • 正是这些功能上的特色,在早期吸引了初期用户,这是基础;

  • 在后续的产品改进中,每个版本的微信在品质方面,都有着杰出的创新。


抓住了用户的生活习惯


比如说:现在的人们人人手机不离手,在床上玩手机、公交车上、地铁,几乎人人时时刻刻都在玩手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从而00后、90、80、70和55岁以上用户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出行工具、观看的书籍、关注的资讯,只是把这些类型拆分到各个年龄段中,一方面觉得了解用户们可以贴近用户,满足用户需求。


微信诞生时间虽然晚于米聊一个月,但这个时间也早于其他移动通讯软件,首先在时间方面占据了一定优势。


而且微信在后来的版本中一直保持专注姿态,无论平台版本还是功能扩充,每个大版本都有质的变化。


而米聊所属公司小米,此时正将精力投放于小米手机身上,从而分散了自身精力也忽略了微信的杀伤力,这是我个人认为微信后来超过米聊的主要原因之一。


微信强大的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工作


无论是腾讯内部的工作人员,还是外包服务的产品推广公司,对微信的市场推广工作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工作。


从此前微信传播过程中的载体、内容、方式、创意等等方面来看,我认为腾讯公司在市场营销这一块的宣传推广,也直接促进了微信的成长速度。


优秀的团队战斗力


据闻张小龙每个礼拜都会特意搜索用户对微信的反馈信息,对于有价值的新闻和博文,都会仔细阅读。


同时其在微博上针对用户提出的疑问和批评,大多情况下也会亲自解决回复,所以微信在对用户了解和服务提供方面,也为日后微信的成功打好了基础。


破而后立


微信的诞生不是为了与其他产品竞争,而是为了超越自己本身“QQ”而诞生的,回顾微信发展的八年,微信从最简单的聊天社交功能变成了生活随处可使用的功能,不仅超越了QQ,还使通讯公司受到波及,估计各大移动、联通、电信各大通讯公司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APP竟然会对他们产生致命性的威胁。


二、从数据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2.1 DAU达到10亿量级


截止2018年9月微信的DAU达到了10.82亿,这几乎是国内最高的DAU了。


或许会疑问:为什么微信能够做到这么高的DAU,而QQ为什么没做到?


因为QQ重平台,而微信重关系。


上个月我回家的时候顺嘴问了下我母亲大人、姨妈还有我弟弟(初中生),我弟弟说我用QQ,而我母亲大人与我姨妈她们回答我说用微信——因为你们(孩子们与朋友们)都用这个啊。


从这个段子中,我们可以延伸出两个观点:


其一是腾讯公司在社交软件上的强大控制力,以及前瞻性,微信和QQ两款产品覆盖了从学生群体到社会群体几乎所有的人群,掌握了社交行业的现在和未来;


其二,便是坊间一直流行的共识,即青少年群体一般用QQ,而成年人群体一般用微信。


那么,作为腾讯旗下二款日活量和装机量都超过亿级水准的王牌社交软件,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引发了不同受众的需求?为什么会出现青少年群体用QQ,而成年人群体用微信的局面?


作为腾讯社交帝国两款最为重要的社交产品,微信和QQ的不同侧重点,是导致青少年用QQ,成年人用微信的重要原因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微信侧重于关系,而QQ侧重于平台。


侧重关系,则意味着产品的闭环,意味着重隐私,轻人气——这也是为什么微信朋友圈的评论系统,只有相互添加好友才能看到的原因。


侧重平台,则意味着产品的开放性,意味着重人气,轻隐私,QQ空间等全开放式的社交展现,QQ秀等产品。


2.2 用户活跃数


每个月有10.825亿位用户保持活跃,而其中有0.63亿位55岁以上用户;也就是说:55岁以上用户占比使用微信人数的5.8%。


通过查询百度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的微信月活跃用户为5.5亿,也就是说在这三年里面增长了5.325亿人。


而中国2018年人均寿命近76岁,按此推理的话,现在55岁以上总人数为6.9-4.7=2.2亿人,也就是说在55岁以上人群中微信占据了28.6%的市场!


要知道,这类人群本就没有足够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使用习惯,可是微信硬是创造并解决了用户需求和习惯,也侧面说明了:互联网时代没有人可以不上船,因为你此刻就在船上。


2.3 信息流通量


第二根据数据我们可推算,人均日发送信息量为41.6条。


再结合第三条信息可以推算出:55岁以上用户人均日发送信息2.4条。


也就是说:55岁以上用户的操作习惯可能是“在吗儿子”“方便视频吗”“有没钱了”就开始了语音或者视频聊天,或者是“我在的儿子”“怎么了?”“好的,你开吧。”说明55岁以上用户更喜欢高效直接的语音电话与视频共话,或者说为了减少操作成本——这其中可能因为用户年纪视力不好,也可能因为不具备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足够的理解与操作能力。


通过视频通话量为每日4.1亿次呼叫成功,且同比三年前上升570%——得出三年前日视频通话量为0.61亿次。


而三年间微信月活跃用户增长了5.325亿人次,视频连接次数增加了3.49亿,再根据报告里各年龄段用户的操作习惯可以确定,55岁以上家长基本都会与80、70后人群的进行点对点视频交流。


但是55岁以上人群仅占0.63亿人,那么剩下大量的视频数据是来源于成长并开始使用微信的00后,还是社会中流砥柱人群操作习惯的改变,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我个人认为应该各占一半吧。毕竟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时间很紧,不论是为了提高沟通效率还是和00后孩子的情感交流都是权重级很高的需求。


三、微信到底多了解用户


3.1 用户隐私


不知道大家一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就是: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透明的;你的所有喜好、消费水平、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在“微信”的掌握之中。


在互联网时代爆发之前,我们都是用着国有企业“通讯三巨头”联通/移动/电信的通讯服务。


——做为民营企业微信掌握着10.8亿人的各种数据,真的很恐怖。


在微信这篇数据报告中你会发现,你在微信说的每一句话,你在微信发的每一张图片都会被腾讯的系统采集分析,即使你发的文字、图片很隐私。


而微信根据这些数据,分析了我们每一个人,并得出了这样一份报告。


明面上,看起来报告公开出来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得分析结果;但是仔细想想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能得到以上的数据,说明微信是在把用户聊天的数据来进行分析,这个口子开了,而且敢公布出来。


——既然微信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这种有趣的分析,同样可以私下里监控你现在在哪里,和谁关系比较好,政治观念对不对,有没有出轨。


3.2 用户偏好


00后现在大多处于上学阶段,最大的00年出生的也不过在上大一大二,最小的09年的也不过是在上小学,至少都具备理解并操作微信的能力。


白天的时间他们都在上学,而22:00以后可能是刚写完作业或放学的时候,因此相对的在微支付方面他们所占的比例则少之又少。


而冷饮和甜品的消费同比去年增加了230%,可以看出:在学校附近这两类门店的市场还是很可观的——没钱养猪可以去学校附近开奶茶店啊~


90后处于大学快要结束,到已经在社会立足的区间


90后人均每月25次公共交通出行,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的话,那么每月只有4-5次不乘坐交通工具。


也就是说90后生活现状大多分两种情况:


  1. 一周工作6天;

  2. 每周工作五天,一天外出一天宅。外出也是通过公共交通工具。


90后阅读内容从三年前娱乐八卦转向生活情感


说明90后的内心诉求,从无忧无虑转向了寻找心理安慰、排遣压力。


90后人群也是现在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一代,就算没有另一半也会通过阅读的方式抚慰内心——由此推测,陌生人社交需求最大的人群或许就是90一代。


不过,虽然他们具备基础的消费能力,但是消费能力相对70、80后来说比较低。


80后阅读内容与三年前一致:关注国家大事


80后是完全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既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最具备消费能力和懂得观察国家变化走向的一代人。


现如今的80后或家庭事业稳定,或创业小有成就;或许在新闻资讯市场中他们是主要消费群体。


不过腾讯最早的产品——QQ,加入的看点功能就是为了避免80后群体的流失,毕竟QQ的兴起于80后一代,消散于90后一代。


70后23:30左右睡眠,且休闲时候刷朋友圈


70后年龄区间在39-48岁之间,既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也是相对微信来说单独的一类群体。


说他们承上启下是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教高龄父母亲使用微信,也会与90后子女进行视频通话;说他们是单独的一类群体则是因为他们与父母子女的关系维持最好的方式并不是通过微信,而是线下,他们也有这个经济能力和时间。


所以相对于微信来说,70后的用户粘性更多来自于朋友圈这一功能。


55岁以上人群则是1963年以前出生的人群,日间刷圈、阅读、购物,晚餐后与子女视频通话,55岁三年前热爱阅读励志文化,三年后关注养生健康。


诸多的行为习惯皆表明:他们在接受移动互联网和新型的付款方式;在养生、日常购物方面,他们具备很大的消费能力和成型的习惯——或许在使用时长+消费上比70后的强度和频次都要高。


四、大数据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习惯


4.1 移动支付、智能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过上了更智慧的生活,集合线上线下支付全场景,微信数据报告从公共交通、高速出行、零售消费、吃饭买单和支付医疗人数比去年增长的倍数来展示了微信的线下赋能。


——这也就是2018年微信数据报告的核心,当它被细分到各个场景时,就足以证明,微信逐步变成了一个生活方式,渗透到用户生活中,变成一个刚需。


4.2 通讯工具


以前人们还需要通过电话线路,通过偷听设备进行监控,而现在的微信,大家主动将他当作传话筒,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民工具……


五、微信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当同一类事物现象和行为的数据积累越多,就越容易得出该事物本质的特点。


这一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印证:当用户长期在网上购买服装时,大数据技术可根据用户曾购买服装的版型、特点,分析出每个人的着装风格、年龄层、消费能力等信息,从而为用户推荐一些匹配度较高的服饰,以增加用户的购买几率。


信息时代,谁有力量尽可能多地收集某一领域的数据,并进行科学高效的分析处理,谁就有可能在该领域占据优势,取得主动,包括国家安全。


因此,千万别小瞧了一块芯片、一部手机、一款软件,一旦用户规模上去了,其蕴藏的能量难以想象。


互联网时代没有人可以不上船,因为你此刻就在船上。


———— / END /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