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对“吃”这件事有多着迷?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能用“吃”来描述,比如:
工作=饭碗
解雇=炒鱿鱼
没钱=吃土
花积蓄=吃老本
混得好=吃得开
嫉妒=吃醋
白跑一趟=吃闭门羹
...
可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长的...就没有我们不能吃的。甚至有网友说:“我这一辈子,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吃”的意义是如此重大,但华人消化疾病肿瘤的患病率却非常高,食管癌就是一个典型,全球一半食道癌都在中国。这不禁让人想问:“中国人到底吃错了什么?”
全球一半食道癌都在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8年9月发布了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全球癌症报告》,提供了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36种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相关数据。
2018年全球癌症报告
数据显示,2018年有57.2万人新诊断为食道癌,50.9万人死于食道癌。根据WHO数据,中国患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全球第五位;但因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食道癌新发和死亡患者的人数占全球的55%左右。
从数量上看,全球食道癌患者有一半都在中国,而与中国相邻的日本、韩国等国家,食道癌发病率并不高。
中国人到底吃错什么?
以发病率来看,食道癌是中国人的第三大癌症,仅次于肺癌与胃癌。为什么食道癌偏爱中国人呢?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思考:爱吃的中国人,到底吃错了什么?
1
我们吃得太烫
中国人在饭桌上爱说“趁热吃、多吃点儿”。“趁热吃、趁热喝”……我们不少人生活中都有这种习惯,殊不知食道癌还专门盯着喜欢“趁热”的人!
吃火锅时,从锅里捞出来,吹吹,就能直接放嘴里了!刚出锅的面,冒着热气吸溜吸溜的,一分钟就下肚了。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在最新出版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饮用65℃以上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
不仅是热饮,深受国人偏爱的火锅等炽烈热食也有同样的危害。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不是说吃的烫就会得癌!而是吃烫的多了会增加致癌风险!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当口腔感觉到很烫时,温度大多已在70℃左右。
经常吃烫食的人,口腔已经习惯了高温,在食物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实际损伤已经存在。
在接触到65℃以上的热食、热饮时,我们的食管黏膜就会有轻度灼伤。受伤了,组织细胞便开始新生。但如果经常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增加了食道癌变的风险。
进食过烫、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等习惯,造成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机械性胃粘膜损伤、胃液分泌紊乱等增加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
2
我们吃得太辣、太咸
“能吃辣吗?”我们平时吃饭总会有意无意中问一句。生活中不少人有喜欢吃辣的习惯,不吃辣就觉得饭没味道。
麻辣火锅、麻辣烫、冒菜、辣子鸡...越来越多人吃饭不能离开“辣”,无辣不欢。
有研究表明,过量吃辣椒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3
我们爱吃腌制食物
很多人喜欢吃腌制食品,在北方,一临近冬季家家就都开始腌酸菜、腌萝卜,而南方人更喜欢腌制咸鱼、火腿、腊肠等等。
但你不知道的是,在这些腌制食品中,含有一个强致癌物——亚硝酸盐。事实上,90%的亚硝胺累物质都被证实属于肿瘤致癌物。
腌菜、霉变的花生中容易产生黄曲霉素或亚硝酸盐,它们对食管黏膜造成的是化学性损伤,这种损伤会直接形成点状病变,然后面积越来越大直到癌变。
4
吸烟、喝酒
在吸烟酗酒的人群中,食道癌发生的几率也会升高。
都知道吸烟可以致癌,这也包括食道癌。烟草中的很多致癌物质能够随唾液或食物进入食管,久而久之攻击食管粘膜,引起食管癌。
而烈性酒对食道黏膜造成物理性的刺激损伤,会直接在食管黏膜上留下瘢痕。
5
我们吃得太粗糙
很多人经常爱吃一些粗糙的杂粮食物,这也会增加食道癌的几率。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食管癌》中指出:食物太硬或咀嚼不细,粗糙的食物在经过食道的时候会损伤食道的黏膜。
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反复的“黏膜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过程,这也就可能导致食道癌的癌前病变。