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在中国有关部门宣布对澳大利亚大麦、牛肉等产品开展贸易调查后,据《环球时报》5月21日报道,有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考虑扩大对澳大利亚进口商品的贸易调查范围,清单商品包括葡萄酒、海鲜、燕麦、水果以及奶制品。澳大利亚对此似乎颇为担忧,该国贸易部长伯明翰要求中国相关部门对此做出回应。
对于这个问题,中方发言人在5月20日没有证实或否认该消息,他表示:中方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与澳方的合作也秉持着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理念。
1、澳对中国市场依赖增强,中澳合作中,谁是主动方?
澳大利亚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主要靠矿产品、贵金属及其制品和动物产品为主,2019年澳大利亚货物贸易报告指出,澳在2019年出口贸易额2722.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933亿元),其中对中国出口贸易额为10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378亿元),占其出口总额的38.2%。
在上述的出口产品中,矿产品作为中澳贸易的主力产品,2019年为澳大利亚贡献了71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69亿元)的贸易额,占据了澳对中出口贸易额的68.7%,动物产品、纺织品等商品出口贸易额虽然不及矿产品高,但也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做出了显著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也是澳大利亚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主要商品有机电、纺织品、家具玩具等,2019年,澳在中进口贸易额共337.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90亿元)。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商品对中国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与对中国商品进口的稳定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便导致了中澳双方在贸易合作上的不平衡,目前看来,澳洲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正逐渐增强。
2、 对澳贸易调查期间,中方或可另寻合作伙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矿产品、大麦、牛肉等商品都占据着中国进口市场的大部分规模。2017年,澳大利亚大麦甚至占据了当时大麦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三;牛肉进口量在2019年也占据了进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如此庞大的规模,商品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状况,甚至出现了假货丑闻,基于此,我国在2018年对澳大利亚大麦开启了贸易调查。据相关公告显示,中国从今年5月开始,对澳大利亚大麦价格加收反倾销73.6%、反补贴6.9%的费用;在2019年禁止了4家澳大利亚牛肉商的对华出口资格。
在澳大利亚商品出现问题的同时,除澳大利亚外的许多农业大国也瞄准了中国庞大的市场。如在澳大利亚牛肉问题受影响时,俄罗斯瞄准机会,正式与中国达成合作,俄罗斯最大的牛肉生产商在今年1月首次向中国出口了200吨牛肉。可以预见,中国与俄罗斯的牛肉贸易规模在将来会越来越大。
中国矿产品市场也是各矿业大国争相争夺的宝地,除澳大利亚外,南非、伊朗、蒙古等国也可为中国提供所需矿产品。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这些国家的矿产品价格显然更加优惠。
无论如何,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是独一无二的优势,它使得中国在对外进口市场中占据优渥的地位,如若澳大利亚失去中国市场份额,它的竞争对手自会闻风而来,毕竟谁都想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精彩内容不够看,更多猛料等你赞!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轻松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