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认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感正在不断地下滑,并且表示这一地区的国家应当加大在国防方面的开支。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们认为,美国对于全世界所有国家过多的安全承诺使得美国不得不将力量摊薄到所有地方,而这造成了美国现如今海外安全局势出现了不断恶化且尾大不掉的局面。换言之,美国应该减少在海外的次要级别和更低级别的投入,转而将力量更多的集中起来应对最优先级的对手和局势。
报告还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对盟友的重视。冷战时期,欧洲、日本等盟友有力地缓解了美国应对苏联的压力,而现在这个传统应被重拾起来。而考虑到这篇报告主要讨论的,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调整问题,因此可以认为这一点是在暗示美国应当在拉拢印度一事上加大力度。
显然,这篇出自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报告,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刻意忽视了许多现实问题,仅仅强调了研究人员所希望强调的内容,换言之就是不够客观、全面。
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在美国战略收缩的问题上,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单方面强调了美国对世界各国的贡献,但是却忽视了美国在兑现承诺和剥削他国上,却一直秉持着“美国优先”的传统,对其他国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比如为了3亿美元自毁长城的乌克兰,比如被人为划分民族后内战不休的卢旺达和斯里兰卡,再比如被美国背信弃义的库尔德人。
而说到在国防方面增大投入,更早之前的欧洲就已经被美国要求将军费提高至GDP的2%了,但是欧洲人对此抵触情绪巨大,因为这意味着欧洲将会面临更高的安全风险,而非安全能力得到提高。
再说回印度。著名旅法记者郑若麟曾表示,法国因为政治正确,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实需要向思想屈服,而非思想根据现实进行改变。这一评论其实也可以说明印度现今所处的国际环境:由于积极向西方靠拢,西方也乐于吹捧印度;然而整个印度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买办组织,现阶段的实力和未来的发展上限都非常有限,根本当不起美国重要盟友的地位。
另一方面,倘若印度成为了下一个崛起的大国,势必要在许多方面与美国展开竞争。于情于理,美国都只能够接受印度维持现状,也就是所谓的“未来大国”,而不是坐视后者的人均能耗向着世界第一耗能大国美国看齐。因此,拉拢扶植印度能够在所谓的美国收缩战略里起到多少的作用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总的来说,在西方以政治正确和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大背景下,任何战略报告能够反映出来的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而仅仅的撰稿人自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