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创业财经汇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创业财经汇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对于背井离乡,在外求学和工作的游子来说,除了年夜饭和抢红包,穿过山洞、奔过荒原的列车也早已成为每年春节记忆的一部分。
春运对于游子来说是回家,是年味,而在外媒眼中,这是一场以“亿”为单位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运动,足以让人惊掉下巴……
随着中国春运拉开序幕,不少外媒都大篇幅报道了地球上这一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
彭博社:中国准备迎接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
《巴基斯坦商业纪事报》:北京铁路局将在春运期间运送3470万旅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世界最大年度人口迁徙正在中国上演
CNN在报道中用了一连串数字来介绍中国春运的盛况:
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运已正式拉开大幕,这是地球上最大的人类迁徙活动。从1月21日到3月1日,这场涉及近30亿次旅程的大迁徙或将成为迄今规模最大的春运。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比18年上升0.6%。
春运道路客运量将达24.6亿人次,铁路4.13亿人次(上升8.3%),航空7300万人次。
还有外媒表示,在中国的春运面前,美国感恩节期间的人口流动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彭博社就在报道中比较了美国感恩节和中国春节的出行情况:
春运期间中国的人口迁徙规模惊人:感恩节期间,美国人外出旅行约5400万次,而在中国春节,这一数字是30亿次!
数字是最为直观的春运晴雨表。
1954年,春运第一次有据可查为2300万人次,1979年突破1亿人次,1984年突破5亿人次,1994年突破10亿人次,2006年突破20亿人次,2012年突破30亿人次,2019年预计将达到29.9亿人次。
图片: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这一连串以“亿”为单位的数字,看得人眼晕,也不禁让人担忧起中国的运输能力来。
不过,CNN在报道中就对中国基础建设发出了由衷感叹,认为春运展现出了中国应对全球最大规模客流量的超高实力。
在其他任何国家,这么多的人都会让当地的基础设施瘫痪。
但是,中国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有强大的设施条件来应对庞大的客运量。
█ 车速:从40km/h到380km/h
60年间,不仅是春运的规模扩大了100倍。速度快了,也是每一个坐火车回家的人最直接的感受。
曾经的中国火车,走走停停,平均时速不到40km/h。
2007年4月18日,首趟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中国由此迈入动车时代。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通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80km/h,中国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彭博社在报道中表示,高铁极大地缩短了出行时间。
在中国西部穿山越岭的几条新高铁线路已将行程时间缩短至常规火车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外国网友更是对中国的高铁技术赞叹不已。
中国制造!
看上去就像我的铅笔盒!
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
中国人民了不起,头脑聪明,勤奋进取!
高铁大幅压缩了时空距离,也极大慰藉了浓烈的思乡之情。
█ 刷脸、智能餐厅、机器人:黑科技震惊外媒
高铁技术之外,“刷脸”进站、智能餐厅等多项便民“黑科技”亮相今年春运,守护百姓的回家之路。
今年的春运“科技范”十足,也成为外媒对中国春运报道的亮点。
中国今年的农历新年假期将于2月5日开始,在此期间,中国将有大约30亿人次出行,届时,面部和语音识别技术、智能机器人、VR导航等新科技将亮相春运秀场,守护旅客出行安全。
《亚洲时报》:中国投入新科技助力春运
刷身份证配合人像识别,实现了“刷脸”进站,既提高了安全性,又大大加快了通过速度。
在中国武汉火车站,一名乘客通过一扇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大门 图源:新华社
回家路上吃饭早已不再是难题。
过去的绿皮车,要想在车上吃上热饭热菜是件奢侈的事儿。现在,乘客不仅能在高铁上订外卖,各大车站的配套设施也日臻完善,为旅客提供多种餐点。
今年,青岛火车北站更是推出首家智能餐厅,便利旅客用餐。
《海峡时报》:中国铁路首家智能无人餐厅开门迎春运
《海峡时报》对这家亮相青岛火车北站的智能无人餐厅进行了介绍,称整个点餐过程十分方便快捷。
旅客可以触屏点餐、扫码支付、微波加热,一分钟内就能自动出餐。
在杭州东站,还有萌萌的机器人为旅客送上免费矿泉水。
2019年春运的第一天,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东站的一个5G机器人正在免费提供瓶装水
绿皮车与高铁、排队买票与网络购票、方便面与智能餐厅……六十年来,春运的方式日新月异,背后的意义却始终未改变。
前几天,吴京带小板凳坐火车的照片火了,他发微博称“只要能回家,坐哪都成”。虽然没买到座票,虽然路途遥远,但言语间还是藏不住春节回家的好心情。
只因为,春运的终点是团圆。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CNN、彭博社 等
编辑:温竹馨 李雪晴
责任编辑:张睿
统筹策划:庹燕南 左卓
联合监制:沈斌
监制:柯荣谊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
中国日报国际传播研究室
联合出品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留言,点👍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