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报告(微信ID:canadanews)编辑
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故宫应该是“高冷”或“凝重”大代名词。到太和殿里转一转,感觉除了严肃还是严肃。即使皇帝日常起居的后宫,也处处给人一种必须正襟危坐的感觉。
但是,殊不知,现在的故宫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殿还是那些殿,后宫还是那些后宫,但是故宫这个部门,已经是中国最赚钱的企业之一。2月17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自曝家底: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
与巨头、霸主企业比起来,年收入15亿算不上什么,但是与普通企业比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据了。据说,这个销售业绩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故宫博物院是事业单位,国家每年为其提供54%的经费,46%靠自己想办法创收。这样的单位,在国内不计其数,但是大多数日子都过得紧巴巴,能够依靠聪明才智赚钱的单位,少之又少。
人都有点惰性。凡是有点家底、有点保障,就不愿意背水一战,下苦工、出大力。
故宫博物院作为一个差额拨款单位,作为一个整天与历史、文物打交道的部门,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开发出广受欢迎的文创产品,既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又为自己赚取了充足经费,应该值得大赞特赞!
据说,故宫10年前刚开发周边文化产品时,成绩也不理想。他们制作的纪念品价格高、新意少,比旅游景点小摊上的纪念品好不了多少。这样的东西自然打动不了消费者。
2013年,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团队突然像被电击,脑子突然开窍了。他们开始关注民众生活,理解消费需求,从故宫文化中提炼人们感兴趣的资源,再放下身段,以颠覆性的“卖萌”姿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他们写的雍正,不再严肃无趣,而是自信坦然,还带着一点幽默;他们写的宋徽宗,不再昏庸软弱,而是仙气逼人,活脱脱一个审美艺术家。
这样的文化产品,人们当然愿意看。据说,故宫微信号的文章,篇篇10万+。
如果每个事业单位,都能像人家故宫博物院一样,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国家和纳税人就会减少很多负担,就能腾出财力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故宫博物院带了一个好头。
不过,故宫博物院的钱多了,怎么花也是一个大问题。花的有意义,会好上加好、锦上添花;花的没意义,则可能得不偿失,还起反作用。
今年的正月十五,财大气粗的故宫博物院践行了一个更大的创意——让老百姓到紫禁城里闹元宵。
从视频来看,正月十五和十六晚上,故宫灯火辉煌、人流涌动,一派繁华盛世景象。
到紫禁城里过节日,是很多老百姓的一个心愿。故宫博物院能够“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应该值得肯定。但是,这次他们恐怕替老百姓想的太多,而替故宫文物想的太少了!
图:故宫博物馆试灯
故宫作为几百年的皇家建筑,藏有数不清的传世之宝,确保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而灯火辉煌、人流涌动恰恰最容易引发隐患。安全措施再理想,防患措施再到位,都不可能说能百分百地避免火灾。
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故宫还是少搞这样的排场。万一有个疏漏,发生点火灾什么的,谁都担不起责任。
为民服务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让老百姓到紫禁城里过节,才能体现诚意。
即使让老百姓进入紫禁城过节,紫禁城又能容纳多少人呢?为了几万人的一时之乐,背上无从弥补的隐患,这个账不值!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乐之
责任编辑:马家辉
出品:北美报告
微信ID:Canadanews
最近读者都爱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