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地区的温度比较舒适,但在烈日下暴晒后,小编依旧能感受到皮肤"逐渐变黑"。而对于澳新本地人来说,夏天就意味着"冲浪""露营""出去嗨",出门前必不可少的也是全身全脸涂满防晒霜。
但怎知,最近一篇报道却让人"大跌眼镜"。新西兰一对夫妇声称,他们在使用新西兰癌症协会(New Zealand Cancer Society)生产的SPF 50+防晒霜后,皮肤被严重晒伤。见下图:
据《每日邮报》报道,这对不愿透露姓名的夫妻表示,由于上周气温飙升至30摄氏度(温度与最近布里斯班市区的气温相似),为了在露营时不被晒伤,他们选择了这瓶SPF 50+防晒霜,并确保每2小时抹一次,但结果让他们失望。
丈夫表示,由于皮肤被灼伤,他们只能在家休息,睡觉时非常痛苦。他说道:“这款防晒霜在新西兰很常见,一开始我们还以为选择对了,但现在我们不会向任何人推荐这款产品。”目前这对夫妇已向该公司投诉。
新西兰癌症协会的防晒霜可以说是“国民产品”,是不少家庭的首选。该机构首席执行官Mike Kernaghan表示,“我们的产品遵循严格的指标和测试机制,对于这件事我们已经展开调查”。
上个月,新西兰消费者协会对市面上19款防晒产品进行测试,发现只有9款产品SPF标签声明符合标准。新西兰癌症协会的SPF 50+防晒霜并不符合标准,虽然广告宣传“SPF 50+”,实际上防晒指数只有40。(万恶的广告包装,简直就是”欺诈“)
不仅是新西兰的国民品牌遭到了质疑,近年来,连澳大利亚的多个品牌的防晒霜也出现了红肿、灼伤、过敏等问题。
热销的防晒产品(cancer council),据说是连医院都建议的国民级防晒品牌,成为了不少人士的首选。可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很多人喜爱使用的cancer council防晒产品,其实有着非常严重的缺陷,澳洲和世界各地多100多人使用后被灼伤。该品牌旗下的儿童防晒产品,又导致了1名澳洲儿童的背部,被严重化学灼伤。
防晒品牌Banana Boat也被曝出相似情况。加拿大已有多起针对香蕉船(Banana Boat)防晒产品的投诉,加拿大卫生部发言人Renelle Briand表示卫生部已展开严肃调查。
不仅是加国,澳大利亚本地销售的的香蕉船也”有毒“。
(图片来自网络)
网络上图片还有很多,小编看了都不敢出门了。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防晒呢? 首先我们看两种防晒产品的防晒原理:
1.物理防晒: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防止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可以理解用镜子将紫外线反射走。(一般偏厚重的防晒霜就是物理防晒,涂上脸后会明显变白。)
2.化学防晒:通过紫外线吸收剂,将紫外线吸收。相当于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把紫外线给除掉。
在购买防晒产品前,最好了解一下这个防晒霜、喷雾究竟是什么类型的防晒,是否需要补涂,是否有过敏反应等等。
尤其是家里有小宝宝的家庭,使用之前一定要皮肤测试:将适量防晒霜涂在宝宝的一小块皮肤上,如果出现过敏现象,一定要更换产品。
3. 注意SPF不能叠加,一般澳洲SPF50+都是足够日常使用的。 (而且小编亲测,澳洲的防晒霜并不油腻!)
4. 不要吝啬用量,皮肤癌症协会建议成人每次的用量为至少1盎司(30ml),儿童可适量减少用量;
5. 出门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以确保防晒霜能够干透并发挥最好的防晒效果。尤其是物理防晒霜,需要皮肤吸收厚才能起到防晒作用;
6. 记得2小时补涂,如果接触水或者出汗了要提前补涂。
7. 不要直接把防晒喷雾使用于面部。最好先把防晒霜喷到手中,摸匀之后再用于面部。有些防晒喷雾还有制冷功能,就是”喷上去以后凉凉的“的感觉,这种一般可以用在四肢,不要直接往脸上喷哦。
8.还记得国内盛行的阳伞嘛? 在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记得穿轻薄深色的防晒衣或者打伞、遮阳帽等,说不定比你直接穿背心短袖还凉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