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澳洲打工旅行的第一站:
只是因为看过书和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觉得熟悉,只是因为偌大的澳大利亚,我只认识它,于是便毫不犹豫地订下机票。
猫本,来到这里的人都喜欢这样叫它,像一种亲密的昵称。可我还叫不来,总觉得跟人家还不太熟,怎么就套近乎了呢。墨尔本,还是这样称呼你吧。初次见面,你依然很好听,而且很好看。
终于有了出国的感觉,也深刻地意识到现在的自己距离中国已经很远很远了。而在此之前,我们还在怀疑那一张电子签证会是恶作剧吗,还在想,我们真的可以去澳洲吗,甚至担心回答不上来入境官的问题被遣返。结果,就是那几张纸让我们在两天内穿越了三个国家,最后抵达墨尔本。
【好舒适,可以住在这样的城市里】
墨尔本的天空总是蓝得很肆意,似乎它原本就该这样。有时遇见阴天或是白云朵朵,甚至是下一场雨,也会以为蓝天就在后面,怎么样也抹不去。在这里,人们很容易就遇见晴朗,也许因为这样,几乎见不到谁的脸上带着愁苦。
住在靠近海滩的st kilda,远离市区的高楼大厦,道路两旁全是低矮的别墅小屋和围绕着屋子的大树。每次走在路上,总会被那些像精致城堡一样的房子吸引,却从来不见有人从门口进进出出,只有在夜晚看见落地窗的里头亮起灯光,才觉得一阵温暖。郊区除了可爱的房子,最多的就是一排排沿着道路而去的大树,树上飞着不知道多少的乌鸦,每天都能听到它们“啊啊啊”乱叫一通,一开始以为自己要倒霉运了,两人就站在路边抬头冲着大树喊“别叫了!不准叫!”,过了两天居然就习惯了。
这里的车辆非常客气,人还在路口站着,司机就停下来,招手让你先走。这里的巴士司机好像有大把的时间,他们可以等乘客慢慢上车,再等欠费的乘客掏半天的钱充了公交卡,妥妥地走到座位旁了才开车。在这里,电车巴士总会有座位,没有拥挤和催促,没有人会来不及下车,没有人需要追着车跑。在这里,老人也可以有工作,他们在路上开巴士,在超市里收银,在商场的用餐区收盘子。他们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独立,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这里的人们很nice,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sorry和thank you,道歉很及时,感谢道不完。不小心碰到他人时,需要借过时,商场里问厕所在哪里时……所有可能麻烦到别人的事情,都会令人感到深深的抱歉和感谢。有时坐一趟车,一个乘客上来,会和司机热情say hi,带着孩子的妈妈会因为司机的周到等待而感谢,还有行动缓慢的老人,总会受到特别照顾。而我们也有一次因为低头看手机没有发现巴士经过,司机看到我们招手后在前面的路口等,折腾了一会儿才开车。真是道不完的感谢,就连下车后依然还惦念着他的好。
【金色海岸,今天不回家】
坐上巴士,继续前行,沿着公路一直一直往下开,经过我们回家的站牌,经过一幢幢像是精灵才会居住的房屋,经过我们来不及期待惊喜的心情。车窗外的人变多了,路的尽头有风吹来,不用看见,就已经看见,海就在那里。
傍晚的阳光温柔地洒满整个海滩,我们迫不及待地爬上木栈坡,忍不住想要去亲近天际线上的落日。以往高高在上的它瞬间像是一个会发光的气球,被我们抱在怀里玩耍。
金色岸边,有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在散步,有情侣相互依偎着,喃喃私语,有漂亮的姑娘捧着本子和笔,在写些什么,有一行结伴的朋友举着啤酒,在沙滩上又唱又跳。还有像我们这样的single friend,原地旋转着想要拍到一只飞翔的海鸥,手挽手经过一个个被阳光照亮的人,一个说“真美”,一个说“是的”。
成群的海鸥时不时飞过头顶,在碧海蓝天里变成一幅画。我们走累了,在一处山坡草地上休息,它们玩累了,也飞下来停在我们身边。我们和海鸥互相不打扰,各自看海。只是它们太爱玩,不一会儿,又扑腾着翅膀飞在人们的头上,像在做准备活动,欠欠“嗷嗷”着用双手挡住头顶,而我随时做好一坨粑粑掉下来的准备。
步履不停,因为舍不得停下。眼前包围着我的,并不是什么美景,而是一种超级舒适的日常生活。没有浮华的装饰,没有过分的修饰,就是这样的一切,自然而然地停在那里。走在其中,仿佛自己也乘上了风,身体轻盈盈飘扬起来,得意忘了形。
“像不像厦门的环岛路,好像也是这样。沙滩踩出脚印,人在岸上走。”我说。
“对喔,是挺像的,我只去过一次。”欠欠说。
“不,不像不像——夕阳,海鸥,山坡,单单只是看一个木栈道的设计,整个感觉就都不一样了。”我又沉浸在美好的幻想里。一转头,落日的余晖已经布满天边。
好景很长,天黑更快,我们坐上一辆回去的巴士,却不知道在哪个路口停下。前一秒还决心要导航步行回去,后一秒已经把手机拍到自动关机。询问车上的两位外国女士到Orrong Road station要几个站,她们用手机帮我们查询,又建议我们去坐电车更方便,下车后不用步行太久。我告诉她们,我们来的时候也是坐这趟车,所以没有关系。
她们很快就下了车,我和欠欠只好盯着窗外,只记得我们要到的站牌旁边有一个长椅,后面还有一个铁门。车往回家的方向开,两个人就这样趴在窗边,她记铁门,我记长椅,至于经过的地方,完全没有印象。
“誒,是不是这里。”欠欠问。
“对啊,是这个铁门吧。”st kilda这区全是低矮的别墅,道路太相似,又极少路灯。“对对对。旁边就是椅子啊。”我十分确定地说。可是因为没有人按stop,车已经开车站台,停在路口的红灯前。
“Orrong Road is here。” 司机在前面喊。
我们快步上前,“yeah yeah yeah”表示要下车。
“next station。”他说只能在下一站下。
“OKOK!”
下车后,我好奇地问欠欠,司机怎么知道我们要去Orrong Road,她说应该是之前我们问路的那两位女士,因为刚刚看到她们在下车之前跟司机吧啦吧啦了一会儿,大概是在拜托司机提醒我们到站吧。
墨尔本,再一次温暖了我。
【好想妈妈,想告诉她我过得很好】
“好想我妈。”我说。
“那就打电话回去呗。”欠欠说。
“想告诉她我过得有多好。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欠欠的妈妈至今还以为她是公司外派。
“妹纸,跟妈妈说下我很想她,下个月办了手机卡漫游就打回家。”我在微信上跟我妹说。
第二天,她说:“打电话了,她在挑鱼丸卖。”
意思就是,她没空听你的消息。
“你说,爸妈也太放心我了吧。也不问问我这几天的情况。”我说。
“你这话不对吧。应该说都好几天了也不问问,不是就这几天。”她回复道。我似乎听到了信息背后她得意的笑。
无言以对,深刻地再一次考虑要不要跟她断绝关系。
总之,我妈就是不给我机会得意一下,告诉她,我在遥远的澳洲,也能过得风生水起。但我喜欢他们继续过着自己认为舒适的小日子,继续吵吵闹闹,不必惦记我。我也一样。
墨尔本——我的逃跑计划——就这样开始了。会有一天,当我们谈论起你的时候,脱口而出的话语会像“猫本”一样顺溜亲切。谢谢你,用这样美丽的一角,来接纳渺小的我们。
猫本,我也想这样叫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