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移民、四国生活,从小跨文化经历给我带来的不只孤独困惑,更多的是……

2019年02月12日 加拿大移民家园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留学全知道(ID:EduKnow)

作者:无国界村民。一个大都市的乡下人,曾混迹新闻业、投资银行。


一落地,就生根,这大概是从小经历“文化差异”的孩子一项本能。我发现自己并不会过分焦虑所谓的“与众不同”,反而可以让自己这条鱼在任何一片森林里都发挥恰当的特点,不要拼命把自己变成另一棵树。自信从容的生活,这样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见过的那个不同的世界。



到达伦敦的第三天,我到警察局登记(新留学生需要登记)。


警局给的表格里要填:父亲出生地、母亲出生地、自己的出生地、护照签发地。


我发现我的表格里出现了四个完全不同的地点,而且不在同一个国家。


无须说什么,我的身世背景已经大写着“流动人口”(Migrant)这个词。


哪里是故乡?这曾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我的祖父从福建移民印尼,我的爸爸生长在万隆,妈妈下乡插队,我出生在大西北,大学在上海读,毕业后历经上海、北京、伦敦和新加坡工作生活。


曾有家长问:全家迁徙,或者让孩子小小年纪出国,孩子未来会不会有身份的困惑,容易孤独?


我没有标准答案,但我可以讲讲自己的故事。


01

森林里的一条海鱼,不一样的自己


一位朋友曾问我: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跟周围小孩有点不一样?


有意思的问题。其实作为移民的孩子,就好像一条海鱼被误投到森林里,小孩子又很敏感,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不同。


我大概在幼儿园开学不久便注意到差异。首先是外形上面。北方孩子很结实,而我当时又瘦又小,大家笑我说,我的腿还没人家胳膊粗;其次是语言。我和小伙伴之间,常常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比如我喊爸爸的哥哥“伯伯”,其他孩子喊“大爷”,而他们骂人也会说“你大爷的”,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我觉得大爷是个神奇的词……


那是人生第一次 culture shock(文化冲突),之后的生活中无论怎样迁徙,彷佛都已有了经验,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小时候,我的口音里混杂了南洋味道的普通话。幼儿园开学后,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语调,习得一口北方口音,甚至为了融入,比小伙伴讲得还要彪悍,不再是那个讲话软软糯糯的小女孩。


回到家,父母很惊讶的发现,女儿变成了“另一个人”,他们常常提醒我不要总是模仿同学,要保留自己的文化,但小孩子怎么会听呢?就好像那些美国二代华人,从小拒绝讲中文一样。毕竟,大环境才是孩子最在意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长会感到焦虑,觉得孩子没有完全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成长。但当你把这些经验放到拉长的人生中看,会发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当我开始向身边的小伙伴们学习,彷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同学们到我家吃饭,惊叹粽子居然包了肉;而我到同学家玩,才知道粽子里还可以放红枣,甜粽子居然也很好吃!


这样的“文化交流”,让我日后对于“差异”这件事,没有很激烈的反应。很多人吐槽上海人“计较”、“小气”,但我能理解这是在逼仄生活中长出来的另一种生存智慧;在北京工作,大家说这城市太大了,去哪都堵,但我在堵车时看了很多书、与周围人聊有趣的事,学到不少东西;来到伦敦上学,伙伴们吐槽英国的食物没法吃,但我觉得挺好啊,尤其各种烤鸡;在伦敦的阴雨天,我发现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博物馆里太棒了……


一落地,就生根,这大概是从小经历“文化差异”的孩子一项本能。



同时,我发现自己并不会过分焦虑所谓的“与众不同”,反而可以让自己这条鱼在任何一片森林里都发挥恰当的特点,不要拼命把自己变成另一棵树。


自信从容的生活,这样的自信,大概源自童年见过的那个不同的世界。当然,这个大前提是,小时候没有因为文化差异,受到过分的排挤和伤害。倘若周围环境给孩子创伤,那么差异化就变成恐惧的来源了。孩子需要先增加安全感,再迎接变化精彩的世界。


02

孤独,锻炼了什么能力?


生长在三代移民的家庭,我曾十分好奇:那些祖孙三、四代都待在同一个城市的一家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拥有自己的一片森林,从来没有分开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那年7月份,我从伦敦毕业,准备留在英国找工作。有一天,我到车站去送即将回中国的薇薇。拥抱时,薇薇眼眶湿了,她说:“你知道吗,我也很喜欢伦敦,好羡慕你可以开开心心留在这。而我,我的爸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婶婶,一大家人都在另一个城市。就我一个人在这,我好纠结啊,我又想留下,又舍不得她们……” 


那时忽然明白了。我和薇薇的区别大概就是:我,拥有自由;而她,拥有故乡。我们都偷偷的羡慕着对方。



作为移民的孩子,如果你问我从小最害怕什么?我的答案是:怕过节


每到节日,学校提早放学,同学们都高高兴兴的,被父母亲戚接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家;而我只能像平常一样回到父母家。院子里的小伙伴都不出来玩了,整个大院冷冷清清的。每家似乎都亮着幸福的团圆灯光,而我家仍然只有三个人,爸爸妈妈流露出对于家乡的思念,一根电话线牵起遥远的亲情……那种凄凉的感觉一直印在脑海。


小时候,由于没有祖父母的支持,也没有表兄姐妹一起玩,我从很小就会被一个人锁在家里,爸妈都有事不在。


这样的经历当然不算愉快的。但回想起来,孩子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光里,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丰富的想象世界。


那些安安静静的时光,让我成为了一个细腻敏感的人。这个特质极大的帮助了我的写作。小时候,我虽没有读书万卷,但我的作文年年拿奖……仿佛并没有做太多努力,我就成了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成年后我注意到,那些和我经历相似的人,有的成了优秀的程序员、有的成了科学家、喜剧演员、或编剧。


早年的孤独经历,让他们更加专注、耐得住寂寞、甚至具备独特的幽默感。他们知道怎么让自己开心,也知道如何不依靠别人的陪伴活着。


当然,凡事需要把握一个度,我并不赞成父母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尤其现在楼里邻里不再那么熟识,无法给孩子应急的支持。


但举这个例子想说:凡事都可能有利弊两面孤独、压力、困惑这些听起来很丧的词,也可以很正能量。孤独引人思考,压力催人努力,困惑代表还没有放弃……无论是否在移民家庭,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理性看待它们,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有时候,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孤独或者压力本身,而在于我们太爱孩子,会把一些事情想得过于负面,总想帮孩子避免,替他挡掉一切的风雨。岂不知,母的焦虑,可能比事情本身更伤害孩子。



我在挪威的朋友kiki说,挪威人从小就教育孩子:“刮风下雨也是好天气!” 所以,挪威的孩子下雨天,也不会取消户外活动,高高兴兴穿上雨衣出门玩。


对于移居异乡/孩子在异国上学的家庭,学会和当下的生活和解,不要总想把生活扭到自己认为对的方向上去,欣赏当地的智慧,这些都比焦虑和远程遥控,更加有效,更能保护孩子。


03

多元世界,如何给孩子安全感?


迁徙让人更包容,而独处的时光引人思考。但你会发现,也有些人在变动和孤独中,诱发了精神或身体的疾病。这该怎么办呢?


未来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快,这一代孩子即使不主动迁移,也很难像老一辈一样,一生待在一个地方/行业,固守着一群人,只会讲一种语言。我们的下一代,是一岁就有护照的世界公民,他们将有更多旅行、迁徙、文化融合的机会,而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地球村。


面对这样一个变化多元的世界,我们如何让孩子勇敢、包容、接受多元文化和生活的挑战、同时能够幸福从容的生活?我在自己的成长里,觉得下面几点非常重要:


01

 给孩子爱和自信


无条件的爱、让孩子获得自信、懂得欣赏自己,这些可以帮助孩子在多变的环境里降低焦虑感,勇敢面对自己的想法和独特性。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从没离开故土的人,也很难与周围环境100%一致。而很多人的焦虑,正是无法预料周围人如何看待自己……来自父母的苛责、更会加深孩子对自己的挑剔,总害怕自己与别人不一样。


而“苛责”和“要求”之间,往往只是一句话之差。比如,父母说:“你可以起床吗?”和“你怎么又赖床”;“你可以加快一点吗?”和“你太慢了!”……前者是正面要求,而后者则传递了负面的苛责情绪。无论是亲子还是伴侣,亲密关系中的一方如果总是指责,另一方容易在否定中自我怀疑。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迁徙),这种不安的情绪更容易被放大。


02

注重爱的表达和仪式感


曾看到一个调查报告,说为什么现在的人到达异国后,不适感在降低?一个重要原因是跨国连锁品牌的发达,让你无论走到哪,都能找到熟悉的东西,比如,一杯星巴克咖啡。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人对故土家园的眷恋,也减少了呢?


这些年有一个地方常常感动我,就是伦敦希思罗机场的到达出口。


在那接人,你会看到好像电影一样的场景:年迈的男人举着鲜花,迎接旅行回来的妻子,两人拥抱亲吻;兄弟姐妹们唱着和声,盛装迎接远行的亲人,一大家人站在那拥抱,彷佛分开了几个世纪……无数的鲜花、热吻、笑容和泪水。那里就是真实版的《真爱至上》,接站的仪式告诉每一个旅人:你到家了。


《真爱至上》剧照


当世界既多元、又趋同,如何让孩子在连锁品牌之外,找到一份独特的、来自故乡的熟悉感觉?


一位两年多没有回家的朋友曾说,她不是不想家,但她从小被外婆带大,对家的记忆,就是外婆烧菜的味道。现在外婆走了,每次回家就是“尽义务”,内心觉得,还是在餐馆点一道外婆生前擅长的菜,更幸福和温暖。


在现在的时代,什么都容易买到,什么知识都能学到,而我们为什么仍会焦虑?也许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份仪式感,一个家庭传统,来锁住内心的安宁。而我们和爱的距离,差的不止是钱。


03

打开世界,寻找同类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Shigerhio Oishi研究称,那些经常搬迁、多元文化的high movers(高频迁徙者),交友看重的主要不是“我们是同乡吗”,而是与自己的相似度他们会根据兴趣,把朋友圈细分为不同的小圈子,每个圈子未必有交集。


而固守原地的low movers(低频迁徙者),往往圈子固定,一起聊生活和聊兴趣的,是同一拨人。


我身边朋友也有这样的现象。那些在不同国家生活/工作过的人,更倾向于待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圈子里,这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



同样,对于孩子也是这样。有的家庭很重视孩子的英文学习,却忽略了帮孩子寻找一个国际化的朋友圈,找到同类。以至于,孩子常玩的,还是同班同学 or 父母同学的孩子们。


然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当你的孩子扩大了思维维度,和身边孩子理解力发生差异,但他又缺乏其他的朋友圈,这样封闭性的友谊可能不再是激励,反而造成伤害。只是孩子意识不到这点,他们可能抓住一个密友不放,害怕朋友离开,却不知两人的三观不一致,对方不再是可以理解他的朋友。


跨文化的孩子,需要一个和他相似的朋友圈,来获得更多的鼓励、支持和启发。


04

多读书、建立同理心


在迁徙or旅行中、在多元的世界里,孩子会看到很多、学到很多。


但同时,他也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冲突。这些矛盾如何来解决呢?我的答案是:读书。


读好书就是和智者交友,获得来自他人的启发和忠告。更棒的是,你还可以从书里了解他人的生活,获得对别人的理解。人类的很多纠结气恼,主要源于对他人行动的不理解,还总想控制和改变对方:为什么那个人这样?为什么那个国家是这样的?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奇怪!?


但当你了解对方的行动原因,你会更加理解别人。还记得我举的上海人的例子吗?倘若没有读过描写石库门生活的作品,你可能永远讨厌上海人的“小气”“精明”,而不会由衷理解,甚至产生对于平凡人间的一份敬意。



但不要强迫孩子按照书单“刷书”读书不是刷题,读的多,未必有感觉、有共鸣。孩子需要按照他们的兴趣,慢慢深入书籍的世界。父母没必要硬闯孩子的精神世界,强迫他们划重点、记字数。当孩子自己沉浸其中,自然会打开一方世界,获得启发。


另外纪实作品(非虚构作品),相比小说和诗歌来说,更能帮助孩子了解真实世界,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


我自己的生命,也在不断的阅读和扩大交友中,越来越找到独特的价值。曾经,我很多次问过自己:我到底是哪里人呢?那些有着意大利法国瑞士血统、生活过5个国家的美国同事;那些有着亚欧血统、搬了6个国家的英国人,他们到底想要住哪,他们没有身份困惑吗?


如今我已明白,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与故乡达成和解。


在变化的世界,我们心里的那个故乡,其实早就变了。每个人都浸入在一个多元变动的世界里。我们和孩子需要的,是在变化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拥有内心的一份安宁。而越是经历丰富的人,往往越具备这些能力。


就像我们的祖辈,那些年轻时勇敢外闯的人,往往在日后收获了淡定和智慧。


而这,也正是让孩子们勇敢出发的原因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诚意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更多热门国家移民资讯

综合资讯  ▏美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您的专属自测~

老板说了,您点一个赞小编工资涨5毛

昨日涨工资:9元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